政治學箴言錄
(一)
1、變民風易,變士風難;變士風易,變仕風難。仕風變,天下治亦。
———【明】呂坤《呻吟語•治道》
2、沒有忠誠的反對派的觀念,沒有對表達的保護這一觀念的憲法條款的堅持,民主政治就不能被恰當地引導或長久的維持。
———【美】羅爾斯《正義論》
3、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最後,他們奔我而來,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德】馬丁神父
4、因為恐懼失去自己的工作,中學老師講授他們並不相信的東西,因為恐懼自己的前途不穩定,學生跟在老師後面重複他的話,因為恐懼自己不被繼續自己的學業,青年人加入共青團參加不論是否有必要的活動。在這種畸形的制度下,因為恐懼自己和‘自願’的方式去做每一件被要求的事。恐懼拒絕的後果,導致人們參加選舉,給推薦出來的候選人投票,並且假裝他們認為,這種形同虛設的走過場是真正的選舉。
———【捷】哈維爾
5、理想主義者無法持久,除非他是個現實主義者,而現實主義者也無法持久,除非他是個理想主義者。
———Talleyrand
6、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賴,而是以猜疑為基礎建立的。我們用制約性的憲法約束受託於權力的人們,這不是出自信賴,而是來自猜疑。…因此在權力問題上,不是傾聽對人的信賴,而是需要用憲法之鎖加以約束,以防止其行為不端。
———【美】托馬斯•傑弗遜
7、總是使一個國家變成人間地獄的東西,恰恰是人們試圖將其變成天堂。
———【德】F•荷爾德林
8、是我們首先主張,文明的形態越複雜,個人自由也必定變得越受限制。
———【意】B•墨索里尼
9、民主本質上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把民主看成受到威脅的主流價值,而專心於此的流行做法,並非不存在危險。它在很大程度上要對這種錯誤的和無稽的信念負責,這種信念就是,只要權力的最終來源是多數人的意志,這種權力就不會是專橫的。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0、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這不單是對有產者,而且對無產者也是一樣。只是由於生產資料掌握在許多個獨立行動的個人的手裡,才沒有人控制我們的全權,我們才能夠以個人的身份來決定我們要做的事情。如果所有的生產資料都落到一個人手裡,不管它在名義上是屬於整個“社會”的,還是屬於獨裁者的,誰行使這個管理權,誰就有全權控制我們。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1、在一個政府是唯一的僱主的國家裡,反抗就等於慢慢餓死。“不勞動者不得食”這箇舊原則,已由“不服從者不得食”這個新原則所取代。
———【俄】托洛斯基於1937
12、整個社會將成為一個管理處,成為一個勞動平等、報酬平等的工廠。
———列寧於1917
13、只要人們想知道,他任何時候都能夠知道;從原則上說,再也沒有什麼神秘莫測、無法計算的力量在起作用,人們可以通過計算掌握一切。而這就意味著為世界除魅。人們不必再像相信這種神秘力量存在的野蠻人那樣,為了控制或祈求神靈而求助於魔法。技術和計算在發揮著這樣的功效,而這比任何其它事情更明確地意味著理智化。
我們這個時代,因為它所獨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運便是,那些終極的、最高貴的價值,已從公共生活中銷聲匿跡,它們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驗領域,或者走進了個人之間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愛之中。
———【德】馬克斯•韋伯《學術與政治》
14、保存自由是限制和分散政府權力的保護性原因。但還有一個建設性的原因。不管建築還是繪畫,科學還是文學,工業還是農業,文明的巨大進展從沒有來自集權的政府。哥侖布並不是由於回響議會大多數的指令才出發去找尋通往中國的道路,雖然他的部分資金來自具有絕對權威的王朝。牛頓和萊布尼茨,愛因斯坦和博爾,莎士比亞、米爾頓和帕斯特納克,惠特尼、麥考密克、愛迪生和福特,簡•亞當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和艾伯特•施韋特,這些在人類知識和理解方面,在文學方面,在技術可能性方面,或在減輕人類痛苦方面開拓新領域的人中,沒有一個是出自回響政府的指令。他們的成就是個人天才的產物,是強烈堅持少數觀點的產物,是允許多樣化和差異的一種社會風氣的產物。
———【美】米爾頓•弗里德曼《資本主義與自由》
15、因為我們生活於一個基本上自由的社會裡,我們傾向於忘掉象政治自由這樣的東西在世界上的存在,從時間和地區來看都是很有限的,人類典型的情況是:專制、奴役和痛苦。
———【美】米爾頓•弗里德曼《資本主義與自由》
16、羅馬人和英國都堅持同一個理念:法律是有待於發現的東西,而不是可以制定頒布的東西,社會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強大到可以將自己的意志等同於國家之法律。
———【意】布魯諾•萊奧尼《自由與法律》
(二)
1、 手裡一隻鳥,勝過林中兩隻鳥。
──英國諺語
2、 人們在公共生活中,像在私人生活中一樣,有些是善良的,有些是邪惡的,提升前者,貶抑後者,是一切真正政策之首要目標。相反,一種政體,既不遵循制度,也沒有直接的目的,並且不把事務交付到最可信的人手中,而是將整個執政體系,留交給某個人不受控制的喜好,那么不僅這個政體的成員是有缺陷的,政體的每個部分也都必然是錯誤的。
──(英國)
3、 政府是人類智慧為滿足人的需求而設立的,人們有權要求自己的需求由人類智慧來滿足。在公共社會中,必須對人的激情予以充分制約,激情也應算作諸多需求當中的一種。社會不僅僅要求個人的激情應該受到節制,即使組成了群體和團體,人們的本能傾向也應得到克制,欲望也應受到節制,不羈的激情也應受到馴化。要實現這一點,只能藉助自身之外的某種力量。當這種發揮功用時,不會屈服於欲望和激情。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人類及其自由進行約束同樣可被視為人們的權利。但是,自由和約束是隨著時代和環境的改變而改變,並且有無數的變數,因而,不能依據任何抽象的規則來決定它們。
——(英國)埃德蒙•柏克《自由與傳統》 69~70
4、 規則乃是我們應對我們所具有的那種構成性無知(constitutional ignorance)的一種手段,因為在那些已就所有不同目的之相對重要性達成共識的全知全能者當中,實是無須有規則的。因此,任何有關道德秩序或法律秩序的討論,如果對這個事實視而不論,都是無法探及箇中核心問題的。
──(英國)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
5、值得一提的是,在歐洲某些地方,憲法政府因其無能而被專制政府取而代之。在義大利,如果不是議會政治的無能與腐敗,使其自身受人鄙視,法西斯就不可能取勝。政府的無能不是憲法的保障,而通常是憲政被顛覆的罪魁。
──(美)麥基文《憲政古今》120
6、 像過去所有時代一樣,法律和意志的平衡現在依然是政治實踐的核心問題。所有愛好自由的人,迄今為止奮鬥不息的憲政,有兩個相關的根本要素,它們是對專斷權力的法律限制和政府對被統治者全面的政治責任。
──(美)麥基文《憲政古今》122
7、 權力發號施令,並在必要時援之以強制;權威則“呼籲”,它沒有懲罰的功能,一旦它進行強制,便不再是權威了。因此,權威是一種權力形式,一種影響力的形式,它來自人們自發的授權,它從自願服從、為民認可中得到力量。……(權威)一詞最簡單的含義可以被譯成“道德影響力”。
使民主增加了價值的理想不是奪取權力,恰恰相反,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權力,是用“有權威者”取代“有權者”
──(美)喬•薩托利《民主新論》212-213
8、 如果失去權力會威脅到掌權者的利益甚至他的生命,他便不會拱手讓出權力。反過來說也是一樣,如果養尊處優的保障是“有權”,人們就會不惜代價不擇手段地進行野蠻的權力爭奪。換句話說,和平的政治方式決定了從政的風險不是太大,這就要求以憲政的合法性來約束政治。
──(美)喬•薩托利《民主新論》
9、 正是我們使用“民主”和“民主統治”這些詞語的方式,導致了極大的混亂。除非給出這些詞語的明確的定義,並對此取得一致,否則人們就只能生活在無法擺脫的思想混亂之中,而使那些煽動家和暴君大獲其利。
──(法)托克維爾
10、當社會本身就是暴君,社會集體地統治著組合為社會的分散的個人時……它就是在實踐一種比許多政治壓迫更可怕的社會專制。因為……它幾乎沒有留下逃脫的手段,它更深地侵入生活的各個角落,奴役著靈魂本身。因此,僅僅有針對統治者專制的保護是不夠的:還需要有針對占上風的輿論和民情的專制的保護,以防止社會……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當作行為規則強加於同其看法不同的人……強迫一切人按其方式行事的傾向。
──(英國)約翰•密爾《論自由》P6
11、但是政府本身若不是對人性的最大恥辱,又是什麼呢?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對政府有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
──(美)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文集》P264
12、在每種政治制度中,增進公眾幸福的權力,包括一種可能被誤用和濫用的自由裁量權。
──(美)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文集》P206
13、沒有一種語言是如此豐富,以致能為每一種複雜的思想提供辭彙和成語,或者如此確切,以致不會包括許多含糊表達不同思想的辭彙和成語。
當上帝本人用人類的語言對他們說話時,他的意思一定是明確的,但通過傳達的朦朧媒介,也會給他的意思弄得含糊不清,疑問多端。
──(美)漢密爾頓等《聯邦黨人文集》P182
(三)
1、“權力”意味著在一種社會關係內,自己的意志即使遇到反對也能貫徹的任何機會,而不管這些機會建立在什麼基礎上。
“統治”意味著特定內容的命令在可指明的人中間得到服從的機會。
“紀律”意味著依據習慣了的觀念,一個命令以一種固定不變的方式在可以指明的一群人當中得到即時的、自動的服從的機會。
── 韋伯《社會學的基本概念》
2、權力不只是行動的人的能力,而且是在合作中行動的能力。權力決不是單個人的屬性;它屬於一個團體,並且只有當團體能夠保持在一起時它才能存在。
── 漢那•阿倫特
3、另一方面,政治權力體現在國家中是維護、修訂和捍衛所有分配領域的邊界的必要工具。在這個意義上,沒有人能夠對它無動於衷。正如托洛茨基對辯證法進行論述時所說的:如果你不對政治感興趣,政治就對你感興趣。
── 麥可•沃爾澤《正義諸領域》第三頁
4、在我們國家,謊言已不僅屬於道德問題,而是國家的支柱。
── 亞歷山大•索爾倫尼琴
5、公意是以公利公益為懷,乃人人同共之意。如甲之意=a+b+c,乙之意=a+d+e,丙之意=a+x+y. 所以公意=a. 而眾意則是一私利私意為懷,為彼此不同之意。因此眾意=a+b+c+d+e+x+y. 所以公意是私意之差,而眾意是私意之合。
──清華大學(前政治系)張奚若《社約論考》
商務印書館(上海)1926年版。
6、十七世紀崛起的荷蘭帝國,以及十九世紀崛起的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都試圖把共和傳統與建立帝國的衝動結合在一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爾曼人和日本人妄圖復興巨型帝國,為了抗擊日爾曼人和日本人的挑戰,大英帝國和法蘭西帝國也在大戰中衰落了。
最近五千年,人類文明的崛起與建立帝國的衝動密切相關。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了一個根本性的範式挑戰:沒有專制制度和帝國欲望的驅動,人類文明能否維持下去,並取得普遍的成功?
———【美】文森特•奧斯特洛姆
7、真正的個人主義堅信那些由小型社區、人群和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所形成的價值。它堅信地方自治以及各種自發自願的結合體,並認為個人主義正是通過這些形式得以實現自身,認為通過這些形式得以把許多原本由強制性的政府幹的事情做的更好。
———【英】哈耶克
8、無論一個人多么無知,但有一件事他比任何人都有發言權,這就是自己的鞋
子在什麼地方夾腳。
———菲力克士•阿德勒
9、未經他人同意,也就是說,未經他人以某種形式就有關社會事務應如何運作以及社會問題應如何處理表達他們自己的需要、他們自己的願望以及他們自己的看法,任何人都不具備足夠的德行與智慧來治理他人。
———亞伯拉罕•林肯
10、從柏拉圖以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經常出現最好的統治形式就是一種仁慈的獨裁這種觀念,而且想找出不是真誠地相信其把巨大的勞動獻給了提高其臣民的福利的任何專制的統治者的確是相當困難的。但是,獨裁統治的歷史表明,不管統治者最初的意圖是什麼,獨裁統治都會一成不變地墮落成壓迫性的暴政。說到底,對權力的渴望並不是渴望占有行善的權力,而是渴望占有權力本身。不管權力是由君主行使還是由一個小團體行使,把自己當作格外賢明和善良的人可能是權力最糟糕的看管者。
———斯科特•戈登
11、無知與迷信、征服欲與愛安逸、強人對權力的渴望和窮人對食物的渴望……在所有時代,自由的真誠的友人都是很稀少的,它的取勝一直要歸功於少數人,是由這少數人聯合其他一些目標常常和他們並不一致的人而取得的,這種總是潛存危險的聯合通過給敵手提供恰恰是反對自己的基地,以及在成功時的腐化引起的爭端,有時竟致是災難性的。
——— 阿克頓《自由的歷史》第三頁。
12、有些時候,即使最熱愛獨立的民族也甘願將獨立視為他們努力的次要目標。自由制度的最大用途在於,當人類精神不關心自由時,繼續當自由的後盾,並給予自由它固有的某種植物性生命,以便人類精神到時候能回到它那裡來。這些制度的形式保證人們即使一時厭惡自由,也不會喪失自由。我認為這是自由制度的主要優點。當人民執意要當奴隸時,誰也無法阻止他們成為奴隸;但我認為,自由制度能使他們在獨立中支持一段時間,而無須他們自助。
———托克維爾《舊制度與大革命》第310頁。
13、斯密及其同代人所提倡的個人主義的主要價值在於,它是一種使壞人所能造成的破壞最小化的制度,而對這一點則很少有人談及。這種社會制度的功能並不取決於我們發現了它是由一些好人在操縱著,也不取決於所有的人將都比他們現在變得更好;這樣的制度利用人們的多樣化和複雜性來發揮其作用,這些人們時好時壞,有時聰明,但更常表現出來的特徵是愚蠢。他們的目標是建立能給所有的人以自由的制度。而不是象他們的法國同代人所希望的那樣,建立一種只給
——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