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甲狀腺顯像

概述

以放射性核素或其標記化合物為顯像劑,利用其在甲狀腺組織中能夠聚集的原理,不僅顯示甲狀腺的大小、位置、形態和結構,更重要的是反映甲狀腺的血流、功能及代謝狀況的一類顯像方法,包括甲狀腺靜態顯像、血流顯像、腫瘤陽性顯像等。

顯像原理及顯像劑

(1)原理:碘或者鎝可被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選擇性攝取和濃聚,它們在甲狀腺內的分布可反映甲狀腺局部和整體的功能狀態。利用核素顯像儀器行體外成像,通過分析甲狀腺內顯像劑分布及其變化情況,可對甲狀腺的局部和整體形態和功能進行評價。

(2)顯像劑:國內外常用的顯像劑有I、I、[TcO4]−(高鎝酸鹽)。

方法

(1)甲狀腺靜態顯像:[99mTcO4]−靜脈注射20~30min後或空腹口服1~2h後進行圖像採集。常規採集局部前後位像,必要時採集斜位或側點陣圖像。I顯像時,空腹口服I 24小時後進行顯像;若行異位甲狀腺顯像則對可疑部位顯像;若尋找甲狀腺癌轉移灶,則24h~48h後行全身顯像或頸部顯像,必要時加做72h顯像。與甲狀腺攝I試驗相同,應注意有關藥物和食物對檢查的影響。

(2)甲狀腺血流灌注顯像:經肘部靜脈“彈丸”式注射放射性核素[99mTcO4]−370~740MBq,同時啟動γ相機進行甲狀腺動態顯像,觀察顯像劑隨動脈血到達甲狀腺或病灶時間,以及在充盈狀態下判斷其血流灌注,結合甲狀腺靜態顯像結果,可為甲狀腺瀰漫性或局限性疾病的診斷提供依據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