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錘[古代用來撞擊城門的鈍器]

攻城錘[古代用來撞擊城門的鈍器]

攻城錘也作攻城槌,是古代用來撞擊城門、城牆,以破壞敵城,從而達到攻城勝利的鈍器。 通常由一根巨大的樁固定在四輪車上,以巨大的慣性通過樁頭衝擊城牆或城門,以達到攻破城池的目的。

背景

埃及人在擺脫了喜克索斯人統治後,迎來了新王朝時代,軍事技術有了極大進步,比如馬拉戰車,軍隊也日益分工明確,終於擺脫了流氓鬥毆的混戰形式,攻城錘也第一次出現在歷史記載之中。當時的攻城槌不過是一棵大樹幹或者小樹幹,包不包金屬頭就不得可知,估計可能性不大,因為埃及並不是個出產山羊的地方。為什麼我要提到山羊呢?諸位可能知道在西方語言中攻城錘和公山羊、山羊座一直是一個詞,從語言學角度上說攻城錘被命名的地方一定是在某個盛產山羊的所在。那么是哪裡呢?那裡可能是是亞述。一個曾經讓兩河和波斯膽戰心驚的名字。

亞述人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戰爭的藝術。的確如此,亞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亞述時期留下的浮雕作品,幾乎全是與軍事有關。全民動員、軍國主義、分工編組、機動作戰、工程輜重、各個擊破等等都是亞述人的創造,考古發現在亞述國王薩爾貢二世王宮的一個武器庫里,就發現了近兩百噸的鐵制武器,其中就有攻城槌。在一幅描繪了亞述軍隊攻打一座城池的情形的浮雕上,我們可以看到右邊一輛裝有攻城錘的戰車撞擊著敵方的土坯城牆,這個攻城槌就有西方攻城槌的典型特徵—公羊頭。

公羊喜歡用角去撞,亞述人借了這個意思倒也正常,就像中國人覺得某某鞭很有效一樣,以前是本體越大越覺得有效,現在是某某能力越強越認為難得,於是可憐的海豹到了霉。轉回來,如果是埃及人一定用犀牛頭來作為攻城錘的腦袋,那傢伙撞起來更厲害!這裡我們還可知亞述的攻城槌是裝在戰車上的,對比後來希臘和羅馬的攻城槌只要幾個力士抬著,可見當時西亞的土坯城牆厚度也是蠻大的。比起羅馬時代歐洲的石牆,土牆雖然不耐歲月可是更抗撞。當然羅馬人有了錢還是要修個堅固城牆的,君士坦丁堡歷經千年加固,還是頂不住土耳其軍隊的強攻。不過土耳其人除了攻城錘和投石器、雲梯,坑道以外,他們還有城牆的終結者—火炮。但是他們的攻城槌倒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攻城錘是公元前305年德米特里奧斯,波利奧特圍攻羅得島時所用的,長達53米,由一千名士兵運輸,所有巨無霸都是紙老虎,這東西被善於扔石頭的羅德島人打了個落花流水,從此以後不見這種大號羊腦袋出現了。

說起來也不怪羅馬的撞城槌小巧,當年羅慕洛可以一抬腿蹦過去的城牆也結實不到哪去!後來需要加重槌頭時廉價的高盧苦力又隨處都是的,簡直就象魔戒里的強獸人,說到魔戒呀,那獸人們明明有炸彈、有投石車,還費勁巴力的排成長串挪過去真是為了好看不要人命。

結果

當然羅馬人也不是一直沒長進,後來他們跑去找阿基米德老先生的麻煩時,攻城槌已經掛在了大高個攻城塔下面,可惜呀,阿基米德老先生的鬼注意太多,羅馬人的科技進步實在趕不上趟。後來的猶太人再碰到這東西時作的就不太好,只能自己放火玉碎了。知識的傳播還是太慢了。

羅馬滅亡後,沒文化的日耳曼人基本把羅馬的成果都丟光了,我們在許多影片中看到歐洲的攻城槌簡直是粗製濫造,直接在貨車上裝截樹幹就拿去用,說到底還是窮呀。再說幾十個人鬥毆再派兩個人扛著攻城槌也實在有點小題大做。所以城堡似乎實在很堅固,常常圍上幾個月一年,吃的敵方片草不存後撤圍,看起來到象是到別人家吃霸王餐似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