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鵬江

鵬江,古稱石河,發源於廣寒寨南麓盆背嶺。 鵬江由高梘入市上坪交界處,有一座攔水壩,曰“芹陂”。 ”鵬江橋踞鵬江中段,因其江而得名。

鵬江,古稱石河,發源於廣寒寨南麓盆背嶺。由板坑入繞嶺合千葉林諸水,西繞山關,北折社沖,至靈龜寺(距縣130里北江鄉,僧圓明開址,僧桂林重修)下與梓木嶺西麓水合流。經泊田,與煙竹山諸水匯合,並與發自廣寒寨西之龍上水西流與江口山水匯合後,再與界上坪水合流,在雞公陂與泊田水相會,因名雙江口。其後於紅石崖與天井龍水匯合,經鵬江橋至市上坪瀟田,與發源於江西省萍鄉上嚴湖的北江合流,於車樹坪出縣界入醴陵,流入清水江。幹流長34.2公里,流域面積166.2平方公里。
鵬江久負盛名,山鄉風景秀麗。明清時,舟楫可從鵬江橋直達醴陵鐵河口。兩岸有鵬江橋、湖背、船里橋、丁家潭4個貨運碼頭,攸縣東北部的稻米、林木、山貨可通過鵬江運出,民國年間因河道變淺變窄而停運。淸乾隆時,諸生賀志颺有《舟過望東市》詩云“漸覺煙村回,春光一線通。江聲流向北,山市面朝東。岸柳搖新綠,汀花綴小紅。棹歌無限意,放眼暮天空”,就是記述乘船經望東市(今市上坪)的情景。
鵬江由高梘入市上坪交界處,有一座攔水壩,曰“芹陂”。同治版《攸縣誌》載:“芹陂,坐北江鄉鵬江橋。明萬曆五年(1577)陳節倡建柴陂,清乾隆十三年(1748)改用石築,屢被水沖圮。嘉慶五年(1800)、嘉慶十七年(1812)兩次重修,余、盧二姓出資為多,灌田九百零七畝。”
鵬江橋踞鵬江中段,因其江而得名。清嘉慶十一年(1806),由攸北名士丁琢軒、陳秋萼、劉煥延等募化倡修。據縣誌載,當時邑中貢生譚際舉妻劉氏力行善事,應募捐修石橋費一百千文,又修建橋亭一座。
鵬江水滋潤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攸北人民,但由於受災害氣候的影響,也常給人民帶來災難,洪水和乾旱屢屢肆虐生靈。據舊譜資料統計,清至民國,300餘年間共發生洪澇乾旱災害27年,尤以清康熙癸卯二年(1663)、乾隆壬戌七年(1742)、鹹豐丁巳七年(1857)、光緒乙未二十一年(1895)、民國戊午七年(1918)、民國甲戌二十三年(1934)最為嚴重。光緒乙未年大旱,“禾田開裂谷無收,餓殍遍野人相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