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懷江,又名丁庠,後人尊稱為庠公。遠祖丁應奎曾任宋代禮部尚書,高梘丁氏開基祖辛一於明洪武癸丑六年(1373),由醴陵徙遷攸北後,一支派分醴邑新田,一支立籍攸北澗上屋,號稱“北江丁氏”。 先祖們篳路藍縷,艱辛創業,逐漸發展成攸邑望族,明代即有丁姓“十萬半都”之稱。懷江,辛一公第十代裔嗣,生於明隆慶壬申六年(1572),年逾九旬,家資巨富,子孫聚族而居於高梘,號稱“高梘丁家”,舊時是攸縣“十大家族”之一。懷江公祠廟貌堂皇,堪稱“攸水名家”,與高梘周邊幾十座宗祠相比,頗有與眾不同之處。
工程浩大,規模空前。據民國壬申二十一年(1932)《北江丁氏七修族譜》《捐建十世祖懷江公祠記》一文中曰:“懷公乃兩大分祖也,當年之積德累功,代傳不替,今日之孫子繁衍,人文輩出,均是食舊德服先疇者,未有不念切祖宗而樂於從事也。”合族裔孫在鼎臣等人的倡導下,於民國丁巳六年(1917),發起倡建懷江公祠,選址在昔日懷江祖居地——高梘澗上屋虎形坡。於辛酉十年(1921)動工,癸亥十二年(1923)冬告竣。該祠建築面積占田四畝,費時三年,工程浩大,耗資萬金(九千三百二十四吊三百三十文)。族眾齊心協力,經理者運籌帷幄,祠宇恢宏,裝飾精良。
設計新穎,注重實用。該祠由懷江嗣孫留日歸籍的丁壯猷設計。壯猷又名龍如(龍雲),攸縣第一批留洋學生,日本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祠堂在籌建過程中,公推文欽、龍如各自設計出建築圖紙,兩圖比較後,公認龍如之圖古色古香且有新意,既突出了祖祠宗廟特色,又可兼作學府開辦族學。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正廳後棟可用於祖堂、禮堂和師生食堂,前棟則具有教學、辦公、室內文體活動等多種功能。兩廂寬暢的仆屋,採光通風條件俱佳,可用作教室和師生宿舍。建成後的懷江公祠,既能突出尊宗祭祖的明清廟貌遺風,又能適應民國時期西風漸行的時代步伐。
名人墨寶,增光添彩。祠堂奠基後,從美國舊金山大學畢業返國途經廣州的丁仕猷(又名岳雲) ,得知祖祠在建時,欣喜欲狂。利用自己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中校洋文秘書、佐授譚延闓英文的有利條件,恭請國民政府行政院長譚延闓親書“丁懷江公祠”匾額,和“營邱受姓,攸水名家” 的門聯。祖宗神主牌位,則由留學日本回國任省議會議員的丁歌庸(又名鳴盛)親書。如此多的名人墨寶,集於一祠,自然為宗祠添彩。
祠校合一,作育人才。清末民初,北鄉獻都創辦最早的私立國小是祿田丁氏國民國小(今鵬樂國小前身)。該校於民國甲寅三年(1914)開辦,最初設三個班,學生一百餘人。後來學生不斷增加,祿田祠堂容量受限。民國癸亥十二年(1923)懷江公祠建成後,為方便高梘族中學子就近入學,民國十四年(1925)在該祠創辦“丁氏祿田族校”。當年設三組六級,每組設級任教員,擔任分組訓導。每周設值周教員,擔任晨夕集合訓導。每周召開周會,全校師生齊集一團,首先朗讀“國父遺囑”(也稱“總理遺囑”),然後由校長或教導主任作訓導講話,講評上周教學工作,布置本周重點活動。設智力懸賞牌、德行兼優獎牌,又設日用文字牌,一日一換。每班定期出班級牆報,張貼學生優秀作文、書法、圖畫等,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民國十五年(1926)創辦油印校刊,由劉慧根老師任編輯主任,刊登學生作品,頗受師生和家長好評。為此,丁壯猷捐田租三十擔,作為刊物常年費用。每個學期結束前召開家長懇親會,聯絡家長感情,展覽學生課業和勞作工藝,以及教師對部分優秀學生的操行評語。校內附設具有職業教育性質的女子縫紉班,招收失學女童,既學縫紉,又習文科。由丁松雲(別名大晟)私人出資,聘請縫紉女技師,購買數台縫紉機,使縫紉班順利開設。
抗戰勝利後,在懷江公祠左側山頭上,擴建一座四合院式的新校舍,開闢為教學區,老祠則為生活區,這種情況一直沿襲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相關詞條
-
攸縣高梘懷江公祠
。民國癸亥十二年(1923)懷江公祠建成後,為方便高梘族中學子就近入學,民國...丁懷江祠,位於高梘衝口澗上屋,是北江丁氏於民國初年建造的一座富麗堂皇的祠宇建築。曾經是丁氏族校的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改稱“高梘完小”。丁懷江...
-
懷江公祠
丁懷江祠,位於高梘衝口澗上屋,是北江丁氏於民國初年建造的一座富麗堂皇的祠宇建築。曾經是丁氏族校的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改稱“高梘完小”。
地理位置 簡介 -
左江
左江,西江水繫上游支流鬱江的最大支流。古代稱斤南水、斤員水,發源於越南與廣西交界的枯隆山。上游在越南境內稱奇窮河(又叫黎溪),於憑祥市邊境平而關進入中國...
幹流概況 水文特徵 主要支流 水利概況 記載 -
霞洞鎮
竹村、田頭村等12村。石頂村委會 轄鹿田坡村、瓦窯村、公山村、石頂上村... 轄雞藤坡村、高弄村、下車頭村、山子村、雙連塘村、坡子村、軍屯村、米頭坡村...盤村、盤龍村、四房坡村、曲軛村、古樓園村、外園村、外垌村、高圳車村、邊坡...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行政區劃 人口 經濟概況 -
龔姓[中國姓氏]
山西龔姓。5.仍出自姬姓一支,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莊公打敗後,逃到共,當時在鄭國...
基本信息 郡望堂號 通用聯 歷史名人 現代名人 -
龔姓
,子一,林。四世林公,妣高氏,子二,諱、旭。五世諱公,妣楊氏,旭公,妣練...。5.仍出自姬姓,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
基本信息 通用聯 歷史名人 -
龔
山西龔姓。5.仍出自姬姓一支,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莊公打敗後,逃到共,當時在鄭國...
基本信息 郡望堂號 通用聯 歷史名人 現代名人 -
龔[姓氏]
山西龔姓。5.仍出自姬姓一支,為春秋時鄭武公的兒子共叔段的後代。據《元和姓纂》、《史記·鄭世家》等資料所載,春秋時,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繼承了帝位,後來鄭武公的小兒子叔段企圖奪取政權,被鄭莊公打敗後,逃到共,當時在鄭國...
基本信息 郡望堂號 通用聯 歷史名人 現代名人 -
廖姓
姓氏源流廖(Liào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源流一據《左傳·昭公二九年... 36 世伯高時,才去風加廣成為“廖”。 廖姓始祖——廖叔安 遷徙...26%的廖姓人群。 廖姓 廖姓名人遠祖廖爽公:字可挹,號西樓,五代後梁仕楚...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廖姓名人 國民黨左派領袖——廖仲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