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禹王宮

元代至治元年(1321),民間有個叫譚任叔的人,在渠道上架了一座浮橋,並在洲上租賃地基建起禹廟。 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李公真人龍牌迎來攸縣,安放在禹王宮內,從此,禹王宮同時又有李公廟。 不久,同鄉會改名為同仁宮,並開辦“九邑同仁賓館”,與禹王宮、李公廟並存。

在縣城濱江大道洣水一橋上游,醒目的“禹王宮”立於道旁,與之一塊還有觀音寺、李公廟、南嶽廟。這些宮、寺、廟集儒、釋、道三教於一體,常常吸引著廣大善男信女,朝拜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
迄今為止,禹王宮有近700年的歷史,起源於黃甲洲禹廟。據同治版《攸縣誌》縣城地貌圖所記,黃甲洲在縣西二里(今菜花坪譚橋)。這裡原來辦有“黃甲書院”,人們在這個地方開挖渠道,引水東流灌溉著學校北邊的土地,這樣就形成了黃甲洲。元代至治元年(1321),民間有個叫譚任叔的人,在渠道上架了一座浮橋,並在洲上租賃地基建起禹廟。至順六年(1335),元朝御史姚紱來到攸州,查看處理亂占學校土地的問題,應當地要求寫了《復新黃甲洲記》碑文,其中記載譚任叔建禹廟一事。明朝天順元年至成化三年間(1457~1467),縣籍兵部右侍郎王偉,因受于謙案株連,被英宗皇帝貶歸故里,期間他為禹廟題寫了“禹廟梅梁”匾額。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因黃甲洲地勢低洼,常遭水患,按形家之言,黃甲書院遷入城中“震陽樓”,名“震陽書院”。廟隨校遷,禹廟遷入攸城南郊現址,漸次擴建為“禹王宮”。清同治年間(1862~1874),李公真人龍牌迎來攸縣,安放在禹王宮內,從此,禹王宮同時又有李公廟。
清光緒年間,外地在攸經商人士不斷增多,成立九邑(醴陵、瀏陽、寧鄉、長沙、善化、益陽、湘鄉、湘潭、湘陰)同鄉會,借用禹王宮作會館。不久,同鄉會改名為同仁宮,並開辦“九邑同仁賓館”,與禹王宮、李公廟並存。宮內同時供奉禹王、觀音、李公、福主、火宮老爺等龍牌,又塑有李公真人神像,成為人們祭祀朝拜求吉保全的場所,於是同仁宮遠近聞名。至1949年攸縣解放前夕,禹王宮、李公廟、同仁宮三位一體,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有宮殿及房屋30多間,前面有100多平方米麵積的戲台,中間有憩坪,前後棟兩邊用天井連線,周圍還住著做鞭炮、香燭、紙錢生意的人家。解放初期破除迷信,宮內菩薩、龍牌被全部打掉。“文化大革命”中宮殿房屋被全部拆毀,有的給縣房產建築公房,有的改建為縣日雜公司倉庫。
禹王宮遭毀後,人們敬仰禹王和李公之心一直未衰。隨著黨的宗教政策逐漸開放,少數善男信女自發地在日雜公司倉庫旁邊搭小棚、設小廟,以香火供奉禹王和李公真人。1992年9月,縣電線廠退休工人易良材將1967年“文革”期間,在河邊散步時發現並用板車偷偷運回藏於家中的一塊漢白玉“禹王宮”匾,敲鑼打鼓送入小廟。從而,影響全城乃至四方民眾,形成修復禹王宮的民間要求。1993年4月,旅台同鄉夏光卓先生回攸探親,得知有識之士熱心此舉,來到現場察看。鑒於原址已經拆除,便商議攸、台(旅台同鄉會)兩地,自發成立“重建禹王宮籌備委員會”(後更名為“復修委員會”)。1994年2月,籌委會發出《募捐公告》,得到各界熱烈回響,首批收到旅台同胞捐款新台幣數萬元。同年9月,時任縣委書記陳國平、縣長陳立新等先後到實地考察,得悉攸縣確實早已存在“禹廟”和“禹王宮”匾,便以縣政府的名義發文,作出《關於同意修建禹王宮的批覆》。之後,各單位、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支持復修。至1996年7月15日,一座仿古式宮殿落成,舉行禹王誕辰4293周年暨宮殿開祭慶典活動。之後,在南嶽靜空法師(蓮塘坳春塘人)的竭力關心和支持下,於1998年5月建成大雄寶殿,2001年8月擴建李公廟新殿,稍後又建成禹王宮戲台。2012年建成南嶽宮,四殿合一,成為人們尋根問祖、求吉保全的好去處和觀光覽勝、自由建身的好場地。
2002年是禹王4300歲聖壽年之際,農曆六月初四,香首何炳生為禹王塑像打掃衛生時,發現禹王塑像背上的腹髒處,竟長出了一棵靈芝仙草,直徑13公分,經縣科委派人鑑定,完全屬實。在這樣無陽光、無水份、乾燥樟木、油漆載體的環境下能長出靈芝仙草,而且又是從神像腹髒內長出來的,乃古今中外的一大奇蹟。2002年8月1日,《湖南日報》在頭版“三湘珍聞”欄予以報導。人們紛紛議論,都說是禹王聖帝顯的靈。
同仁宮內供奉的李公真人龍牌,也有一段故事。李公空凡,又號紫霞,相傳南宋初年生於長沙花果園,自幼學醫行醫,三十二歲得道仙逝。清同治年間,善化縣(今長沙縣)一商船裝貨運往攸縣,途經黑石渡湘江中,忽覺水面有一重物撞擊船頭,船身顛簸異常,並且多次撞開復又撞攏,船公想撈起再拋開去。但將龍牌撈上來一看,卻是李公真人的龍牌。船主尋思,莫非是李公真人要去攸縣,便將龍牌放在船上,到攸城後說明原委,安放在城南河岸的同仁宮內。據傳,李公真人龍牌到攸縣後,神醫顯化,治病救人妙手回春的事例數不勝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