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縣松山觀

攸縣松山觀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道士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

在攸縣縣城西郊二十多里的桃水鎮盤塘村高塘組境內,有一座雄偉的道觀,名叫攸西松山觀。松山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觀後是高大翠綠的樹木,前面是波光粼粼的水塘,風景十分優美。整個道觀占地面積一千九百平方米,建築面積二千四百多平方米,觀宇雕樑畫棟,翹角飛檐,氣度不凡。
松山觀建於1771年,是劉氏一個叫劉帝書的道士所建。松山觀大門兩邊題有對聯:“松老常來仙鶴舞,山高只有白雲飛”。
桃水鎮

松山觀歷來有道士住觀。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宗教界人士實行了團結、教育的方針,由劉榆清之子劉如剛住觀。
松山觀四周古木參天,可惜這些參天古樹,在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中,成了煉鐵爐內的燃料,而松山觀的建築與雕塑、壁畫也毀於文革期間。
如今的松山觀為上世紀80年代起在原址上陸續重建。比起老松山觀來,新觀更雄偉,更金碧輝煌。建有前殿後殿,偏殿耳房。面對大殿修建了戲台。比聞名遐爾的攸縣陽升觀還要氣派。
桃水鎮
松山觀旁有口洞,洞名為“龍骨頭”。傳說孽龍贖罪補過,留下龍鬚一根,化作龍泉一泓,以汨汨流泉賜給黎民解渴,至今泉水依然不斷,清甜可口,滋養著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的黎民。傳說,清康熙年間,松山觀附近有一條蛟精興風作浪,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一天,劉帝書從鴨塘鋪返家,走到離家一里之遙的楊家場,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雷電交加,途無人影,人們紛紛關門閉戶。劉帝書知道又是蛟精在作怪,只見他不慌不忙,口中念念有詞,片刻功夫,雨停雲開,紅日當天。劉帝書回到家裡,晚上剛剛睡下,見一蛟龍張牙舞爪,猛撲過來,大有吞他而去之勢。劉帝書急忙作法,豈知那蛟龍是有備而來,道士使盡渾身解數,也未能斥退蛟龍。正在危急之時,忽見一老者騎鶴而來,口中喃喃有詞:“施主聖人也,為妖所困,不必擔心,聽我指點,要治此孽須請司空,可得平安。”之後飄然而去。道士跪下謝恩,不料用力過猛,陡然驚醒,方知是一夢。次日,劉帝書向族人說起此事,眾人受夠了蛟精的禍害,紛紛贊成。於是,大夥選定良辰吉日,焚起香燭,備好供品,鳴鑼開道,至南水陽升觀迎接司空張老真人神像入都治蛟,章醮七七四十九天,以儒、道、釋三家誦經奏文,符咒設幡,搭台唱戲。 法師作法,真人大顯威靈,將孽蛟制服於鐵篩之下,永世不得翻身。爾後,洞口紅漿滾滾,帶出龍骨,堆積如山,水流七七四十九天方盡。漿盡洞凹,方圓兩丈有餘,深不可測,故洞名“龍骨頭”。孽龍贖罪補過,留下龍鬚一根,化作龍泉一泓,以汨汨流泉賜給黎民解渴,至今依然泉水不斷。
於是,劉帝書增建前殿,以興旺香火。大門兩邊題有對聯:“松老常來仙鶴舞,山高只有白雲飛”。攸縣教諭徐祝年書贈匾額“三島樓台”。雍正甲辰(1724)年,劉帝書再次增建“玉皇樓閣”。至此,松山觀殿宇巍峨,法像輝煌。據載,當年道士念經之聲三里可聞,香火繚繞不斷。由於松山觀四周古松林立,翠竹遍地,四時花香,風景如畫,其地一山松茂盛,1771年被取名叫松山觀。
民國年間,松山觀由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宗教界人士實行了團結、教育的方針,由劉榆清之子劉如剛住觀。但觀內兩邊耳房分給了連戶貧農居住。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松山觀作為四舊的典型首先受到衝擊,大批紅衛兵湧進觀內,觀堂被毀,神像被燒,昔日莊嚴肅靜之地一片狼籍。1968年,當時的盤塘大隊建大隊部缺少磚瓦,廣大貧下中農浩浩蕩蕩開進觀里,頃刻之間,松山觀前後大殿成為一片廢墟。不久,兩戶貧農也擇地建房,把兩邊的耳房拆得乾乾淨淨。高塘生產隊組織勞力,在松山觀地基上開荒,作為自留地分給社員。
1987年,高塘組的劉貽德,劉紅梅,周祝文等六位村民倡議重建松山觀,得到了四里八鄉民眾的大力支持。大家紛紛捐款捐物,投工投勞,先後投入250多萬元,相繼建成正殿、大雄寶殿、戲台和祭祠用房,組織了腰鼓隊,松山觀成為了集宗教、健身、文化活動於一體的場所。
出攸城沿攸衡公路西行,鴨塘鋪鄉政府前面2公里處,路左邊有座彩色的牌坊,上書“鍾應門”三字。穿過鍾應門,順水泥路走約200米,便能看見一座小山包,名叫松山嶺,嶺下有一個規模宏大的建築群,它便是聞名西鄉的松山觀。
松山觀採取縱向的中軸對稱結構,四合院布局。四方代表著金、木、水、火,中間為土,故四合院就象徵著五行俱全、吉利如意。它占地面積19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多平方米,使用面積23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正殿、南嶽行宮、大雄寶殿、戲台、大禮堂、會議廳、生活用房等,氣勢恢弘。雕樑畫棟,工藝精細入微。松山觀依山造殿,與幽深靜謐的松山嶺融為一體,把天然美景和神靈傳說結合在一起,使人產生一種“天人合一”和“返璞歸真”的心理感觸。
同治版《攸縣誌》載:“松山觀,在清都,距城二十五里,康熙辛丑(1721),劉蒂虛建。”當地《穆塘劉氏族譜》的記載,與縣誌記載有所出入,第一個到松山觀出家為道的應是劉宏儒,劉蒂虛是劉宏儒的族侄。
相傳遠在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當地人為感激龍王爺的恩德,將松山嶺下一股四季長流的清泉叫做“龍泉”,並在這裡修建了一座寺廟,命名“龍泉寺”。經過千年戰亂和雨水沖刷,龍泉寺早已蕩然無存。清順治年間,穆塘劉氏十四世孫劉宏儒(1623~1716),對道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長大後竟萌發了修觀做道士的念頭。他動員劉氏族人捐款捐物,得到了大家的回響,穆塘劉氏各分祠也踴躍捐獻,他自己又把分得的祖產獻出,在松山嶺下原龍泉寺的遺址上建成一所廟觀。因為道觀就在松山嶺下,故取名松山觀。劉宏儒又購置水田10畝,菜園少許和30畝山林,以奉觀內香火。自此,劉宏儒攏發於頭頂挽成髻,正式出家為道。不久,他的侄兒劉蒂虛(1686~1734)也出家為道,做了他的弟子。
清康熙辛丑年(1721),劉蒂虛增建前殿,棟與棟之間用青磚砌牆,形成一個封閉式庭院。院內栽有各種奇花異草,芳香沁人,更加吸引香客。雍正甲辰(1724)年,攸縣教諭徐祝年去省城路過松山嶺,忽見青山掩映,紫氣凝煙,找人打聽,知道這裡叫做松山觀。此時天色已晚,徐祝年決定前去投宿。他沿著小路走去,遠遠看見一個所在,古樹參天,松竹茂盛,綠樹叢中有一所道觀,殿宇巍峨,法象輝煌,心知這就是松山觀了。劉蒂虛頭戴黃冠,身披道服出觀迎接,熱忱款待這位教諭大人。奉茶已畢,徐祝年問起松山觀的來歷,劉蒂虛告知是伯父劉宏儒祖師所建。徐祝年大感興趣,稱讚松山觀好比是傳說中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個神仙居住的島嶼。劉蒂虛趁勢懇請徐祝年為松山觀題名,徐祝年欣然應允,提筆寫下“三島樓台”四個大字。劉蒂虛大喜,將徐祝年題寫的匾額高懸松山觀大門。此後,松山觀的香火愈加旺盛,信男善女流連忘返,不少知名人士慕名前來一睹松山觀的姿容。
不久,劉蒂虛決定修建玉皇閣。相傳玉皇大帝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靈,把玉皇大帝作為松山觀供奉的神靈,更能保佑一方平安。在當地百姓的鼎力協助下,玉皇閣當年建成,分前後兩院,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前殿面寬三間,進深二間,大殿的四周畫有精美的圖案,以唐僧西天取經故事為主。東西兩面各有遊廊進入後殿,遊廊後面各有一排房屋,作為住持的居室和接待客人的房舍。全部建築均為磚瓦結構的無梁拱頂式,平面呈方形,閣內沒有一根樑柱。頂部正中飾以飛龍圖案,雕工精湛,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後殿塑造了玉皇大帝神像,兩邊塑有趙(公明)、殷(鴻)、馬(陵)、王(信)四大將軍神像。自此,每到農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那天,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虔誠。
因為松山觀屬於攸縣清都,乾隆三十六年(1771)玉皇閣改名“清都松山觀”。斗轉星移,松山觀兩側長起了一棵棵參天大樟樹和翠綠的青竹,把松山觀環抱其中。
松山觀歷來有道士住觀。民國年間,松山觀由道士劉春生、劉榆清住觀,維持了觀內的香火。新中國成立後,由劉榆清之子劉如剛住觀。1958年,松山觀前後的參天古樹,被一株株伐倒,成了煉鐵爐內的燃料。“文化大革命”爆發後,松山觀前後大殿成為一片廢墟。高塘生產隊組織勞力,在松山觀地基上開荒,作為自留地分給社員。
1987年,黨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實,高塘組的劉貽德、劉紅梅、周祝文等6位村民倡議重建松山觀,得到了四里八鄉民眾的大力支持。先後投入250多萬元,相繼建成正殿、大雄寶殿、南嶽行宮和祭祠用房,一座新的松山觀在原址上拔地而起。以後,人們又陸續在大殿兩邊修建了偏殿和耳房,大殿對面修建了戲台。2003年12月,經原攸縣縣委副書記劉伯福提議,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將清都松山觀更名為攸西松山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