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傳說
據當地九旬老人李三陽生前的講述,明朝萬曆年間,有個尚未發跡的書生叫熊廷弼,流寓到江南攸縣,有一天路經坪陽廟鄉筆伍村倉下,看到天色不早,便在此地秀才王三命家借宿。兩個文人碰在一起,便互相題詩作對“以文會友”。王依託自己深宅大院,家財萬貫,以倨傲的口吻出個上聯:“樹大根深,不棲無林之鳥。”熊馬上脫口接道:“河灘水淺,難藏有角之龍。”對後便走了。次年二月,待到春暖花開,熊再次來到筆伍倉下,當晚獨自展開隨身攜帶的被子躺在王家江邊古橋旁的肉鋪上過夜。這晚,王三命夢見一隻大白虎睡在自家門前的肉砧上,第二天清早起來懷著好奇的心情來到門前一看,肉砧上果然躺著一個人。又是他!於是,王又作詩二句來調侃熊:“燕子銜泥二月時,先生失館將何之?”熊揉著朦朧睡眼應對曰:“鳳凰飛出丹山外,暫借梧桐棲一枝。”王三命得知熊確有真才實學,便燃放鞭炮將熊迎進家門,讓兩個兒子拜其為師,而後熊在王家執教十餘年。後來,熊進京應試,王家便拿出銀兩資助他上京趕考。熊果然時來運轉,一榜高中,當上朝廷的一名大官,官至遼東經略。由於他國事繁忙,無暇回訪王家。王家看到熊一去杳無音信,就修書一封差人送往京城。熊閱後差了使女張氏,帶上一塊木牌匾、一把小蒲扇、兩隻小杯子、五片旱菸葉作回贈。王家見之不悅,心想:我家待你不薄,你卻當官忘義,送我如此些小禮物!於是,將這四件小禮物拋棄在水塘里,按口信而將張氏暫留家中。一個月後,熊從京城寄來一信,信中告之說:一把小蒲扇為“犀牛望月扇”,只要一打開,便能發出金光閃閃的毫光;一塊木牌匾為“龍階尺木”,是用天竺(印度)進口的檀香木精製,由熊廷弼親書的墨寶;兩隻小杯子為“二龍杯”,只要盛上酒水,杯中就會飛舞兩條金龍;五片旱菸葉為“五馬排煙”,吸菸時,煙霧中便能見五匹金色駿馬飛馳;張氏叫張秀芹,是熊送給王家看護家園的女保鏢。王家這才驚訝不已,原來都是寶物!於是,王家立即差人搬來水車排乾塘水,說來真怪,寶物光鮮亮潔,一塵不染。一一驗證,果然是信中所述的稀世珍寶。王三命又將張氏納為妾,不久張氏便懷了孕。有一天,王家突然遭到山寇搶劫,張氏立即打開來時所帶的一擔行籠,從中取出盔甲和刀劍,全身披掛,飛到王家牌樓的鰲頭上,倒掛金鉤,頓時將強盜嚇得魂飛魄散。但她在這次顯露身手中導致流產。身故後,王家將張氏葬在“仙女壇”。
過了許多年後,一位善識風水的法師保惠丹師選擇這塊山清水秀、翠峰奇突的地方結草為庵,誠心修煉,興建土木為廟。為了紀念張氏,在廟中塑有一尊仙女娘娘,又將此廟稱為仙女壇。廟分前後兩棟,前棟仙女壇,後棟觀音堂,左邊日仙宮,右邊月仙宮。從此,壇內香火不斷,一派仙氣。
民間故事傳奇未免略顯荒誕,但熊廷弼與王三命確實有其人。同治版《攸縣誌》“流寓”卷載:“熊廷弼,江夏人,少落拓。歷洞庭,上湘江,旅於攸。與茂才王三命、周元相友善,因受徒王宅,歷十餘載。所贈詩章,王氏裔孫,至今珍藏之。”“雜識”卷載:“王三命,字對名,沉深好學,與江夏熊廷弼為莫逆交。熊未第時,曾寓攸邑,王延至家塾訓子。每赴武昌秋試,同舟唱和。熊曾手書‘龍階尺木’四字贈王,筆力蒼勁,其額至今猶存。後熊經略東北,賦《鴻雁來賓》詩寄王,詩見舊志。”同治版縣誌載熊廷弼《鴻雁來賓為攸邑茂才王三命賦》云:“秋風蕭颯朔寒侵,日見南天候雁臨。遠道不堪霜雪景,高騫寧有稻梁心。一行陣列青霄影,千里書傳紫塞音。此際橫空驚旅思,誰家對月又清砧。”
現狀
仙女壇處於平丘地區的眾山之巔,也與兵事結下了不解之緣。北伐戰爭時期,“南兵”、“北兵”在這裡發生過“拉鋸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是攸北暴動大隊長劉迪生的前沿陣地。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是監視日本侵略兵來鄉侵犯的瞭望哨所。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中共地下組織活動的重要據點。
仙女壇,解放後倒塌。當地百姓和王氏後裔,齊心合力,籌資百萬,將其重建,規模空前。從遠處遙望,仙女壇象一頭雄獅獨蹲眾山之巔,鎮守在坪陽廟之東大門。放眼南眺,天台塔與仙女壇形影相望,在輕輕的薄霧裡朦朧相攜。仙女壇建有兩層樓高的“七仙亭”,六棟五間的“元女宮”,富麗堂皇的張氏陵園。“噹噹”的廟鐘不時響起,來往遊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