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知識小叢書--電話磁卡

收藏知識小叢書--電話磁卡

作為收藏、投資的一種形式,電話磁卡已成為當今"郵幣卡"交易市場上"的新寵。本書從磁卡收藏入門基礎、磁卡分類及其前景展望、卡市沉浮、投資技巧以及優質磁卡賞析等幾大板塊,勾畫出我國電話磁卡的發展史輪廓。對於有志於收藏、投資電話磁卡的人士來說,不失為一本最佳的入門學習手冊。

內容簡介

不知你是否深有體驗,如今在街上打電話越來越方便了:一隻只漂亮的"耳朵"狀電話亭,隔幾步就有。曾幾何時,你也逐漸習慣了使用各式花花綠綠的磁卡,以往排隊打公用電話的時代一下子顯得那么遙遠。  在你盡情地感受科技文明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你有沒有意識到:一種新的財富也正在向你悄悄招手:誕生至今不過20來年的電話磁卡已經成為收藏界身價頗高的"新寵",並成為當今"郵幣卡"交易市場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贏家。電話磁卡,像它的名字,磁石一般地吸引著眾多好奇歆羨的目光。

電話磁卡,是一種電信主管部門發行、並用來預付電話費的有價憑證,標準為86mm長、54mm寬,正面一般印有精美的主題圖案、面值、發行單位、名稱等內容。我國的第一枚電話磁卡是1985年深圳深大電話有限公司發行的綠箭卡,由於大多消耗使用,留存下來的便成為至尊的珍品。80年代末就被收入國外出版的世界電話卡目錄,標價1000多美元。在國內,成套新卡的身價高達80 000元人民幣。迄今,我國已有50多座城市相繼安裝了磁卡電話。

藏家有心。那些開通以前的"樣品卡"和"試機卡"、 1985年至1989年中國發行的第一批電話卡、1990年以來中國地方卡大發展中的少部分"優質卡"以及1994年至1995年中國早期通用的電話卡、試機卡,成為慧眼識寶的收藏者的首選。  在風起雲湧的郵幣卡交易市場上,人們更一次次感受到磁卡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魅力。它成為投資者的一項重要投資工具。1997年3月的卡市大行情中,一套名為"茶文化"的電話磁卡從200元漲到了1600元,而"梅蘭芳"卡則從3000元漲到了12000元。上海的一套"紅聽筒"電話磁卡舊卡,在1996年福州卡展中被重慶收藏家陳曉林以20萬人民幣購得,繼而在廈門卡展中,紅聽筒卡的身價又漲升至30萬元。卡市的一輪輪神話牽動著廣大投資者的心。磁卡交易、拍賣在神州大地已顯得頗為活躍。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話磁卡的家族成員也在擴大之中。最初廣泛使用的是所謂"薄卡",即田村卡,是日本田村公司生產的薄片,由磁性物質和四層聚脂薄膜熱壓而成,以卡上儲存金額信息的磁條為軟鑰匙。現在,最被看好的是所謂"厚卡",即IC卡,又叫智慧卡,1995年我國第一套黃河IC卡發行。從長遠看,IC卡取代"田村卡"是必然的。

在這樣一本薄薄的小書中,想要涵蓋電話磁卡的發生、發展和變幻莫測的市場行情及未來走向,難免掛一漏萬。但作為一種新興的收藏門類和投資新法,向廣大讀者推薦是不無裨益的。因此,筆者試著從磁卡收藏入門、磁卡門類及前景展望、卡市沉浮、投資技巧以及優質磁卡賞析等幾大板塊,勾畫出我國電話磁卡的發展史輪廓,如果讀者能夠從收藏磁卡的尋尋覓覓中獲得莫大的樂趣和審美享受,或者能夠從書中學得一兩招卡市投資技巧並從中得益,那就是筆者莫大的榮幸。  最後再提醒一句,卡市低迷時期恰是投資良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卡市前景會益加燦爛,你很有可能成為電話磁卡的最大受益人。

目錄

收藏、投資新寵--磁卡(代序言)

第一章 後起之秀

二 中國電話磁卡簡歷

三 電話磁卡家族成員

四 電話磁卡身價幾何

五 磁卡知識要知道

1.電話磁卡的製作  2.電話磁卡細細說  3.電話磁卡的使用  4.電話磁卡的品相  5.電話磁卡的保管

第二章 群芳譜--地方電話磁卡

一 遍地開花的地方卡

二 地方卡花名冊

1.深圳卡的特區風采  2.上海卡的海派特色  3.北京卡的首都風采  4.廣州卡的南國風情  5.江蘇卡的江南韻味  6.浙江卡的清雅內涵  7.湖北卡的有史為證  8.四川卡的天府盛景  9.重慶卡的後來居上  10.福建卡的頗有珍品  11.遼寧卡的不可貌相  12.河北卡的民間特色  13.天津卡的少而精  14.河南卡的古都情懷  15.安徽卡的悠悠鄉情  16.山東卡的簡單樸素  17.江西卡的翻新出奇  18.湖南卡的"險"招頻出  19.甘肅卡的西域風情  20.黑龍江卡的以稀為貴  21.吉林卡的北國風光  22.山西卡的黃土氣息  23.海南卡的熱帶風情  24.雲南卡的西南勝景  25.陝西卡的秦地攬勝  26.新疆卡的邊疆風貌  27.西藏卡的雪域藏魂  28.寧夏卡的西北風情  29.貴州卡的西南風味  30.廣西卡的偶有佳作  31.內蒙古卡的草原新貌  32.青海卡的獨一無二  33.香港卡的更新換代  34.台灣卡的溫馨感人

第三章 四海歸心--全國通用電話磁卡

- "一卡在手 走遍全國"

二 全國通用卡拾萃

第四章 好卡共賞析 一 賞析入門

1.第一卡的誰與爭鋒  2.拼圖卡的拼出好滋味  3.文化卡的挖掘內在美  4.風光卡的風光無限  5.廣告卡的商家競爭雄  6.錯卡的因"錯"得福  7.加字卡的字字有來歷 二 珍品寶鑑

1.中國第一卡是深圳綠箭卡  2.卡中顯貴是上海紅聽筒卡  3.早期地方卡的驕傲是北京開通卡  4.相貌平平大名鼎鼎的廣州開通系列卡  5.特區風采的"深圳十景"卡  6.廣而告之的北京廣告卡  7.廣告開通卡的大連開通卡  8.一飛沖天的佛山開通卡  9.福到春來的福州開通卡  10.採茶女大熊貓的廈門開通卡  11.黑白分明的上海黑白卡(A版)  12.黃藍好搭配的上海黃藍卡  13.國寶無價的上海熊貓卡  14.一打磁卡話機的大連黃色廣告卡  15."一窮二白"好身價的西藏白板卡  16.一卡抵萬金的武漢開通卡(天津廠贈)  17.新疆好地方的烏魯木齊開通卡  18.椰國風情的海南開通卡  19.秦地勝景的西安開通卡  20.一盤好棋的廈門三套車卡  21.一卡顯神通的哈爾濱防洪塔卡(小紅字50元)  22.亞洲盛事的北京亞運會卡  23.國寶又唱主角的江蘇熊貓IC卡  24.一卡走遍神州的全國通卡測試卡  25.卡市神話的梅蘭芳卡 第五章 誰主沉浮--卡市風雲錄 一 卡市行情 二 教你看招

1.入市要知好歹  2.收藏有講究  3.卡市有風險  4.跑出來的行家  5.一言難盡拍賣會  6.放長線、釣大魚的長期投資  7.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短期投資  8.一夜暴富的神話"炒作"  9.把準卡市的脈  10.投資要得法  11.入市之前巧算賬  12.卡市高潮好風光  13.卡市低谷亦風光  14."套中人"何以解憂  15.集卡有門道  16.卡市要打假  17.投資"洋卡"要小心 三 卡市奇觀

1.龍頭之效應  2.系列之效應  3.形象之效應  4.馬太之效應  5.瓶頸之效應  6.追尾之效應  7.等比之效應  8.比價之效應 後記 附錄 一 主要地方卡一覽表  1.深圳地方卡  2.上海地方卡  3.北京地方卡  4.廣州地方卡 二 全國通用電話磁卡名錄

收藏知識小叢書--電話磁卡本書後記

本書歷時一年,編寫完成。應該說,難度是存在的,這不僅僅因為"磁卡"作為一種新興的收藏和投資門類、資料較為有限的緣故,而且因為市場瞬息萬變,有不少一開始以為"定論"的東西,仍然需要反覆推敲。在此期間,筆者參閱了大量收藏類書籍、報紙、雜誌等,從中獲益良多。  此書編寫過程中,承蒙遼寧教育出版社的關照、督促和幫助,否則,此書不可能這樣順利與廣大讀者見面。  電話磁卡的確是一份有魅力的收藏品,未來的卡市前景將是光明的,請把握住這難得的投資良機,用您的智慧和眼光,為自己贏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財富,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樂趣。

本書歷時一年,編寫完成。應該說,難度是存在的,這不僅僅因為"磁卡"作為一種新興的收藏和投資門類、資料較為有限的緣故,而且因為市場瞬息萬變,有不少一開始以為"定論"的東西,仍然需要反覆推敲。在此期間,筆者參閱了大量收藏類書籍、報紙、雜誌等,從中獲益良多。  此書編寫過程中,承蒙遼寧教育出版社的關照、督促和幫助,否則,此書不可能這樣順利與廣大讀者見面。  電話磁卡的確是一份有魅力的收藏品,未來的卡市前景將是光明的,請把握住這難得的投資良機,用您的智慧和眼光,為自己贏得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財富,得到極大的滿足和樂趣。

收藏知識小叢書--電話磁卡文章節選

卡市奇觀

龍頭之效應

一般而言,系列電話卡中的前幾套價格總是高於後面許多,這種"先頭部隊"比後續題材更受市場追捧的現象,稱之為"龍頭效應"。  供求關係的變化決定了電話卡價格的走向,"龍頭效應"是這兩方面的綜合效應,既涉及市場供給量,也影響市場的需求量。就供給量而言,"龍頭卡"的發行量會小些,如"通卡"中的生肖系列龍頭"豬"卡和"鼠"卡,發行量均為100萬套。到了"牛"卡,就是120萬套。這是因為,"龍頭卡"的發行年代較早,當時的卡市規模和集卡愛好者數量也相對較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方面的規模和數量都會增大,管理層在制定發行政策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個因素,所以會增大發行量。  "龍頭卡"在發行之初,由於發行量並不很少且形象普通,並未能引起收藏界和投資者的注意,導致它們在流通使用中大量損耗掉,所以存世量並不多,當人們發現其價值所在時身價自然一日千里。如 1995年 1月發行的面值50元的 "豬卡",發行之初打九折尚無人問津,僅僅時隔兩年多,其價格一下子躥升至 1800元的頂峰,實在驚人。  就市場需求量而言,隨著集卡隊伍的不斷壯大,人們在收集到近期發行的系列磁卡之後,便會把目光投向早期發行的品種上來,龍頭老大的價格優勢便顯然出來了。  由於"龍頭卡"的價格較高,增值速度也相對較快,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關注,其增值速度還會更快。

系列之效應

在地方卡和通卡中,都有不少成系列的磁卡,如"生肖"系列、"名山"系列、"名著"系列等等。這些系列磁卡往往能成為市場的熱點,備受矚目,這就是所謂"系列效應"。  系列效應通常表現為,一是價格比同期磁卡高些,二是成交量比同期磁卡要大。  對於集卡愛好者而言,如果你起步時間較晚,在1998年2月手頭上有了張生肖虎卡,那你一定有興趣於以前發行過的系列生肖卡,如 "豬"卡、"鼠"卡、"牛"卡,配齊它們應該不錯。但是作為生肖龍頭卡的豬卡可不容易得到,由於發行時間較早,發行量也相對較小,價格自然不菲,是卡市上的俏貨。它們的價格上漲,也將帶動"鼠"、"牛"等一系列的行情。  另外,系列卡的好處還在於,它所表現的題材較為重要,如生肖系列、名山系列、名著系列等等,獨具內涵,引人注目。  像這樣成系列的磁卡,有時可以擴大成為一個專題,如古代繪畫專題、民俗專題、體育專題等等,合在一起,更有利於欣賞與收藏。

形象之效應

卡市中的所謂"形象效應",有兩重含義,一是指磁卡畫面的美觀程度,二是指市場形象,即是否表現出良好的增值能力。  在卡市上,投資者和集卡愛好者總是把多情的眼光拋向那些畫面欣賞價值高、市場形象好的品種,而那些畫面缺乏美感、市場形象又差的品種則備受冷遇,因此,兩種卡的增值能力相差懸殊。  設計水平越高、藝術含量越高,就越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如通卡中的"梅蘭芳"、"黃山"、"茶文化"、"豆腐節"、"廬山"等,都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它們在卡市的巔峰時期分別達到了13000元、2000元、1600元、1200元和2800元。它們所共有的特徵便是畫面精美、富有藝術氣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數"廬山"的表現,它的發行年代在這幾種卡中是最晚的。其發行量比"梅蘭芳"大些,比其他幾種都小些,雖說這會是受寵的原因之一,但它剛一出籠就被捧到 2200元(是其面值的11倍),以後又節節攀升至2800元的高位,不能不歸結為它那如詩如夢的藝術表現力,如此生動美麗,難怪廣大投資者與集卡者會一見傾心,為之痴狂了。  "茶文化"在經歷了1997年3月的大行情後,價格回落到300元,在以後的兩年中,許多曾風光一時的卡都沒多大起色,維持在價格回落後的低位徘徊。而"茶文化"則能逆勢而上,在1999年的卡市上漲到過420元,甚至還略略超出以往總是領先的"黃山"。"茶文化"魁力何在呢?這不能不歸功於它那極富觀賞性和文化內涵的設計製作,4張卡描繪了一種多么生動美麗的人間生活,著實令人回味不已!  俗話說得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鍛鍊出一雙善於捕捉美的眼睛對投資者至關重要。

馬太之效應

所謂馬太效應,是指一種"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如果這種事物很強,那就使它強上加強,如果本身很弱,那就連它所擁有的也要剝奪,於是弱者越弱。  卡市中也有"馬太效應",說起來很有趣,那就是:越貴越要買,越買越是貴;越賤越生厭,越厭越是賤。這其實是一種蠻典型的心理作用,比如,有一套磁卡,價格不菲,又節節看漲,多數集卡愛好者與投資者害怕錯過難得的機會,都願意出高價去買,買的人一多,價格便又躥上去了,越躥越有人買,越是受到眾星捧月的待遇。而另一套磁卡,價格低,市場表現又不佳,廣大投資者和集卡愛好者都不願問津,越是無人問津,價格越是跌得厲害,越是跌得厲害,越是沒人敢買,成了百無一是的傷心品種、垃圾品種。於是,兩者之間的差距越拉越大,一個能躍居高位,一個只能沉淪下僚。  在卡市中,處於強勢板塊的一般就是那些發行年代較早、題材上好、設計一流、發行量也不大的品種,其增值能力較強,價格也穩居上游,像"梅蘭芳"卡便是一例。處於弱勢板塊的是題材不佳、曾跌破面值、生不逢時的品種,增值能力差,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像通卡中的"業務宣傳"、"衛星公司"、"中國名橋(之二)"等等,市場上的遭遇常常不如人意,令人徒嘆奈何。  不過,也要提醒一句,馬太效應並不是絕對的,根據辯證的觀點,強與弱在一定的條件下,是能夠相互轉化的。在強勢板塊中爆出冷門,在弱勢板塊中躥出一匹黑馬,也都是可能的,對,廣大的投資者和集卡愛好者要有個全盤的考慮與綜合的判斷。

瓶頸之效應

瓶頸效應,可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中得到啟示:在河道最窄的地段,水流最為湍急;用勁捏一下正在流水的皮管子,水流得更快。為什麼同樣的水在不同的情況下表現有所不同呢?那是因為壓力雖沒變,但壓強卻增大了的緣故。  卡市投資中的瓶頸效應,通常會在發行量上見出端倪,也就是說,在卡市升值大戰成為競相爭奪高地的,會是在整部磁卡中發行量最低的品種。表面上看,具備了不相上下價值的兩種卡,價格相差卻不小,什麼道理?發行量有大小。物以稀為貴。最簡單的例子,如果在磁卡中發現了錯卡,一錯成福,錯卡將成為身價明顯高於正卡的搶手貨。錯卡畢竟是少數,人無我有,人多我少,這就是看家的本錢,像 1993年 12月西安發行的一套"電話號碼升七位紀念"磁卡,有錯版與正版之分,少量的錯版比正版要高出幾千元。所以,投資者與集卡愛好者要注意多研究磁卡目錄中的磁卡發行量,從中進行分析比較,必有所得。

追尾之效應

這裡說的"追尾效應",與交通事故中的 "追尾效應"在感覺上有點像,即"就近碰撞",形成連鎖反應。在卡市中,新卡有時會比舊卡更加受到投資者和集卡愛好者的歡迎。  1997年3月的大行情中,生逢其時的"廬山"卡,尚未出爐貨值已高達750元,開盤價一開就是 2200元,是其 200元面值的門倍!而一些老牌卡如"黃山"、"茶文化"等,風頭還搶不過"廬山",市場的"喜新厭舊"風氣可見一斑!是什麼使追尾效應一浪高過一浪呢?細細分析原因,主要是市場需求量決定的。發行年代越近,市場需求量越是大。當越來越多的人加人集卡大軍時,他們總是會將當年發行的新卡作為首選對象,然後再會考慮蒐集以前的舊卡。所以新卡熱會不斷升溫。  新卡市場流通量較大,適合炒家在短期內快速建倉,炒作起來也往往得心應手,一炒兩炒,新卡身價直線上升,是卡市的大氣候所決定的。"追尾效應"最明顯的時候,就是發生在卡市大行情最熱的時候。卡市越熱,新卡越俏;卡市越冷,新卡越賤。這已經是被事實檢驗證明過的。  雖說,追尾效應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市場行情大好時,雞犬升天;行情不妙時,落毛的鳳凰不如雞。面對這種風險,投資者與集卡愛好者得有充分的認識,不要被市場的炒新風氣吹昏了頭,一旦泡沫散去、價值回歸之後,發現自己陷在"跌你沒商量"的窘境中,就很不幸了。當然,如果操作得法,"追尾效應"亦能為你贏得累累碩果,那就是高手的作為了。

等比之效應

在卡市中的等比效應表現為,在無特殊因素出現從而對價格產生重大影響的前提下,各類磁卡的價格對比格局一旦明確下來,就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即使有變化,也不會相距甚遠。  拿通卡中的"茶具"和"雨花石"來說,在1997年的1月,其市場價格均為210元,在3月份的大行情中,都漲到1000元,1998年兩者的價格穩定在160、170元左右。隨後,市場價格便在這個位置上浮動,現今變化不大。  等比效應產生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只有經過郵市周期的檢驗,價格對比格局才會最終得以確立下來;二是當中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介人,從而使價格對比格局發生重要變化。 8.比價之效應  比價效應,指的是發行量基本相同的磁卡之間的價格具有某種程度的可比性。其中一種價格的上漲速度較快或者價位較高,可能會對另一種磁卡的價格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如"豆腐節"和"景德鎮瓷器"兩者均為熱門題材,表現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發行量一為45.86萬套,一為33.9萬套,差異不很大,發行日期一為1996年9月,一為1997年1月,相隔僅4個月,故有一定的可比性,從1997年的行情來看,"景德鎮瓷器"的走勢更為強勁些,在經歷了1997年3月的一輪大行情之後,實現價值回歸的"豆腐節"和"景德鎮瓷器"的價格之比為13:30,而在1999年的卡市中,"豆腐節"與"景德鎮瓷器"之間的比價就增長到9:13,"豆腐節"增勢明顯,其中一個因素,便是這種內在的"比價效應"在起作用。  比價效應的成立,得有一些先決條件。主要是兩類磁卡是否具備可比性,要從題材、發行年代、設計水平等諸方面來考察。  首先是題材。題材一致當然可比性強,如果不完全一致也不強求,可以好題材與好題材對比。比如"豆腐節"和"景德鎮瓷器"均屬傳統文化範疇,內涵豐富,頗有含金量,兩者題材均佳,可拿來一比。  二是發行年代有可比性。"豆腐節"與"景德鎮瓷器"分別發行於1996年9月和1997年1月,相距僅4個月。故值得一比。  三是畫面設計有可比性,"豆腐節"不用說了,設計製作均佳,"景德鎮瓷器"的設計也別具一格,讓人愛不釋手。兩者都是拼圖卡,反映某種工藝的製作流程,流暢自然,一氣呵成。  如果兩者相距太懸殊,風馬牛不相及,八竿子打不著,那也就沒有必要勉強扯在一起。比價效應作為等價效應中的一個特殊現象,把握好了,能幫你從中贏得寶貴的投資機會。 磁卡知識要知道 1.電話磁卡的製作  先要設計圖案。這是製造電話卡的第一步。然後還要打出樣稿。經過對設計草圖的甄選、修改,繪製成分色的軟體,印出樣稿,確保印刷質量合乎設計原意。再經過絲網製版。將樣稿轉送給製造商製作印版或絲網。又經過膠片印製。完成印版或絲網後,便可以在膠片原料上把圖案設計印上,再覆上一層透明薄膠,利用高壓和熱力把膠片壓成一定的厚度,並使表面保持光滑。  此後是切割加膜。把印刷好的膠片,切割成一張張面積為86mm x 54mm的電話卡。像密密傾電話卡再加一層保護膜。而加磁、編碼是必要的。在電話卡的背面加上磁帶或印上電話卡的編號,並啟動密碼等數據資料。加套發行,是電話卡的最後一道工序,即套上封套,印上有效日期,運到各個銷售網點發售。 2.電話磁卡細細說  質材:電話磁卡的質材為聚酯薄膜,正面可以印製精美的圖案,背面塗覆著一層特殊的磁性材料。  尺寸:電話磁卡的外形為:長86mm,寬54mm,厚0.2mm,四角有半徑為2mm的圓角。  缺口:在電話卡的右端距底端9~15mm處,有一個圓弧形的缺口。這是特為盲人打電話而設計的。盲人可憑缺口得知插卡方向。  面值:電話卡一般標有面值。從卡正面上端的計費和背面上的黑線也可看出。已發行磁卡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等多種。  發行單位:大多數卡的正面印有發行單位的名稱,但也有少數卡的發行單位是印在背面的。  插卡方向:電話磁卡的插卡方向一般印在電話卡的左上方,有以箭頭表示的,也有箭頭與文字並用表示的。文字如英文的"IN",或漢字的"請由此插入","沿著方向插入"等等。  背面:電話磁卡的背面往往印有電話卡的使用方法、使用範圍和發行單位的地址等等。 3.電話磁卡的使用  將卡送入活機卡片入口,撥完電話號碼,如果出現忙音,想再次重撥,只需按"再撥號"(RECALL),就會自動撥號。如果通話完畢,還要打下一個電話,只需按"繼續撥號"(FOLLOWON CALL),聽到撥號音後就能夠撥打第二個電話。號碼撥通,聽得見對方的應答,但對方聽不見你,你必須按"應答"(ANSWER)鍵方能使雙方順利通話

知識延伸

電話磁卡的製作

先要設計圖案。這是製造電話卡的第一步。然後還要打出樣稿。經過對設計草圖的甄選、修改,繪製成分色的軟體,印出樣稿,確保印刷質量合乎設計原意。再經過絲網製版。將樣稿轉送給製造商製作印版或絲網。又經過膠片印製。完成印版或絲網後,便可以在膠片原料上把圖案設計印上,再覆上一層透明薄膠,利用高壓和熱力把膠片壓成一定的厚度,並使表面保持光滑。  此後是切割加膜。把印刷好的膠片,切割成一張張面積為86mm x 54mm的電話卡。像密密傾電話卡再加一層保護膜。而加磁、編碼是必要的。在電話卡的背面加上磁帶或印上電話卡的編號,並啟動密碼等數據資料。加套發行,是電話卡的最後一道工序,即套上封套,印上有效日期,運到各個銷售網點發售。

電話磁卡細細說

質材:電話磁卡的質材為聚酯薄膜,正面可以印製精美的圖案,背面塗覆著一層特殊的磁性材料。  尺寸:電話磁卡的外形為:長86mm,寬54mm,厚0.2mm,四角有半徑為2mm的圓角。  缺口:在電話卡的右端距底端9~15mm處,有一個圓弧形的缺口。這是特為盲人打電話而設計的。盲人可憑缺口得知插卡方向。  面值:電話卡一般標有面值。從卡正面上端的計費和背面上的黑線也可看出。已發行磁卡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等多種。  發行單位:大多數卡的正面印有發行單位的名稱,但也有少數卡的發行單位是印在背面的。  插卡方向:電話磁卡的插卡方向一般印在電話卡的左上方,有以箭頭表示的,也有箭頭與文字並用表示的。文字如英文的"IN",或漢字的"請由此插入","沿著方向插入"等等。  背面:電話磁卡的背面往往印有電話卡的使用方法、使用範圍和發行單位的地址等等。

電話磁卡的使用

將卡送入活機卡片入口,撥完電話號碼,如果出現忙音,想再次重撥,只需按"再撥號"(RECALL),就會自動撥號。如果通話完畢,還要打下一個電話,只需按"繼續撥號"(FOLLOWON CALL),聽到撥號音後就能夠撥打第二個電話。號碼撥通,聽得見對方的應答,但對方聽不見你,你必須按"應答"(ANSWER)鍵方能使雙方順利通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