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

播散性副球孢子菌引起的皮膚黏膜,淋巴結和內臟器官的進行性真菌病。

流行地區

本病僅在中南美洲散在流行,以20~50歲男性常見,尤其多見於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巴西的咖啡工人。儘管播散性副球孢子菌病不是一個很常見的機會性感染,有時也發生於包括愛滋病病人在內的免疫受損患者。

播散性副球孢子菌在自然界的特定場所還不清楚,推測是以真菌形式存在於泥土中,人體通過吸入孢子感染。孢子在肺內37℃時轉變成侵襲型酵母菌,可經血流及淋巴向其他部位播散。

檢查方法

1取潰瘍處滲出液膿液穿刺液等標本作氫氧化鉀塗片可見圓形厚壁10~60μm直徑的芽生孢子芽孢可以單生或多生典型者為多生芽孢小者1~2μm直徑大者10μm或更大。

2在葡萄糖蛋白腖瓊脂上25℃呈菌絲型生長生長慢菌落小鏡檢可見1~2μm寬的分隔分支菌絲在菌絲兩側有圓形或卵圓形3~6μm大小的側生小分生孢子類似皮炎芽生菌。

3在血瓊脂或腦心葡萄糖血瓊脂37℃呈酵母型生長鏡檢與直接塗片所見相同。

治療方法

典型臨床感染一般表現為慢性進行性病程,但通常不致死。唑類藥均有很好的療效。一般以口服伊曲康唑為首選。兩性黴素B靜脈注射也能根治感染,常用於十分嚴重的病人。磺胺類藥由於價廉也被某些國家廣為使用,它能抑制真菌生長,改善病變但不能治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