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綏

撫綏

撫綏,漢語辭彙。 讀音fǔ suí, 基本意思為安撫,安定。

詞目

撫綏

拼音

fǔ suí

出處與詳解

安撫,安定。

1、《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

2、《三國志·吳志·吳主傳》“ 浩周 之還”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昔承父兄成軍之緒,得為先王所見獎飾,遂因國恩,撫綏東土。”

3、南朝 陳 徐陵 《答諸求官人書》:“假以官榮,代於錢絹,義在撫綏,無計多少。”

4、唐李頻《送姚侍御充渭北掌書記》:北境烽煙急,南山戰伐頻。撫綏初易帥,參畫盡須人。

5、宋 司馬光 《北京韓魏公祠堂記》:“ 梁公 省徹戰守之備,撫綏雕弊之民,民安而虜自退, 魏 人祠之,至今血食。”

6、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袁可立)傳》:“於時遼左新潰,三韓餘眾大東焉,依東人,遇遼眾,不相主客,時時夜驚,賴公撫綏無事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