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摩訶僧祇律
【摩訶僧祇律(Mahasangha-vinaya)】 Mohesengqilu 佛教戒律書。簡稱《僧祇律》,意譯《大眾律》。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4...
雜誦跋渠 比丘尼戒 尼雜誦 其他 引用經文 -
僧祇律
《僧祇律》,具雲《摩訶僧祇律》,即大眾部所傳的廣律,四十卷,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簡介 內容 -
法顯[東晉名僧]
法顯(334年—420年),東晉高僧,平陽郡武陽(今山西臨汾)人。 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一位名僧,一位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
人物生平 背景 著述 人物貢獻 人物軼事 -
摩訶摩耶經
佛學術語,佛經名,一名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二卷,齊曇景譯。
簡介 佛經原文 -
阿尼律陀
阿尼律陀,又作阿尼盧陀、阿樓馱、阿難律、阿樓陀。意譯無滅、如意、無障、無貪、隨順義人、不爭有無。乃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羅衛城之釋氏,佛陀之從弟...
童年生活 熱心希求出家 拒絕求婚 愛睡眠 佛陀親縫三衣 -
律藏
律藏,音譯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煩惱,對治生活惡習所制定的教團規則;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針對弟子所犯的過失而定的規範,是隨犯...
由來 內容 因緣 初傳中國 四分律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簡稱《般若心經》、《心經》,是佛教中一部舉足輕重的經典。全文只有260個字,但是簡捷凝練、內容生動、...
簡介 玄奘譯本 註解 全部要義 理論 -
《十誦律》
佛教戒律書。又稱《薩婆多部十誦律》。後秦弗若多羅和鳩摩羅什等譯。61卷。相傳律文原有八十誦,大迦葉傳承以後至第五師優波掘多始刪為十誦。
傳譯經過 語法形式 常識與法教 相關詞條 -
僧綱
僧綱,僧官名。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梵文:「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हृदयसूत्र Prajñāpāramitā Hṛdaya」。藏文:「བཅོམ་ལྡན་འ...
簡介 歷史和宗教地位 經文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文及註解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