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漿糊

搗漿糊又叫“搗糨糊”。“搗糨糊”一詞在二十世紀末就流行全國,現在已經成為漢語言的一個常用詞。它的詞義,並沒有準確的規定,如果是書面使用,要根據上、下文領會。在口語中使用“搗糨糊”一詞,除了要根據前、後語領會,還跟語言情景有著密切關係。“搗糨糊”一詞的由來,一般都知道來源於上海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流行語,再由上海而流行全國。至於這詞在上海如何由來,即使上海人,也很少知道。“搗糨糊”一詞的本來面目,其實是九十年代初上海黑道的一個術語,是“逃江湖”一詞的音轉,並在音轉中發生了涵義的變化。

搗漿糊”是吳方言中一個頗為流行的口語,江、浙、滬一帶人士常用這個詞。
漿糊,是一種稠粘、混胡的東西。搗漿糊時,肯定是粘粘乎乎,迷混不清.所以,“搗漿糊”可以引申為:沒有原則,沒有界限,渾渾噩噩,糊裡糊塗。其含義大致是:混,應付,調和,虛與委蛇,糊弄。總之,“搗漿糊”是指那種沒有多少責任心、只是在各種場合應酬的人與事。大體意思就是瞎扯淡、惡作劇性質的胡說八道,視具體情況而定也可以有一些別的含義。一般用於口語,無明顯褒貶語性。
搗糨糊”一詞在上世紀末就流行全國,現在已經成為漢語言的一個常用詞。它的詞義,並沒有準確的規定,如果是書面使用,要根據上、下文領會。在口語中使用“搗糨糊”一詞,除了要根據前、後語領會,還跟語言情景有著密切關係,比如:生意場談價錢說對方“搗糨糊”,就是指對方胡亂開價或砍價;看貨說供貨方“搗糨糊”,就是指責供貨方供貨不實在或相應服務不配套;朋友間聊天說某朋友“搗糨糊”,意指他很會吹牛、口才很好或比較風趣;在娛樂場所說“搗糨糊”,有時指服務虛假,有時指提供或要求色(啊)情服務;評價某一篇論文“搗糨糊”,指作者胡亂作文企圖矇混過關,或指作者抄襲之類;說某人很會“搗糨糊”,有時是讚揚某人很會做事,很有辦法;等等,不一而足。
上海方言,原意淫穢,指與妓女發生關係。現在意指某人打馬虎眼,敷衍別人!也形容某人善於做並不能解決實際情況、濫竽充數的事情,以及喜歡信口開河的習慣!甚至用於形容一些善於人際交往的人!
也比喻來搗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