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從根本上來說,最成功的商業行為本身就是一種投機,你必須學會在機會出現的時候迅速採取行動。——魯伯特·默多克
這位來自澳大利亞的小伙子有著怎樣的商業哲學?
他是如何拯救福克斯的?
MySpace到底給他帶來了什麼?
他的中國之路為何一波三折?
資本紛紛撤離報業之際,他何會斥資50億美元狂賭道瓊斯?
這位年屆78歲,身價逾百億美元的老人,在為自己謀劃怎樣的未來?
……
CNN王牌財經記者保羅·拉莫尼卡為你揭開默多克眾多交易背後的故事。
魯伯特·默多克是新聞集團(News Corp.)的董事長兼執行長,該集團擁有美國紐約郵報、福斯電視、英國泰晤士報、天空衛星電台、太陽報、世界新聞報,以及亞洲衛星電視等175家傳媒,因此默多克從上世紀開始就被人讚譽是“傳媒大亨”。
在七十年代,默多克開始走出澳大利亞,收購英國和美國的小報,後進軍電子傳媒界,擁有英國天空擴播公司、美國福斯電視網,以及1993年購併香港衛視,開始進軍亞洲,並在亞洲各地設立辦事處。
在《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一書中,將會分析默多克如何從一家澳大利亞小報館的持有人,逐步建立他的傳媒王國。
編輯推薦
你很難相信他竟然獨力將一家澳大利亞的地方小報打造成了一家全球最具有影響力的媒體集團。但魯伯特·默多克做到了。時至今日,默多克率領的新聞集團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電視、電影、書籍、雜誌、網路以及報紙等多種產業的媒體巨頭,該集團一共擁有175種報紙、5家雜誌和23家電台,電視網橫跨南北美洲、大洋洲、歐洲和亞洲。在西方國家,觸角幾乎已經觸及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多人害怕他,很多人厭惡他,但卻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
本書深入研究了新聞集團主席、行政總裁魯伯特·默多克做出的常常引發爭議的各種決策,為讀者徹底剖析傳媒大亨默多克的非凡思想和領導能力。
 您想探究魯伯特·默多克的經營策略嗎?
 您想知道這位有著華裔夫人鄧文迪的老人如何謀劃未來嗎?
 您想了解默多克的家族之爭嗎?
……
《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為您一一揭曉。
媒體推薦
無論從哪種角度來說,《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都堪稱一部媒體行業的經典案例。它不僅向人們展示了媒體巨頭默多克縱橫捭闔的人生傳奇,更為我們鋪開了一幅當今全球媒體媒體行業中波瀾壯闊的宏大畫卷。對於所有對默多克,或者對媒體行業感興趣的讀者來說,本書無疑值得一讀!”
——周春生,長江商學院EMBA及高層教育額學術主任、著名經濟學家
魯伯特·默多克先生之所以既是最會賺錢的商人、又是職業新聞人,並且一次又一次演繹著媒體神奇,根植於他對於人性的洞察、超越傳統與表象而對人及社會需求的準確把握。
——陳平,陽光衛視董事長
默多克是當今全球最聲明顯赫的媒體巨頭,他恣意豪邁的全球征戰,永不疲倦的事業熱情,浪漫至極的商業風格,都在本書中得到淋漓盡致的刻畫,值得一讀!
——高旭東,清華大學MBA中心主任
他是我見過的最敢於冒險的人之一。
——巴里·迪勒,福克斯前任總裁
默多克知道如何起大標題、熟悉各種字型、掌握白紙行情、懂得如何與工會談判。
——《福布斯》
從戰略上看,默多克總是領先於所有人。他要比媒體行業的其他所有人都更加具有全球視野。
——阿蘭·古德,媒體分析人士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保羅·拉莫尼卡譯者:劉祥亞 王靜
作者簡介保羅·拉莫尼卡,專欄作家,媒體評論家。全球最受歡迎的財經網站之一的高級編輯,長期專注於媒體行業分析,同時為美國多家財經報紙撰寫專欄。
譯者簡介劉祥亞,於200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語系,2003年赴美國矽谷曼隆學院訪問學習,後一直從事出版策劃工作,自2003年先後策劃、翻譯暢銷書多部,其中有《執行》(2004年)、《禮物》(2005年)、《如何掌控你的時間和生活》(2006年)、《魔鬼經濟學》(2007年)、《活力巴士》(2008)都是當年最具代表性的年度暢銷書。
王靜,北京人,商業記者,傳記作家。畢業於蘭州大學新聞學院,先後任《北京青年報》、《競報》等大型新聞媒體撰稿人,常年專注於企業人物寫作,現為北京新知文創簽約作家,陽光衛視欄目撰稿人。
目錄
引言
第1章 一切從新聞開始
第2章 像狐狸一樣狡猾
第3章 鏖戰有線電視
第4章 “天空”之戰
第5章 “購物狂”默多克
第6章 魯伯特2.0
第7章 道瓊斯之戰
第8章 家族風雲
尾聲
致謝
默多克大事記
注釋
序言
推薦序
知人順勢而為,事半功倍之效
為保羅·拉莫尼卡所著《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中文版寫序,是一件不輕鬆的美差,尤其是對於作為陽光衛視董事長的筆者。
不輕鬆,是因為新聞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魯伯特·默多克先生是一個非常成功又極具爭議性的人物,在短短的半個世紀內、其一手締造的新聞集團或許是當今一家真正全球性的媒體巨頭,要了解這樣一個人、以及其還在繼續演繹中的商業傳奇,談何容易!
美差,是因為要寫這本書的序,就不得不認真地讀這本書,讀後則受益匪淺。為此,我要向給我這份美差的保羅·拉莫尼卡先生,表示由衷的謝意!
魯伯特·默多克先生之所以既是最會賺錢的商人、又是職業新聞人,並且一次又一次演繹著媒體神奇,根植於他對於人性的洞察、超越傳統與表象而對人及社會需求的準確把握;而作為高價“購物狂”的魯伯特·默多克先生,其勝算機率一直很高,則因其併購發展戰略暗合了近幾十年全球化與西方社會經濟的相對高速發展:故其是“知人順勢而為、事半功倍之效”。然新聞集團的成功故事多發生在西方社會,則說明到這本書出版前夕,魯伯特·默多克先生的認識與能力也還是有文化局限性的。至於世上的種種非議,筆者斗膽也稱己為其不匹配的同行,說句寬容的公道話:身逢商業利益至高無上、物慾橫流的媚俗年代,同時也對照華人媒體界之狀況,今人應難以再對擁有“國家地理電視台”和“華爾街日報”的魯伯特·默多克先生與其領導下的新聞集團,提出更多的道德良知與社會責任上的苛求!
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金融海嘯並蔓延成為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工業文明條件下持續增長的瘋狂年代已一去不復返。對於魯伯特·默多克先生及其領導下的新聞集團,這將是真正的挑戰。因為世界變了。
陽光衛視董事長:陳 平
2009年5月23日於香港
譯者序
一個純粹的商人——魯伯特·默多克
當人們津津樂道地談論新聞業的偉大人物時,或許會想到普利茲新聞獎的創始人約瑟夫·普利茲;或許會想到因力挺記者披露“水門事件”而導致美國總統黯然離職的《華盛頓郵報》女掌門凱薩琳·格雷厄姆;也或許會想到一生堅持“不黨、不賣、不私、不盲”四不方針的《大公報》總編張季鸞……但是,有意思的是,人們從來不會把魯伯特·默多克與他們一起談論,即便他在傳媒領域取得的商業成就比他們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都高,即便他總是宣稱“自從我是個嬰兒時起,我就是個報人,我就是愛報紙。”人們也從來不會把他列為新聞業的偉大人物之列。
魯伯特·默多克掌管著一家市值680億美元的傳媒帝國。他從澳大利亞的兩份地區報紙起家,經過40多年的發展,他的新聞集團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傳媒帝國之一,旗下擁有《太陽報》、《泰晤士報》、《華爾街日報》、天空電視台、福克斯電影公司等知名媒體和公司。業務涵蓋電視、電影、網際網路、報業、出版等諸多領域,他的傳媒帝國覆蓋全球1/3的人口。有人在評價默多克的成功時,甚至說:“他不會拘泥於已有報紙的本身,而是時刻盯著下一個目標。”
毫無爭論的是,默多克和他的新聞集團已經在傳媒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但是,在巨大的商業光環背後,他“媚俗化”的商業利益追求方式也在不斷受到人們的指責和討伐。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不過是一個多少有些“無恥”的報業投機商,他離高尚報人這一目標還相去甚遠,就像在一次宴會上,CNN創始人泰德·特納所諷刺的:“小布希把薩達姆比喻成撒旦是錯誤的,我還沒把默多克說成是撒旦呢!”
別人說什麼,默多克根本不在乎。從默多克的作為來看,他也許壓根就沒有想著把自己變成一個具有人文情懷和高尚理想的“報人”,儘管他口口聲聲地宣稱他是一個“報人”。他所做的所有事情只能證明一點:在傳媒領域,他的身份完全是一個商人,報紙只是他賺錢的工具而已。默多克對於傳媒業的經營完全以利潤為轉移,就像他在總結自己的辦報經驗時所說的:“讀者喜歡什麼,我們就報導什麼”。他更強調自己欣賞“流行新聞學”,這也許才是默多克不能與那些偉大的報人同列而有辦法讓報紙起死回生的深層原因。
曾有人這樣評價默多克說:“對默多克而言,對新聞理念的考慮只放在第二位,盈利占據第一位”。所以才會出現他對《太陽報》的改造。1970年,即默多克收購這份英國報紙的第二年,他就摒棄了報紙原有的宗教、政論版面,而開闢了著名的“三版女郎”欄目。由於大肆刊登“醜聞、半裸女郎照片、兇殺、暴力”而受到追捧,使《太陽報》擺脫了經營困境。這些性感裸體女性照片和醜聞已經成為默多克經久不衰的印鈔機,即使在傳統媒體不景氣的今天,《太陽報》仍保持著日發行量三百萬份的業績。
人們在譴責默多克的“媚俗化”傾向的同時,也為他左右逢源、靈活多變的政治立場所不恥。當默多克剛剛到英國發展時,他接手的《太陽報》主要支持工黨。但是,到了1979年大選時,卻轉向支持以瑪格麗特·柴契爾為首的保守黨。當英國與阿根廷為爭奪馬爾維納斯群島發生衝突時,柴契爾採取了武力行動,默多克旗下媒體當然支持馬島戰爭。此時,媒體儼然已經成了柴契爾夫人的傳聲筒。默多克以此換得的是柴契爾時代新聞集團在英國的迅猛發展。
1994年,當工黨新領袖布萊爾執政時,新聞集團的政治風向再次改變,旗下的報紙已經成為工黨的擁躉,默多克甚至被布萊爾的發言人稱為“布萊爾內閣有力的成員”。和柴契爾時代一樣,因為政治立場的轉移,默多克也獲得了很多特權,比如新聞集團可以隨意改變頭版廣告的價格以對抗競爭,從而無視相關法律。從這個意義上講,作為單純商人的默多克只是為旗下的媒體尋求更寬鬆的生存環境罷了,這與西方媒體所認為最重要的“新聞獨立”無關。就像人們所評論的:“他諳熟政治,和所到的每個國家的管理者和政治家打交道。這是他賺錢的一種手段。”
2007年5月1日,新聞集團正式宣布競購道瓊斯集團,很多人就此評論說,在傳統紙質媒體領域投資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默多克花50億美元的天價收購《華爾街日報》,與其說他是為了賺取更多美元,倒不如說是為了滿足他的某種虛榮心。或許是這樣的,又或許他的收購行為與即將推出的福克斯商業頻道存在著某種必然聯繫,藉助《華爾街日報》,確立正在籌備中的福克斯商業頻道的權威性,從而增加其成功的砝碼。如果這樣看來,他此次的收購行為仍然是為了商業利益而進行的。
默多克收購《華爾街日報》後,很多人又開始舊話重提,紛紛為這份嚴肅大報的“庸俗化”傾向擔憂。《紐約時報》還特意製作了一幅圖片:默多克背著雙手站在一摞摞報紙上,與美國電影《公民凱恩》的主人公造型如出一轍。其實,從這次收購案中我們可以窺測出,《華爾街日報》的新聞獨立和高品位已經被“物質利益”所俘獲,就像《揭秘默多克——傳媒大亨默多克的商業傳奇》一書的作者所說的:“說到底,媒體依然是一種商業行為,而默多克的最大興趣是在於賺錢。”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