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麥2008001
揚麥18(揚03G12)
品種(生態)類型:春性
審定編號:皖麥2008001
育種人:江蘇省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院
品種來源:(4×寧麥9號/3/6×揚麥158//88-128/南農P045)
主要特徵特性:幼苗直立,分櫱力較強,成穗率較高,紡錘型穗,長芒、白殼、紅粒、半角質。
2005-2006、2006-2007兩年區域試驗表明,抗寒力與對照品種(揚麥158)相當。全生育期209~214天,熟期比對照品種晚1天左右;株高81厘米左右,比對照品種矮10厘米左右;畝穗數為30萬左右,穗粒數46粒左右,千粒重40克左右。
抗性表現:經中國農業科學院植保所抗性鑑定,2006年中抗赤霉病,中感紋枯病,感條鏽病、葉鏽病和白粉病;2007年高抗稈鏽病和赤霉病,中抗白粉病、高感條鏽病和紋枯病。
品質表現: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2007年品質分析結果(區試田樣品),容重798g/L,粗蛋白(乾基)11.49%,濕麵筋24.0%,吸水率52.4%,穩定時間3.5分鐘。屬普通品種。
產量表現:在一般栽培條件下,2005-2006年區試畝產42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5%(顯著);2006-2007年區試畝產432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7.7%(極顯著)。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430 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8.1%。
2006-2007年度生產試驗畝產425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2.8%。
建議推廣區域:我省淮河以南麥區。
注意事項: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揚麥18抗性、品質和產量表現都可能有所不同。建議推廣者進一步做好揚麥18在推廣地區的示範和技術指導工作,向使用者說明揚麥18在推廣地區使用存在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的遺傳性缺陷,告知使用者適宜的栽培技術和正確防治有關病蟲草害的方法。
浙審麥2011001
審定編號:浙審麥2011001
作物類別:小麥
品種名稱:揚麥18(原名揚03G12)
選育單位:江蘇里下河地區農科所
品種來源:寧麥9號/揚麥158//88-128/南農P045
特徵特性:該品種田間生長較整齊,葉色深綠。長方形穗,白殼,長芒,紅粒,半硬質。兩年省區試平均全生育期185.3天,比對照長2.7天;株高82.1厘米,畝有效穗25.9萬,成穗率43.8%,穗長8.5厘米,每穗粒數36.4粒,千粒重40.9克。經省農科院植微所2008-2010年抗性鑑定:赤霉病發病率兩年分別為18.6%和92.5%,其中2009-2010年度赤霉病反應級3.41,為中感。經農業部穀物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2008-2010年兩年品質分析測定:平均容重794g/L,粗蛋白含量11.86%,濕麵筋含量22.9%,Zenely沉澱值24.2,吸水量55.4 ml/100g,穩定時間2.2min,最大拉伸阻力387.5E.U,延伸性137mm。
產量表現:揚麥18經浙江省2008-2009年度小麥區試平均畝產394.4公斤,比對照揚麥158增產4.9%,未達顯著水平;浙江省2009-2010年度小麥區試平均畝產319.6公斤,比對照揚麥158增產9.3%,達極顯著水平。兩年省區試平均畝產357.0公斤,比對照增產6.8%。2010-2011年度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336.7公斤,比對照揚麥158增產0.2%。
栽培注意要點:適期早播,促進分櫱成穗,注意防治赤霉病。
審定意見:揚麥18屬弱春性小麥,株型較緊湊,莖稈堅韌,抗倒性較強。分櫱力中等,穗大粒多,籽粒飽滿,豐產性較好。中感赤霉病。適宜在我省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