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稻6號

揚稻6號

該品種屬中秈遲熟常規水稻品種,全生育期略長於汕優63。莖桿粗壯,葉挺色深,株葉型態好,米質優良,穩產性好,抗倒性強,後期熟相好。適宜在江蘇、安徽和湖北省作一季中稻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省級審定情況:1997年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0年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1年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中熟中秈常規水稻品種。株高115厘米,幼苗矮壯墩實,分櫱力較弱,莖桿粗壯,總葉片數17~18張,葉挺色深,單株成穗7~8個,穗層整齊,穗長24厘米,每穗165粒,結實率90%以上,穀粒頂端有芒或短芒,千粒重30克以上。米質主要指標:精米率74.7%,整精米率44.8%、堊白率26%、堊白度5.0%、膠稠度9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6%。在江蘇省表現抗稻瘟病、抗白葉枯病;在安徽省表現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在湖北省表現抗白葉枯病、感稻瘟病。

產量表現

1995—1996年參加江蘇省中秈區試,兩年平均畝產614.1公斤,較對照揚輻秈2號增產7.21%;1997—1998年安徽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34.75公斤,比對照揚稻4號增產5.51%;1999—2000年湖北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83.96公斤,比對照汕優63減產0.91%。大面積生產一般畝產6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1、適期早播,一般4月底5月上旬播種,秧齡30~35天;2、培育多櫱壯秧:秧田畝播種量12.5~15公斤,旱育秧每畝20公斤,培育3櫱以上壯秧;3、合理密植:畝栽2萬穴,肥力較差的田塊2.5萬穴,每穴莖櫱苗數不少於4個,確保每畝基本莖櫱苗8~10萬;3、加強肥水管理:一般畝施純氮15公斤左右,並注意氮、磷、鉀肥搭配施用。4、注意防治病蟲害。

親本來源:揚稻 4 ( ) 3021( )

選育單位: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

完成人:張洪熙; 孔祥斗; 戴正元; 張寶群; 譚長樂; 趙步洪; 徐卯林; 夏廣宏; 黃年生; 劉曉靜; 劉曉斌; 李愛宏; 郭勛斌; 韓燕; 劉廣清

品種類型:秈型常規水稻

適種地區:江蘇、安徽和湖北省作一季中稻

揚稻4號為母本,與“鹽3021”雜交,F1種子經60Co-γ射線輻照誘變,再經連續定向選育而成的中秈

·2003年陝西審定,編號:陝審稻2003001

品種來源:江蘇里下河農科所,(揚稻4號×3021)F160Co-γ輻照後選育而成

特徵特性:該品種系秈型常規水稻。苗期矮壯,長勢好,分櫱性中等,株高110厘米,莖桿粗壯,地上部伸長節間5個,總葉片數17-18張,穗長24厘米,穗層整齊。一般畝產有效穗18-20萬,每穗總粒數156粒以上,結實率86%以上,千粒重30克左右,全生育期156天左右,為遲熟中秈類型。糙米率79.7%,精米率71.4%,整精米率58.4%,粒長6.8毫米,長寬比2.8,堊白粒率54%,堊白度7.0%,透明度1級,鹼消值6.4級,膠稠度7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8.5%,蛋白質含量8.1%。

產量表現:一般畝產550-600公斤,高產田塊可達650公斤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1)育秧:採用旱育秧和常規育秧方式。秧田應注意做好肥水管理,培育帶櫱壯秧。(2)插植:大田插植密度以每畝1.5-1.6萬苗,畝插基本苗10萬左右。(3)施肥:適宜中上等肥力稻田種植,氮、磷、鉀比例應為1:0.25:0.5為宜,畝施純氮12-15公斤,有利高產,前期與中後期施用比例7:3,磷肥做基肥一次性施入,注意增施有機肥。(4)田間管理:及時曬田,曬田要依據於苗勢、肥力等具體情況,採取輕、重、早的曬田技術。(5)病蟲害防治:前期注意二化螟防治,後期注意紋枯病和稻曲病的防治。

適宜種植區域:適宜在陝西省陝南稻區海拔600m以下的淺山丘陵和川道盆地及生態條件相近的稻區種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