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cuò、注音:ㄘㄨㄛˋ,部首:扌,部首筆畫:3
部外筆畫::8,總筆畫:11,
五筆86/98:rajg,倉頡:qta,鄭碼:dek,
四角號碼:54061,Unicode:CJK統一漢字U+63AA,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扌昔,
漢字部件分解:扌日,
筆順編號:12112212511,
筆順讀寫:橫豎提橫豎豎橫豎折橫橫,
基本字義
1.安放,安排,處置:~手。~辭。~置。~身。驚慌失措。
2.籌劃辦理:~施。~辦。籌~。舉~失當。舉措。
3.棄置:刑~。
詳細字義
<動>
1.(形聲。字從手,從厝省,厝省亦聲。“厝”意為“昔日的住處”,引申為“原來的位置”。“手”與“厝”省聯合起來表示“用手把物件放回原來位置”。本義:用手復位。復原。引申義:放置,安放)2.同本義[putinplace]
措,置也。――《說文》。
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學之弗能,弗措也。――《禮記·中庸》。疏:“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
幾致刑措。――《漢書·文帝紀》。師古曰:“措,置也。民不犯法,無所刑也。”
中丞台皇遽無措,檄公(袁可立)往解散。——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3.又如:措置(安放;料理);措身(安身,置身);措手(著手處理);措手不迭(形容做事迅速敏捷)4.處理,安排[handle]。如:措注(處置);措處(料理;安排)5.籌劃辦理[makeplans]。如:籌措;措畫(籌劃);措處(籌辦,置辦)6.施行;用[carryout;use]。如:措施(施行,設施)(7)廢棄;擱置[abandon;abolish;discard]
驅天下之人入於罪,又緩而慢之以滋其懈怠,此刑之所以不措也。——柳宗元《斷刑論下》
常用詞組
【措詞】【措辭】cuòcí
說話或寫文章時選用的詞句。
〖例句〗對這種侵略行為,外交部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聲明。〖例句〗學校採取有效的措施,減輕同學們過重的學習負擔。
【措手不及】cuòshǒubùjí
沒有準備,臨時來不及應付。
〖例句〗頭一天晚上要把書包裝好,以免第二天早晨措手不及。
引證解釋:
事出突然,來不及應付。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打脊的髠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攛過我?”元無名氏《千里獨行》楔子:“喒今晚間,領著百十騎人馬,偷營劫寨,走一遭去,殺他箇措手不及。”《西遊記》第六一回:“眾妖一齊上前亂砍,八戒措手不及,倒拽著釘鈀,敗陣而走。”陳殘雲《山谷風煙》第四章:“女人們措手不及,想儘量搬走一些貴重衣物。”
【措意】cuòyì
[payattentionto]留意;用心
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孔子家語·致思》
引證解釋:
1.留意;在意。《孔子家語·致思》:“有一丈夫方將厲之,孔子使人並涯止之……丈夫不以措意,遂渡而出。”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三:“所謂五十許字者,在南面稍平處,人所常摹,其三面殘缺,人不措意。”魯迅《書信集·致楊霽雲》:“大約這種文章,在身受者,最初是會憤懣的,後來經驗一多,就不大措意,也更無憤懣或痛苦。”
2.用心。《魏書·崔鴻傳》:“鴻弱冠便有著述之志,見晉魏前史,皆成一家,無所措意……乃撰為《十六國春秋》。”
3.指詩文的立意。唐皎然《詩式·詩有五格》:“其有不用事而措意不高者,黜入第二格。”宋許顗《彥周詩話》:“兵火間散辭不可復得,略記其敘數句,以見其措意如此。”
【措置】cuòzhì
[handle;arrange]安排;料理
措置得當
引證解釋:
1.安放;擱置。《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臣惶怖戰慄,誠不自安,每會見,踧踖無所措置。”《禮記·中庸》“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唐孔穎達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必待能之乃已也。”沈從文《三三》:“那病人卻同女人在一塊兒來了,來時送了一些用瓶子裝的糖,還送了些別的東西,使得主人不知如何措置手腳。”
2.處置;安排。《後漢書·何進傳》:“諸常侍小黃門皆詣進謝罪,惟所措置。”《新唐書·蕭俛傳贊》:“又朱克融等客長安,餓且死,不得一官,而俛未有以措置。”宋曾鞏《申明保甲巡警盜賊》:“如有賊發,則措置無所不盡。”《水滸傳》第一一八回:“不妨!既有路徑,不怕他築斷了,我自有措置。”茅盾《子夜》五:“他微笑地站著,鎮靜地等候吳蓀甫的最後措置。”
3.籌措;籌集。《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不教兒子去張員外宅里去,閒了經紀;如今在家中,日逐盤費如何措置?”《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六:“親眷們阻當他多不肯聽,措置了些盤纏,別了家眷,冒冒失失,竟自赴任。”清和邦額《夜譚隨錄·崔秀才》:“主人現在凡百需費,囊無一文,正愁無處措置。”
【措施】cuòshī
[measure]針對情況採取的處理辦法
作為一種安全措施,戴上了鋼盔
引證解釋:
1.設施;解決問題的辦法。清蘇遇龍《序》:“使草木子參贊樞密,新一朝之典制措施,當不讓郁離子。”黃遠庸《土耳其之政變》:“其所措施乃無一不怫於民情,卒至士民憤怒,藩屬離叛。”葉君健《火花》二二:“他必須採取斷然措施。”
2.實施。《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湖北調查部紀事敘例》:“庶幾朝野士庶不至如冥行者之倀倀無所之,而措施吾輩之學說者,亦不至於削足適屨。”
【措大】cuòdà
[wretchedfellow]舊稱貧寒的讀書
引證解釋:
舊指貧寒失意的讀書人。唐李匡乂《資暇集》卷下:“代稱士流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人之首;一說衣冠儼然,黎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犯必有驗,比於醋而更驗,故謂之焉。或云:往有士人,貧居新鄭之郊,以驢負醋,巡邑而賣,復落魄不調。邑人指其醋馱而號之。新鄭多衣冠所居,因總被斯號。亦云:鄭有醋溝,士流多居。其州溝之東,尤多甲族,以甲乙敘之,故曰醋大。愚以為四說皆非也。醋,宜作‘措’,正言其能舉措大事而已。”《類說》卷四十引唐張鷟《朝野僉載》:“江陵號衣冠藪澤,人言琵琶多於飯甑,措大多於鯽魚。”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議論》:“太祖曰:‘安得宰相如桑維翰者,與之謀乎?’普對曰:‘使維翰在,陛下亦不用,蓋維翰愛錢。’太祖曰:‘苟用其長,亦當護其短。措大眼孔小,賜與十萬貫,則塞破屋子矣。’”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讀書的功名須奮發,得志呵做高官,不得志呵為措大。”清青城子《誌異續編·陳自明》:“酸措大正氣逼人,妾不願近。”郁達夫《她是一個弱女子》四:“還有天才、學問等也是空的,不過是窮措大在那裡嚇人的傲語。”
【措手】cuòshǒu
[dealwith]著手安排;應付
措手不及
引證解釋:著手處理。唐方乾《酬將作於少監》詩:“冰絲織絡經心久,瑞玉雕磨措手難。”元楊梓《不伏老》第二折:“那日若無軍師與列位大人呵,可著我險些兒難措手。”清百一居士《壺天錄》卷下:“甫措手,見席中非屍骸,乃牛肉一具。”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目今欲同時安內攘外,縱然有諸葛孔明之智,怕也無從措手。”
【措置裕如】cuòzhì-yùrú
[handlewithease/manageverywell]處理事情輕鬆,毫不費力【措置有方】cuòzhì-yǒufāng
[goodarrangement]處理事務錯落有致,井井有條
女子見他措置有方,只道投著好人,亦且此身無主,放心隨他去。——《初刻拍案驚奇》
措zé1.逼迫;追捕。2.擠;夾住。
“措”是藏語中的“湖”的意思
xihuazidian
(本處內容來路及用意不祥,暫予保留)
======================================
漢英互譯
措
arrange handle makeplans manage
English
place;collect,arrange;employ
方言集匯
粵語:cou3zaak3
客家話:[客語拼音字彙]cu3[台灣四縣腔]co5cu5[客英字典]cih5[東莞腔]cu5[梅州腔]ze5chu5[寶安腔]cu5[海陸豐腔]co5cu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羅馬字 | 國際音標 |
厝 | 倉故 | 清 | 模 | 去聲 | 遇 | 開口一等 | 模 | 遇 | choh/cuh | tsʰu |
古典釋義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措·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8《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倉故切,音醋。《說文》措,置也。《廣韻》舉也,投也。《增韻》施布也。《易·繫辭》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禮·禮器》措則正,施則行。
又《中庸》故時措之宜也。《疏》措猶用也。
又委置也。《禮·中庸》學之弗能,弗措也。《疏》言學不至於能,不措置休廢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如將廢措。《注》措,猶頓也。《前漢·文帝紀贊》幾於?措。《注》民不犯法,無所?也。
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追捕也。《前漢·王莽傳》迫措靑徐盜賊。
又與笮同。迫笮也。《史記·梁孝王世家》李太后爭門措指。《注》為門扉所笮。
又《集韻》七跡切,音磧。與刺通。穿也,傷也。 本作?。《漢書》亦作厝。通作錯。
說文解字
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措
置也。從手昔聲。倉故切
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置也。置者,赦也。立之為置。舍之亦為置。措之義亦如是。經傳多叚錯為之。賈誼傳叚厝為之。從手。?聲。倉故切。五部。
藏語湖的漢譯
藏語中的“湖”發音cuo,漢譯為錯或措,後者如巴松措、羊卓雍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