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特點取決於森林群落的性質,如屬闊葉林、針葉林或混交林;採伐方式是皆伐或擇伐;採伐強度以及伐後對森林環境的破壞程度等等。全面皆伐是改變森林群落最徹底的採伐方式,若加以火燒清理砍伐跡地,則對森林的次生演替產生最深刻地影響;次生演替過程要經歷較多的演替階段和較長的時間。擇伐則無論對森林或是森林環境的影響都較小;有利於森林群落的恢復,次生演替的速度會快些。採伐演替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根據採伐演替的一般原則,按照人們的需求,選擇主伐方式和撫育管理措施,加速採伐演替的進展,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如,中國東北山地的紅松林, 采育擇伐是能夠恢復到以紅松為主的森林,並有越采越好的發展趨勢。
相關詞條
-
群落演替學
動植物群落學的一個分支。主要是研究群落的形成、運動與變化,研究群落的演替等的科學。亦稱“群落動態學”。
群落演替的概念 演替的過程 演替的類型 演替的序列 次生演替 -
次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原來的植物群落由於火災、洪水、崖崩、風災、人類活動等原因大部份消失後所發生的演替。由其他地方進入或殘存的根系、種子等重新生長而發生的。可認為...
過程特點 經歷階段 演替類別 利用方式 注意事項 -
森林演替
在同一個地段上,一種森林群落變為另一種森林群落更替的現象。廣義的森林演替是從裸地開始,由簡單的先鋒植物入侵、定居,逐漸改變環境條件,導致後繼植物入侵、定...
森林演替 為什麼要研究 分類 頂極群落學 -
植物演替
植物群落的演替關係,驗證了動物群落對植物群落結構的非獨立性假設。 群落演替通常被定義為“植物群落在干擾後的恢復過程或在裸地上植物群落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歷史 頂極群落學說 頂極相關術語 多元頂極群落學說 植物演替影響 -
演替系列
演替系列演替是指在某個地段上一個植物群落被另一個植物群落代替的過程。
概念 演替基本階段 類型 -
內因性演替
內因性演替(endogenetic succession)多發生於氣候條件和其他條件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由於群落內部不同物種的競爭、抑制或生命活動,而改變...
釋義 特點 分類 -
長期演替
植物群落演替的時間長達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就屬於長期演替。 如雲杉林採伐後發生的樺木林或松林仍恢復到雲杉林的演替。
-
森林生態採伐理論與實踐
《森林生態採伐的理論與實踐》作者張會儒、湯孟平等,中國林業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簡介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