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梅瓶](/img/d/174/nBnauM3X4EzM3gDM1UjNxk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2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相關資料
瓶小口,闊肩,圓腹。通體淺藍釉為地,掐絲填彩釉為紋。頸部飾四色菊花,肩部飾葡萄,腹部飾紅、白、黃、紫四色纏枝蓮花,足上綠蕉葉紋一周。
此梅瓶造型挺拔,曲線剛中有柔,釉色純正瑩潤,花紋工致,為明早期御用監製品中之代表作。
瓶小口,闊肩,圓腹。通體淺藍釉為地,掐絲填彩釉為紋。
瓶小口,闊肩,圓腹。通體淺藍釉為地,掐絲填彩釉為紋。頸部飾四色菊花,肩部飾葡萄,腹部飾紅、白、黃、紫四色纏枝蓮花,足上綠蕉葉紋一周。
此梅瓶造型挺拔,曲線剛中有柔,釉色純正瑩潤,花紋工致,為明早期御用監製品中之代表作。
《你應該知道的200件琺瑯器》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目錄 書摘插圖《你應該知道的200件琺瑯器》是2008年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麗華。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錄 序言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梅瓶是一件的文物,類別:琺瑯器。現藏故宮博物院。
掐絲琺瑯番蓮紋梅瓶:清康熙、口徑4.6、高29.1厘米。 特點:器體瘦高,小口直頸,豐肩瘦腹。通體施藍釉為地,掐絲纏枝番蓮紋,枝葉填綠釉,花朵分別有紅、...
琺瑯器:即是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製成的器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是由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音譯而來。其基本成分為石英、長石、硼砂和氟化物,與陶瓷...
歷史傳承 材質器型 製作工藝 加工分類 藝術鑑賞釉上彩品種之一,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著名的宮廷御用瓷。是在已燒好的素胎上塗彩料作底,在底色上加繪紋飾,再經爐火燒制而成。分為“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種。
簡介 傳說 彩瓷特點 繪畫技法 歷史發展琺瑯,又稱"佛郎""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是一外來語的音譯詞。琺瑯一詞源於中國隋唐時古西域地名拂菻。當時東羅馬帝國和西亞地中海沿岸諸地製造的搪瓷嵌釉...
名稱來源 成分 金屬胎琺瑯器分類 收藏 琺瑯工藝的製作分類畫琺瑯是琺瑯器品種之一,一般特指銅胎畫琺瑯,又稱“洋瓷”。
畫琺瑯 畫琺瑯概述 金屬胎畫琺瑯 畫琺瑯溯源 清康熙畫琺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