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假說

捕食假說

捕食假說狹義指某種動物捕捉另一種動物而殺食之,廣義是指某種生物吃另一種生物的學說或理論,如草食動物吃草;同種個體間的互食、食蟲植物吃動物等也都包括在內。捕食時被食者的種群變化有很大的影響。

簡述

生物界競爭的減少又允許有更多的被食者物種共存下來。根據這個假說,在熱帶地區的被食者物種之間的競爭比溫帶地區要少一些,這方面的例證是很多的。例如,Grice和Hart(1962)曾指出,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沿著緯度多樣性增長的梯度,捕食者物種的比例是逐漸增加的。

相關知識

4捕食者種群所殺死的被食者的總數,等於每個捕食者的捕食數與捕食者個體數之積,這二者都要受被食者密度的影響。索洛蒙(M.E.Solomon,1949,1964)區分出兩個概念:根據被食者密度的變化,把每個捕食者相應捕食數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機能反應(functionalresponse);把捕食者由於密度增大和移動所造成的變化,稱為捕食者的數量反應(numerical resp-onse)。對於前者,霍林(C.S.Holling,1959)曾提出作為捕食者隨機捕食的基本公式——圓盤方程式(disc equation):NA=TtaNo/(1+aTHNo);式中:NA-每個捕食者的捕食數,No-被食者密度,Tt-捕食、攝食所需時間,a-攝餌能率,TH-處理每個被食者(從追逐至消化)所需的時間,NA對No的關係為飽和型曲線,No大於某個閾值時,NA則達到一定的上限值。無脊椎動物的捕食者反應一般呈與此式近似的曲線,但是對脊椎動物來說,由於學習效果,以中間密度時的捕食效率為最大,所似常呈S形曲線。數量反應,取決於被食者密度高時的捕食者行為以及被食者密度造成的捕食者增殖率的變化等等。增殖造成的捕食者密度的變化,比被食者密度的變化遲些發生,所以有帶來遲緩的密度依賴性的傾向。

捕食

捕食是指某種生物消耗另一種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身體,直接獲得營養以維持自己生命的現象。捕食者與獵物的的關係在調節獵物種群數量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被捕食者往往是體弱患病的個體,從而阻止了不利基因的延續。 在進化過程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形成協同進化的關係。捕食者的捕食降低了被捕食者的中間競爭,從而更多的被捕食者可以生存,故被捕食者的多樣性得以維持。被捕食者種群數量增長受到限制,避免數量太大造成環境資源消耗過度,引起系統崩潰。

意義

首先,捕食者為了自身生存;第二,被捕食者種群降低,促使該種群增加出生率,它的出生率增加會增加自己的捕食量,這樣,食物鏈一級一級下去,可推動生態系統的穩定運行。具體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捕食者對獵物的種群數量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

2、捕食者可以作為自然的選擇力量對獵物的質量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3、捕食者與獵物的協同進化,使得捕食者對獵物具有適應性,也使得獵物具有逃避捕食者的適應性;

4、捕食者自身也能通過此行為獲得食物來維持自己的生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