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經歷
過去工業上的防振,主要採用系統防振方式(如使用空氣或油壓減振裝置)或結構防振方式(如兩種金屬間夾入粘彈性高分子材料,採用蜂窩夾層結構等)。這兩種方式只不過部分吸收與緩和了振源的振動和噪音,且製造工藝複雜。此外,夾有高分子材料的層板,由於不導電而引起點焊等工藝性惡化,且使用溫度受限制,一般只能在室溫至120℃範圍內工作。
現在的材料防振系統,是利用本身衰減能很高的防振合金製造零件,直接削弱振源,所以是一種更加經濟適用的高效防振方式。
功能及作用
使用較多的是一種複合型防振合金,它們同複合材料一樣有兩種不同的組織成分,一種是高韌性的基體;另一種是嵌在基體中的柔軟顆粒。在兩種不同成分的交界面上很容易產生變形,這就能像海綿吸水一樣吸收和消耗外部的振動能,達到消除噪音的目的,對噪音一般能降低 3-40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