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蟲體中等大小,身體分為前後兩部,前部呈橢圓形,後部呈棒狀,全體如一個湯匙狀。體長5.959—6.554,蟲體前部最寬為1.993—2.710,後部最大寬度在後部中央的子宮圈部位,1.161--1.443。在身體前部的腹吸盤中部水平以前,被有明顯的體棘,棘的大小0.044—0.058×0.011—0.018。頭領寬0.394—0.448,在頭領邊緣具有27枚頭棘,呈雙行連續排列;每側角棘4枚,0.044—0.086×0.025—0.033,背側棘19枚,0.080-0.109×0.018-0.025。 口吸盤端位,0.168--0.186×0.136—0.141,腹吸盤在蟲體後半部的前緣。橢圓形,0.502--0.609×0.430—0.555口吸盤後接前咽,長0.054。咽橢圓形,大於口吸盤,0.233×0.143。 咽後接食道,穿過蟲體前部,在腹吸盤前形成腸叉,通出兩腸支,繞過腹吸盤,沿蟲體兩側伸達近蟲體末端,具尿腸管通到排泄囊。睪丸橢圓形,全緣,左右並列或稍斜列,位於腹吸盤至腸末端的中央;左睪0.358—0.466×0.215--0.322,右睪0.358--0.466×0.269-0.376。陰莖囊小,在腹吸盤前,0.171--0.200×0.114,有時稍與腹吸盤前緣重疊,陰莖囊分為內儲精囊與前列腺部兩部分,生殖孔開口於腹吸盤前不遠處。卵巢在腹吸盤右後方,橢圓形,全緣,0.340—0.627×0.340—0.466,大於睪丸。在睪丸與卵巢之間有發達的梅氏腺,0.414 --0.429×0.357—0.371。卵黃腺發達,幾乎充塞於蟲體的全部,從腹吸盤向後沿蟲體兩側排列,在睪丸後重新擴展,左右匯合,向後又逐漸稀疏, 分布到距蟲體末端0.271--0.329。卵黃濾泡圓形至橫橢圓形,0.029—0.100 × 0.057—0.100。蟲體兩側的卵黃管在梅氏腺後方,從兩睪之間的前方通入總卵黃管。子宮在睪丸之前,腹吸盤之後盤曲,再經腹吸盤向前到生殖孔。蟲卵橢圓形,褐色,具蓋,68.2—90.9×45.5—59.1微米。排泄囊呈長管狀,開口於體末端,側有尿腸管與腸管末端相通。生活習性
宿主Anastomus ascitans 印度,印度鸛Anhinga melanogaster,大麻■Botaurus stellar—is,白鸛Ciconia ciconia,烏鸛Ciconia nigra我國湖南,黑頸鶴Grus nigricollis, 彩鸛Ibis molucca,鷺鷥Phalocrocorax carbo。寄生部位 小腸。蟲體在小腸壁上形成胞囊,常常是兩個蟲體共居於一個胞囊內,胞囊有小孔與宿主消化腔相通。
物種研究
生活史(圖359) 據Rai,(1963)研究報告如下:(1)卵: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時,完全沒有發育。卵圓形,黃色。具一薄而透明的殼,其卵蓋不能明確辨出。在自來水pH 7.1--7.3下,夏天在水溫20.5℃時,經15天發育為毛蚴孵出,冬季水溫18—21℃下,蟲卵發育需經19天孵出。
(2)毛蚴:活的毛蚴被有纖毛,在胚胎充分發育時很容易看出。體內具2個焰細胞。在卵內毛蚴完善形成時,其大小為0.091--0.108 × 0.048—0.068。 自由游泳的毛蚴是圓錐形,呈典型的上下螺旋形運動。 經活體染色的毛蚴大小為0.097—0.119×0.051—0.074。毛蚴的外表被纖毛,由18塊扁平的纖毛板長出,全身纖毛均勻一致,長0.014—0.017。纖毛板排成四圈,從前至後各圈為6、6、4、2塊所組成。 蟲體頭部具一個囊樣結構的頂腺(即所謂原腸),沿體軸向後伸,從前乳突至眼點稍前緣,其內充滿粗糙的顆粒。一對穿刺腺位在原腸兩側,具有窄長腺管開管口於乳突頂端兩側,每個腺細胞有一個核,腺胞內充滿有液體的小滴。一個結節狀側突起在第一橫列與第二橫列纖毛板之間,難於判斷這些突起與內部結構有任何關係,在其前方管的開口未能看到。距體前端0.022—0.034,在第一橫列與第二橫列纖毛板之間,具一對暗褐色眼點。在體內也存在一些液泡。毛蚴的排泄系統較Beaver(1937)對卷棘口吸蟲Echinostoma revolutum毛蚴的描述為小。它僅包括一對焰細胞,右邊焰細胞在第二橫列纖毛板後端的前緣水平,左邊焰細胞在第二橫列與第三橫列纖毛板之間。焰細胞後接的排泄管很彎曲,向後開口於排泄孔。排泄孔位於第三橫列與第四橫列纖毛板之間的兩側。在體後端稍前,第三與第四排纖毛板之間有一個多細胞的胚球,大小0.019—0.029×0.017—0.022。並有少數具有核大而有明顯核仁的胚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