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庫圖佐夫一面抓緊整頓軍隊,提高戰鬥力,一面作戰略撤退,實行堅壁清野,消耗和遲滯法軍,爭取時間,尋機殲敵。拿破崙急於和俄軍主力決戰,一舉擊敗俄國,氣勢洶洶,長驅直入,迅速占領很多地方,但是占領地方愈多,用於進攻的兵力就愈少。當法軍占領斯摩棱斯克以後,法軍已失去了數量上的優勢。於是,庫圖佐夫決定以波羅西諾作為會戰之地。9月7日晨會戰開始,雙方都投入十多萬人,幾百門炮,激戰十多個小時,雙方都損失四、五萬人,拿破崙大傷元氣,庫圖佐夫也沒有新的預備隊了,俄軍撤出戰場。
波羅西諾會戰之後,庫圖佐夫決定進一步作戰略退卻,他說服大家放棄莫斯科,留一座空城給拿破崙,退到納拉河附近。拿破崙占領莫斯科後,等著俄皇提出簽訂和約,誰知俄皇對拿破崙的講和倡議竟不予理睬。拿破崙一來擔心法國國內會出事情,二來擔心庫圖佐夫有什麼陰謀,覺得呆在這裡不行,於是決定從莫斯科撤走。
當拿破崙占領莫斯科時,庫圖佐夫已完成了反擊拿破崙的戰略部署。當拿破崙從莫斯科向南撤退時,庫圖佐夫已在馬洛雅羅斯拉維茨部署就緒,單等法軍到來。10月下旬,拿破崙軍隊在馬洛雅羅斯拉維茨同俄軍遭遇,雙方展開一場惡戰,馬洛雅羅斯拉維茨易手八次,10月24日,俄軍終於把法軍徹底擊敗。
世人議論
遠征俄國的慘敗卻改變了拿破崙的命運,他一手締造的法蘭西帝國從此一蹶不振逐漸走向衰亡。對於這次失敗,世人議論紛紜,說法不一,遂成歷史之謎。
一、戰略失誤。
遠征俄國,路途遙遠,戰線拖得太長,後勤供應不上,給養困難,而且,事先沒有作好周密的戰略計畫和準備,對敵情認識不足(特別是俄國的氣候)。
二、天公不作美。
天助俄國,雖然還只是11月,早到的寒潮便已將俄羅斯大地變成一片冰天雪地,法國軍隊在嚴寒天氣中每天凍死數千兵馬,沒過多久,法軍就損失了50多萬,最後只剩下2萬餘人。拿破崙無計可施,狼狽敗逃。
三、鈕扣危機。
加拿大著名化學家潘尼·萊克托在其著作《拿破崙的鈕扣:改變世界歷史的17個分子》中披露,變成粉末的鈕扣很可能在拿破崙那場慘敗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衣服上沒有扣子的法軍被活活凍死。拿破崙征俄大軍的制服上,採用的都是錫制鈕扣,而在寒冷的天氣中,錫制鈕扣會發生化學變化而化成粉末,俗稱“錫瘟”。
四、罪在虱子。
法國研究人員最新發現,拿破崙其實是敗給了一種小小的體虱。這種虱子可傳染如斑疹傷寒症和五日熱(戰壕熱),讓拿破崙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研究人員在拿破崙士兵遺骸的牙齒里發現了能引起斑疹傷寒症的致命細菌,那么便極有可能是這種病原體導致拿破崙軍隊的滅亡。
五、性病困擾。
通過對拿破崙大軍的出土屍骨的研究,專家們發現裡面竟有一些女性屍骨。更讓人驚訝的是,墓穴中80%的屍骨都顯示,屍骨的主人在死前就患有梅毒等嚴重性病。性病的流行,極大地削弱了法軍的戰鬥力。
六、大火改寫歷史。
1812年9月16日夜,已經占領了莫斯科的拿破崙正靜靜地等待著沙皇亞歷山大來投降。突然,莫斯科全城烈焰騰空,一片火海。法國人的糧草、大炮和槍械,還有住所頓時化為灰燼。彈盡糧絕的拿破崙不得不下令撤軍。在俄羅斯愛國詩人的筆下,這場大火被賦予了擬人化的色彩:它就像一個勇敢的戰士,把不可一世的拿破崙大軍趕出莫斯科。
爭論還在繼續,但拿破崙的潰敗早已成為不可更改的歷史,一個人哪怕再怎么叱吒風雲,威不可擋,也不可能征服全世界,所以,其潰敗其實是歷史的必然。歷史總是波瀾壯闊、大氣磅礴,但其中縱橫捭闔的也許往往是一些毫不起眼、極其細微的事物,如鈕扣或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