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辭

語出:

(1).亦作“拜詞”。行拜禮辭別。《南史·王弘傳》:“弘時喪居,獨道側拜辭,攀車涕泣,論者稱焉。”《敦煌曲子詞·搗練子》:“堂前立,拜詞娘,不角(覺)眼中淚千行。”《水滸傳》第二二回:“﹝宋江、宋清﹞都出草廳前,拜辭了父親宋太公。”

(2).用為辭別的敬詞。唐元稹《鶯鶯傳》:“一昨拜辭,倏逾舊歲。”

(3).表示謝絕。《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當時唐明皇寵了楊貴妃,把梅妃江采苹貶入冷宮,後來思想他,懼怕楊妃不敢去,將珠子一封,私下賜與他。梅妃拜辭不受。”

詞語信息

【詞目】拜辭
【拼音】bài cí
【基本解釋】[take leave] 辭別;告別——用作敬詞

詳細解釋

1、亦作“拜詞”。行拜禮辭別。
《南史·王弘傳》:“弘時喪居,獨道側拜辭,攀車涕泣,論者稱焉。”《敦煌曲子詞·搗練子》:“堂前立,拜辭娘,不角(覺)眼中淚千行。”《水滸傳》第二二回:“﹝宋江、宋清﹞都出草廳前,拜辭了父親宋太公。”《東周列國志》第三回:“惟申、晉二君,以本國迫近戎狄,拜辭而歸。”
2、用為辭別的敬詞。
唐 元稹 《鶯鶯傳》:“一昨拜辭,倏逾舊歲。”
3、表示謝絕。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四:“當時唐明皇寵了楊貴妃,把梅妃江采苹貶入冷宮,後來思想他,懼怕楊妃不敢去,將珠子一封,私下賜與他。 梅妃拜辭不受。”
4.網路新語。與“白痴”同音,故亦有同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