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chinese )→ 拜倫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byrono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bie-ruh-no-sawr-us
含義( meaning )→ 屬名獻給蒙古大學的拜倫先生(byron jaffe) 感謝他為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考察做出的貢獻
屬目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ormes 手盜龍形類
科( family)→ troodontidae傷齒龍科
屬( genus )→ byronosaurus 拜倫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b. jaffe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白堊紀晚期campanian
分布( found in )→蒙古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1.5米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norell, mackovicky & clark, 2000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norell, mackovicky &clark, 2000
古生物學
拜倫龍是小型、敏捷的恐龍,約只有1.5米長及50厘米高。它的體重約有4公斤[1]。不像其他的傷齒龍科,拜倫龍的牙齒是沒有鋸齒的,呈針狀,適合捕捉小型的鳥類、蜥蜴及哺乳動物。這些牙齒與始祖鳥最為相似。
化石
目前發現了兩個拜倫龍的成年化石,都是頭顱骨。其中一個長23厘米的標本,保存狀況比其他已發現的傷齒龍科頭顱骨更為良好。這個頭顱骨在鼻端有空間,可以讓空氣先從鼻孔進入再經過口部,這是與現今鳥類相似的特徵。
在1994年,馬克·諾瑞爾(MarkNorell)等人曾經研究過兩個幼體標本(編號IGM100/972、IGM100/974)。這兩個標本發現於蒙古的德加多克塔組(DjadochtaFormation),鄰近火焰崖,位於一個偷蛋龍類的蛋巢內。由於其中一顆蛋內有偷蛋龍類胚胎,幾乎可以確定這個蛋巢是屬於偷蛋龍類。當時,諾瑞爾等人將這兩個部分顱骨歸類於馳龍科。
在2009年,諾瑞爾等人經過重新研究後,將這兩個部分顱骨改歸類於拜倫龍[。這兩個顱骨屬於幼年個體,鄰近者蛋殼碎片。科學家無法解釋為何幼年拜倫龍會出現在偷蛋龍類的蛋巢。
目前的相關解釋有:幼年拜倫龍成為偷蛋龍類的獵物、它們以剛出生的的偷蛋龍類為食、拜倫龍有依賴、與其他動物共生的習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