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釋義
“招應”,指的是一種行為所造成的效果,還是說“惺惺”,人家在辦公室里工作,你們幾個說閒話,“招應”人,也就是打擾他人,天津俗語說是“招擾”。“招擾”兩個字,全是捲舌音,天津人齒音重,就將“招擾”改成“招應”了。
現狀評論
“招應”,給對方添麻煩,同住一幢樓,今天借根針,明天借條線,都不是大事,“招應”人。日久天長,惹人膩煩,口上不說,心裡也念叨“某某某不招應人,心裡難受。” 是對那些懶漢的批評。當然,有的時候也是出於無奈不得不求鄰居幫忙,家長上班去了,孩子託付給街坊:“爺爺奶奶給照看著點。”下班回來說句感謝話:“瞧,總招應您。”也是禮貌。鄰居爺爺奶奶心好,“沒嘛,孩子也乖,放學回來拿鑰匙就回家了,我就是囑咐一句先喝杯水。”明明是“招應”人,一句好話,就把情義還上了。天津人會來事兒,更會哄人兒。
只是近來一些人的養寵物,實在是太“招應”人了。養鴿子,天不亮就嘟嘟地開始叫,吵得人想睡個懶覺都不行,早早地就陪著鴿子起來了,不管愛聽不愛聽,你都得一旁恭聽。還有人在樓里養狗,弄得樓里又髒又臭,動不動地還傷人,有的孩子怕狗,嚇得孩子不敢出門。大家有意見,他說上捐了,合法,你還不得干涉人家的自由。他就是不想想,十幾戶人家同住一幢樓,光你一個人“自由”,行嗎?有的人“招應”人不自覺,你真沒有辦法。
天津人厚道,講面兒,“惺惺”,是以平和的心境對於外界事物,而“招應”則又是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換一種心態,對於無法忍受的聲音,找上門去,當街一站:“你還讓我們活不活了?”兩句話,說不攏,打起來了,那就不是天津人了。再有,把鄰居的“招擾”看成是故意搗亂,也是找上門去:“你怎么總招應人?”話不投機,又是一場官司,那樣大家的日子也就都過不好了。
寬以待人,是天津人的美德,天津俗語,也表現了這種美好的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