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喬琚,生於台北市。輔仁大學西文系畢業,聖荷西州立大學大眾傳播碩士。
曾任聯合報系北美《世界日報》記者近7年,從教育、政治,轉而採訪高科技新聞多年,轉而採訪高科技新聞多年,尤以刻畫科技人物,令人印象深刻。現為媒體工作者,其報導見於中國台灣、美國矽谷與祖國大陸等知名媒體,並被聘為灣財經科技周刊《今周刊》矽谷特約撰述。
曾獲加州少數裔媒體組織“新加州傳媒”年度突發新報導優秀獎,並多次獲評北加州華人傳媒協會年度最佳新聞採訪、最佳專題報導等獎項。 目錄 關於文匯財經叢書
作者序 再看《拓荒》
推薦序一 拓荒·創新·校魂 許曉鳴
推薦序二 梅花香自苦寒來 鄭南寧
推薦序三 飲水思源匯精英 張俊彥
大陸篇
第1章 杜家濱——引領美商闖蕩中國
第2章 楊元慶——從中國“聯想”走向世界
第3章 茅道臨——走過網際網路的驚濤駭浪
矽谷篇
第4章 黃炎松——掌握生命中的不確定性
第5章 張若玫——金字塔頂端的創造者
第6章 李廣益——為思科購併史添新頁
第7章 陳宏——從“與妻合作”到“網路抗戰”
台灣篇
第8章 張忠謀——在菸斗間謀略
第9章 曹興誠——談筆用兵,拓江山
第10章 張俊彥——台灣半導體界的先鋒
第11章 施振榮——再創“新宏基”
第12章 胡定華——有人有己,美上加美
採訪後記 文摘 書摘
中西兩方間的橋樑
當網路市場逐步走下坡時,Jia-Bin Duh這個名字頻頻出現在《遠東經濟評論》、亞洲《華爾街日報》以及《財星》雜誌。它仿佛為幻滅的網路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讓網路設備龍頭思科在降溫的美國經濟中,看到另一片美景;這個名字的出現總是帶來好訊息——他就是思科中國區總裁杜家濱。
2001年1月,錢伯斯與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進行一場會晤,在場的還有各部會首長,杜家濱則是另一位主角。會晤原定45分鐘,結束時竟已是兩個半小時以後的事了。禮貌性的拜會讓錢伯斯見識到中國高層動員的力量,江澤民也感受到思科對中國市場的意義;對於扮演中西橋樑的杜家濱來說,更是一項成功。
會談過程令杜家濱印象深刻,“中國要如何發展高科技,看高層的態度就知道了。”他說,江澤民興致很高,問了許多問題,包括網際網路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如何提升生產力、政府如何協助企業轉型等,並一一做筆記。
三個月後,思科執行長錢伯斯發表了一份充滿悲調的“裁員聲明”,立刻躍上許多媒體的頭條新聞。聲明中,他談恩科的嚴重庫存、訂單減少,也談每股盈餘不佳;少數的好訊息之一,則是中國市場當年仍有超過百分之百的成長,而且在三到五年內,將僅次於美國的任何單一國家市場。對杜家濱而言,這些前景樂觀的數字背後,代表的應該是更大的壓力。每當被媒體問起,中國市場是否真如錢伯斯所說的前途光明時,他總是笑笑地回答:“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努力中。”
杜家濱說起話來不慍不火,初次見面時,會覺得他嚴肅;再熟一些,會發現他的幽默與自在,談起話來兩眼有神,也喜歡笑。他的笑,似乎是解決問題的法寶,也是許多難題的答案。他樂觀、擅于思考,也樂於助人。對周圍的人,他常說,“只要是能幫的,一定幫;能做的,也一定做。”也正因如此,他在業界聲譽頗佳。
低調的杜家濱,從不把功勞歸諸於己,但是他的認真盡責,大家都有目共睹。七八年前,當英文財經媒體採訪他的時候,許多中文媒體還不知道“杜家濱”三個字怎么寫;近兩三年來,隨著中國市場成為全球焦點,思科在中國的積極擴張,已使得杜家濱想當“藏鏡人”都很難了。
隨著中國政商界對思科日益充滿興趣,杜家濱又多了一項“外交工作”,因為他帶中國高層參觀矽谷思科總部的機會跟著多了。在這樣的場合中,杜家濱並不常刻意凸顯自己的角色,反而常看到他在代表團中,沉穩安排下一步行程的忙碌與謹慎;他必須讓中國客戶滿意,也要讓總部發揮最高的服務品質。
被邀約多了、演講多了,杜家濱自然頗有盛名之累,但是他仍是一貫的謹慎小心,總部尚未公布的數字,絕不會從他口中透露出來;總部未做過的預測,他也不會自己編造故事。這或許可以歸因於他當了12年中國美商高層主管的經驗。而這樣的素質,似乎也已內化成他個性的一部分。
中國創業環境
中國資訊發展迅速,最需要的無非是人才與技術,這也使得楊元慶到矽谷的機會更多了。雖然不少媒體形容楊元慶是個“抓紀律”的老闆,律己也甚嚴,但是他待人沒有架子,且直話直說,和矽谷留學生、海外創業人士打成一片,看不出是如何地“嚴格管理”。他交大的同學茅道臨就形容他帶有書生味兒。
楊元慶說,矽穀人對中國的興趣愈來愈高,聯想也有心邁開步伐,擴展全球市場。他認為,現在中國的創業環境比當初他創辦聯想時好很多了。不過,他也很有趣地說,如果創業要等到大環境和制度全部都很清楚了,“可能也就晚了一步”。“柳總(柳傳志)是這么說的:‘先幹了,再去積極爭取。’”的確,當年如果柳傳志等到所有民營規則都說清楚了,大概就沒有今天的聯想了。但是,楊元慶認為,在中國整體環境的靈活度和制度仍未建立完善之時,創業公司環境的適應力和解決事情的能力也就特別重要。
聯想要維持一定成長,也不排除更積極的購併動作。楊元慶認為,現在中國已有不少大型企業,他們有市場,也有管理,但仍需要吸收小公司好的技術,以進一步發展大局,自然就逐步形成了購併的市場環境。但是另一方面,小公司的創新技術非常需要專業風險資金的注入,讓它能夠發展,“現在中國缺少的,就是風險投資和購併等配套的機制,市場整合的觀念也還沒有建立起來,體系環境更末到位。”
聯想初創時所經歷的,其實並不比外商來得少,當時抗爭的是一個得以生存的大環境。楊元慶說,許多人都以為聯想有今日,是因為有政府的支持,“其實聯想沒有拿過政府的好處,有的是開放之後帶給聯想的刺激與動力。”
單是剛創業時,中科院投入聯想20萬人民幣,不到幾個月就被別的省份的一家公司騙了14萬。這個晴天霹靂,讓幾位聯想早期的創業人也嘗過三餐不繼的日子,還得承受沉重的心理壓力,有一陣子,柳傳志說自己每到半夜就會因驚嚇而醒,最後只能入院休養。摸、爬、滾、打,把聯想帶到今日的局面,聯想的傳奇,無疑也是一部中國高科技的發展史。
中國從計畫經濟走到市場經濟,當初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什麼都需要批文,聯想的生存空間更小,也因此逼得聯想到香港成立公司,反倒開啟了另一扇門。現在的聯想已成為國際視窗,也是青年人才最想進入的企業之一,員工的平均年齡不到30歲。
聯想從完全國有制到股東制,並讓員工享有分紅的福利,並非易事。其中,與國家稅務局和國家管理委員會之間的協商與談判,恐怕也是外人難以想像的。聯想千辛萬苦建立的企業分紅制度,對中國企業制度化來說,影響很深。
一個“少數者”的故事
故事就從這裡說起……
又是股市開市的一天,叮叮噹噹,在無數快速的交易聲中,股市投資人卻能隨時立即掌握股市買賣相關訊息,做出正確的決定……現代人對於這樣的“享受”可能習以為常,也可能不記得在1980年代初期時,股票訊息相當簡略,只藉由一台台綠色螢幕終端機呆板地顯示,沒有深一層的內容;這個對金融界、華爾街深具意義的劃時代變革,正是出自一位台灣女子之手,她就是張若玫。
1980年代,張若玫以創新技術“投資交易工作站”(Trader Worksta-tion)的即時訊息交換技術,徹底改寫了整個金融界的線上交易方式,令華爾街為之震動。至此,華爾街成為資訊工作站中自動化程度最高、且最大的市場之一。1990年代,張若玫懷著抱負,再創辦“遠創科技”。她深信,好的技術能夠改變產業界,21世紀,終有一天,世界會因為遠創而不同。
1998年,《紅鯡》(Red Herring)雜誌選出“十大創業家”時,當時的遠創仍是一家不到100人的小公司,但是,張若玫卻以過去的成就與對未來的願景獲得青睞。同一年,《福布斯》(Forbes)以“另一位女性”(The Other Woman)的專題,比較張若玫與性感、多金、砸錢做廣告的業界對手“Cross Worlds Software"創辦人嘉妮特(Katrina Garnett),而張若玫的低調、實際與創新,獲得更高的注目。1999年,遠創尚未上市,在一場座談會中,張若玫的觀點受到《財星》的注意,之後與該雜誌主編的對話,使她與思科執行長錢伯斯,以及紅透半邊天的亞馬遜網路商店執行長貝索斯,同時登上頂尖電子商務執行長(eCEO)的封面故事。
2000年,在《福布斯》400大富豪名單中,張若玫成為《福布斯》創刊以來惟一入榜的華裔女性。同年,遠創被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為繼甲骨文和微軟之後的新16強軟體企業之一。2001,張若玫再次因遠創被《商業周刊》列入“全球頂尖企業家”。《商業周刊》刊登的照片中,CEO們盡情展現肢體語言,有的笑,有的跳,有的大步邁進,是一種自由與朝氣,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就是張若玫。2001年,她再次成為《紐約時報》“老闆”專欄和引日金山紀事報》“人物側寫”的故事主角。
這些報導中,有些是給予技術高評價,但更多是談張若玫的想法與觀點;內容也從介紹公司早年背景,一直深入到公司的創新技術和市場策略。到了1999年,報導中開始談到遠創在業界造成的影響,而2001年,則談到張若玫在不景氣中的價值觀等。這些加諸在她身上的光環,背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1974年,當年21歲的她,靠著每月125美元的獎學金,進入美國普渡大學修博士,專攻資料庫管理系統。5年後,她進入全美研發重鎮AT&T貝爾實驗室,是實驗室電腦所中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研究員。又過了5年,她來到矽谷,從昇陽到後來創業;她完全不了解矽谷的生態,卻以自己的遊戲規則玩起創業的遊戲。她前後加入與創辦的兩家公司,各自經歷了購併與上市,無論公司仍是默默無聞,或已躍上華爾街,張若玫代表的遠創,總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拿到第一線客戶,引起市場注意。
這一路,她是如何做到的?
……
媒體推薦
序
作者序
再看《拓荒》
我沒有為《拓荒》寫過一篇真正的作者序,繁體字出版時,我寫了一篇後記,雖名為後記,我總建議讀者先從“後記”開始看,這樣就知道《拓荒》的起源了。能夠為簡體字版說些自己想說的話,其實是我自己想的,不為什麼,只是再看《拓荒》,有種想分享的感覺。
這真的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再看《拓荒》,趕書的日子又一幕幕地活了起來,一字字走出的脈絡,不知當時是怎么織出來的,現在頗有一種自我重新體驗,甚至從受訪者身上溫故知新的感覺,我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再讀完本書。字裡行間,老實說,如果真的要我說,我覺得,感動。
感動,不是顧影自憐的那種,是一種重新解析自己的思維,重新感覺受訪者的那種心情。感動,是因為當初所寫,今日讀來,這些人物所代表的觀點、價值與努力,還是那樣動人而鮮活,尤其是在每個章節的第二部分“自述”,我採訪整理之後,呈現出個人的經驗與故事,透露出的管理風格、人生體會是不因時間的改變而改變的,更絲毫不因為當中某些人生涯的轉變而改變,這就是當初寫《拓荒》的精神所在——利用簡體字版的問世,而得到了證明。
2004年初,我去了上海一趟,當然拜會了《拓荒》的新家——上海文匯出版社,並為總編輯蕭關鴻先生和本書資深編輯張衍先生有心做好書、出好書的專業用心而感動,《拓荒》真的很幸運。
再讀一遍,因為即將面向的讀者不同了,我也試圖去感受書中的內容有什麼是能夠更貼近祖國大陸的新讀書群的,當然除了那些不變的“精神”之外,書中人物無論是來自祖國大陸或台灣,他們大膽剖析海峽兩岸的經濟科技關係,是那樣的實在,有提醒、有分析,也有方法,比方說,台積電張忠謀提到要將台積電的經驗帶到祖國大陸市場;聯想楊元慶提出的與台灣不可或缺的“競合夥伴關係”;以及矽谷幾位創業家發揮他們在大中華區整合資源的重要角色等,這些當初並未刻意地設計,而今看來,卻是彌足珍貴的。
再看一遍,是一種意外的收穫,有不少省思,也有一種衝動,想再度衝進那樣認真過日子的情境當中。我不禁思考,《拓荒》誕生到現在的一年多來,我做了什麼?我可能無法具體說出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知道,我不同了。此時此刻,我應該大膽地學會自我肯定,因為我的第一本書能得到文匯出版社的垂青,第一本書就能與大陸的讀者見面,我應該是興奮的,不是嗎?但是,我更需要這群新的讀者群的回饋與指教,有共鳴,才會有更高的價值,不是嗎?期待很快能和讀者見面,這將是我人生另一次難得的經驗,很感謝。若真要說出此時此刻的感受,其實,我還是那句話:認真,真好!期待相見。
喬琚
於矽谷 2004年4月29日
圖書目錄
關於文匯財經叢書
作者序 再看《拓荒》
推薦序一 拓荒·創新·校魂 許曉鳴
推薦序二 梅花香自苦寒來 鄭南寧
推薦序三 飲水思源匯精英 張俊彥
大陸篇
第1章 杜家濱——引領美商闖蕩中國
第2章 楊元慶——從中國“聯想”走向世界
第3章 茅道臨——走過網際網路的驚濤駭浪
矽谷篇
第4章 黃炎松——掌握生命中的不確定性
第5章 張若玫——金字塔頂端的創造者
第6章 李廣益——為思科購併史添新頁
第7章 陳宏——從“與妻合作”到“網路抗戰”
台灣篇
第8章 張忠謀——在菸斗間謀略
第9章曹興誠——談筆用兵,拓江山
第10章 張俊彥——台灣半導體界的先鋒
第11章 施振榮——再創“新宏基”
第12章 胡定華——有人有己,美上加美
採訪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