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石

拓石

早在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代)時,中國已經有了印章。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物件,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而官印又是權力的象徵,當時都是刻成凹入的陰文,公元1世紀(兩漢時代)以後逐漸改刻成凸起的陽文,後簡牘改為紙張之後,封泥失去效用,印章改用朱色鈐蓋,陽文印章的流行更廣。印章創造了從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陽文印章的作用,就提供了一種從陽文反寫的文字取得正寫的文字的複製技術。 印章的面積本來很小,僅能容納姓名或官銜等幾個字。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時的道教徒,擴大了印章的面積,使之容納比較長的符咒,曾有刻過120個字的符咒,可見當時已經能用蓋印的方法複製一篇短文了。

早在公元前4世紀(戰國時代)時,中國已經有了印章。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物件,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而官印又是權力的象徵,當時都是刻成凹入的陰文,公元1世紀(兩漢時代)以後逐漸改刻成凸起的陽文,後簡牘改為紙張之後,封泥失去效用,印章改用朱色鈐蓋,陽文印章的流行更廣。印章創造了從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寫文字的方法,陽文印章的作用,就提供了一種從陽文反寫的文字取得正寫的文字的複製技術。 印章的面積本來很小,僅能容納姓名或官銜等幾個字。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時的道教徒,擴大了印章的面積,使之容納比較長的符咒,曾有刻過120個字的符咒,可見當時已經能用蓋印的方法複製一篇短文了。
在公元前7世紀,我國就有了石刻文字。為了免去從石刻上抄寫的勞動,至公元4世紀左右,就發明了以濕紙緊覆在石碑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圖形的方法,叫做"拓石"。後來,又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進行傳拓、所以開始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是供傳拓用的。石刻文字是陰文正寫,這就提供了從陰文正寫取得正字的複製技術。
使用印章的方法是蓋印,是印章先蘸色,再印到紙上面,如使用的是陽文印章時,印在紙上是白底黑字,明顯易讀。拓石的方法是刷印,把柔軟的薄紙浸濕鋪在石碑上,輕輕敲使紙嵌入石碑刻字的凹陷部分,待紙完全乾燥後,用刷子蘸墨均勻地刷在紙上,由於凹下的文字部分刷不到墨,仍為紙的白色,將紙揭下來後,就得到黑底白字的拓本。黑底白字不如白底黑字醒目。因此,如果將碑上的陰文正寫的字,仿照印章的辦法,換成陽文反寫的字,在版上刷墨再轉印到紙上,或者擴大印章的面積,成為一塊小木板,在版上刷墨鋪紙,仿照拓石方法來拓印,就能得到清楚的白底黑字了,這就是雕刻印刷。
雕刻印刷是我國的印刷術的最早形式,是印章蓋印和拓石兩種方法的結合和逐步演變,所以印章和拓石為印刷技術的發明準備了技術條件,是印刷術發明的先驅。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雕刻印刷的起源。張秀民著《中國印刷史》中提出雕版印書始於唐貞觀,其主要依據是明史學家邵經邦的《弘簡錄》,因唐太宗令梓行長孫皇后的遺著《女則》約在貞觀十年(公元636年)印刷,是世界雕版印刷之始。書中還引唐馮贄《雲仙散錄》:唐玄奘印施普賢菩薩像(約公元645~664年)施送四方為旁證。
唐開元年間(公元713~714年)雕本《開元雜報》是世界最早的報紙。唐朝後期,印刷實物有明確日期保存下來的,是一卷《金剛經》,其末尾明確刻著"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價為二親敬造普施"字樣。鹹通九年即公元868年,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確日期的印刷實物。該實物原藏於甘肅敦煌千佛洞,1899年在洞中發現,現存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該書呈卷子形式,全卷長4877毫米,高244毫米,卷首的一幅扉畫是釋迦牟尼在祗樹給孤獨園的說法圖,其餘是《金剛經》全文。該書雕刻非常精美,圖文渾樸穩重,刀法純熟,說明刊刻此書時技術已達到高度熟練的程度,書上墨色濃厚均勻,清晰明顯,也說明印刷術的高度發達,而且印刷術發明已久。
1966年於韓國慶州佛國寺佛塔內發現一件雕版印刷品《無垢淨光大陀羅尼經》,該印品中,使用了武則天所創製字幾處,經中外不少學者考證,此經為武周后期洛陽或長安的印刷品,具體刻印年代約為公元702年。比此件略早的印刷品,也曾在中國西安、成都和新疆發現。於敦煌等地發現的千佛像其年代可能更早。本世紀初發現於吐魯番的《妙法蓮華經·分別功德品》,有武周制字,當為武周后期的雕版印刷品。早在隋代的文獻中,就有刻印佛經佛像的記載。
這一切說明印刷術發明於7世紀,也就是唐朝經濟文化最發達的時期,這是符合科學技術發展規律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