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虎

拉虎,歷史上對滿、蒙族男性所戴一種秋冬季帽子的稱謂,這個稱謂來自滿語的漢化。 “拉虎”帽子的形制,是用六塊帽料拼接成類似被人們俗稱為“瓜皮帽”的帽盔樣子,但帽頂是尖的,帽盔外沿再拼接一圈捲起的帽沿。 拉虎帽盔的材料多用毛氈、羊羔皮,帽沿用各種皮毛。

拉虎,歷史上對滿、蒙族男性所戴一種秋冬季帽子的稱謂,這個稱謂來自滿語的漢化。“拉虎”帽子的形制,是用六塊帽料拼接成類似被人們俗稱為“瓜皮帽”的帽盔樣子,但帽頂是尖的,帽盔外沿再拼接一圈捲起的帽沿。因此,當時又被人們稱為“六塊瓦”。
拉虎帽盔的材料多用毛氈、羊羔皮,帽沿用各種皮毛。這種帽子原為大眾用帽,但自清代中期到民國,有錢人家佩戴的“拉虎”帽所用材料逐漸高檔,帽盔用漳絨、緞子、毛呢等材料,帽沿有狐皮、獺皮、貂皮等名貴裘皮,並成為內地老年人喜歡的禦寒帽子。
目前尚見蒙族民眾佩戴,在一般帽子市場上,也可以見到類似形狀設計的帽子產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