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埃及與蘇丹交界處,有3000年的歷史,有4尊高約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面向尼羅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堪稱眾多埃及神廟中最富想像力的一座。神廟建於3300年前——確切地說是“開鑿”,因為整座神廟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拉美西斯二世神廟是獻給阿蒙,拉·哈拉凱悌和普照塔神的,並且還紀念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實際上是一座神廟和祭廟的結合體。
法老生平
偉大的領袖,勇猛的士兵,傑出的建築家,生有100多個兒女,他的一生得到了許多稱頌。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的真實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感情世界,他樹力自身形象的過人本領,以及他如永恆史詩般的遺體。
10歲時即發號施令
一段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古埃及歷史上最著名的法老是一位強大的國王,一位戰無不勝的將軍,一位和藹可親的父親,一位不知疲倦的建設者。頭頂著這些光環的拉美西斯二世(Ramses Ⅱ, Ramesses II, Ramesses the Great)在位67年(統治時間1279 BC ~1213 BC),直至今日,他依然享有這些盛譽。敵人懼怕他,臣民愛戴他,神靈保佑他。生活在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拉美西斯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
拉美西斯的出生日期至今仍是一個謎,我們只大致知道他是在1290BC年左右出生於孟斐斯(Memphis)。他的父親塞提一世(SetiⅠ)娶了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的女兒杜雅(Tuya)為王后,他們共生有四個兒女,兩男兩女。但大兒子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這使拉美西斯順利地登上王位。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在“法老學校”學習:10歲時在軍中任職,15歲時父親帶他參戰,以保證他將來成為一味智勇雙全的國王。
拉美西斯沒有花費太長時間就學會了很多東西,特別是作為國王所必需的兩項技能:以軍事手段征服敵方和建造王宮。無論是在征戰還是在建築方面,他都取得了成功。如今,在埃及沒有一處土地不帶有他的足跡。
如何樹立自己的英雄形象
父親去世時,拉美西斯的年齡大概是25歲,但他已經擁有足夠的雄心和頑強的自我意識,他要讓自己的壯舉超越所有的前輩。
“進行宣傳是他最好的武器,這在宣揚自己的王國和使命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義大利比薩大學的埃及學教授埃達•布萊西亞尼(Edda Bresciani)敘述道,“大量的雕像和碑文向人們講述了這位國王的壯舉與魄力,並使他的形象流傳千古,而且仍能經受時間的考驗。”
他的家庭生活也同樣見諸於文字之中:兩位皇后,一群數量難以考證的妃妾和100多個兒女。拉美西斯不得不多次挑選王位繼承人,但這樣做並不是因為“宮中多事”,而是因為他活到了80多歲,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40歲,他的許多兒女都在他之前死去。繼承他王位的莫尼普塔(Merenptah),位列王位繼承人名單中的第十三位,到60歲時才得以登基。事實上,拉美西斯在辭世前已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對於臣民們來說,他已經成為一個傳奇。但這位偉大的法老未曾預料到,不僅有關他人生的史詩已經名垂青史,就連那些有關他死亡的史詩也同樣流芳百世。拉美西斯最值得稱頌的壯舉就是針對西臺族(Hittites)的卡疊什(Qadesh)戰役。當這位年輕法老的自負幾乎使自己潰敗時,命運女神卻眷顧了他。但重要的是最終的結果,至少在他的臣民看來是這樣。
撰寫有關拉美西斯專著的弗朗克•齊米諾(Franco Cimmino)解釋說:“在古代,還沒有哪一次戰爭擁有如此多的史料。拉美西斯戰爭歸來之後,在他王宮的牆壁上,在阿布•辛拜勒(Abu Simbel)神廟、卡納克(Karnak)神廟的盧克索(Luxor)神廟裡刻下了描繪戰爭的場景。這些巨型的藝術品分別展示了士兵、埃及人安營紮寨、戰鬥的場面以及被俘的士兵。當然,其中占突出地位的還是拉美西斯,在畫面中,他隻身一人擊潰敵軍。流傳給我們的還有敘述這場戰爭的兩首史詩,其中最重要的一首就是《潘道爾之歌》(The Poem of Pentaur), 它與廟宇中的壁畫一同向人們敘述了這段歷史。”
總之,這一切舊如同一部既有畫面又有伴音的“電影”。
建築特點
神廟面向尼羅河,正立面為四尊高達20米的巨型拉美西斯二世坐像,其中一座被整體切下,現存於英國大英博物館。在他的膝邊和身旁還圍繞著數座小型雕像,是他的妻子兒女們。這四尊雕像兼具支柱的作用,支撐著30米高的神廟。
神廟中的主體部分是一個60米長的長方形大廳,16尊雕像分兩行左右排列,同樣全部是拉美西斯二世本人,牆上也滿布描繪拉美西斯二世武功的壁畫和浮雕。大廳盡頭是一間作為聖壇的石室,四座神像並排而坐,分別是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陽神。堂而皇之地將自己平等地列於眾神之間,這恐怕是任何一個君王都不曾有過的大膽之舉。種種跡象都說明,這座神廟與其說是為了供奉太陽神而建,不如說是為了體現法老如神般至高無上的地位。
神廟還以一個近乎奇蹟的現象聞名於世。每年2月21和10月21日(這兩天正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登極日和出生日)的日出時分,從大門射入神廟內部的陽光會穿過60米長的大廳,直射聖壇上的神像,但永遠不會照射到最左側的黑暗之神,他注定永遠藏在黑暗中。這項精巧的設計令現代人也不能不甘拜下風,搬遷後的神廟,因為角度計算不夠精確,太陽照入的時間延遲了一天,角度也沒有那么精準了。日照石像時間也分別延後一天。
在阿布辛拜勒廟附近,還有一座獻給他的妻子尼斐爾泰麗的較小的岩窟廟。阿布辛拜勒的岩窟廟依山傍岩,在峭壁斜坡上開鑿洞口。大廟門面或許可以稱為塔門,高32米,長36米,塔門洞口兩旁雕刻有高約21米的4座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洞口內還有柱廳以及位於廟內深處的供奉上述了神及其本人的雕刻坐像的對所。廟的正面排列6座雕像,隊拉美西斯二世的3座外,還有補充描繪為哈托爾(Hathor)神形象的尼斐爾泰麗的3座雕像。
建築保護
面向尼羅河的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堪稱眾多埃及神廟中最富想像力的一座。神廟建於3300年前——確切地說是“開鑿”,因為整座神廟不是土石所建,而是在山岩中雕鑿而出,它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1964-1968年,為了免遭因建造亞斯文大壩而上漲的尼羅河水淹沒,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持下,神廟被切割成2000多塊,分別編號,在距離原址200多米的地方拼合還原,並建造了一座假山來覆蓋它。
搬遷神話
1964年,拉美西斯二世神廟即將被切割的前夜。突然,神廟發出石頭崩落的聲音,4座拉美西斯二世巨像慢慢站了起來,搖了搖身體,抖落身上的碎石,合力扛起了整個神廟,緩緩上升了64米後,降落在平坦的地上,抬頭看了看星斗,耳語了一番,把肩上的神殿輕輕地放下。於是,第一座巨像走向原先的座位緩緩坐了下來,第二座及第三座巨像也回到了座位,第四座巨像發現第二座巨像的肩膀歪了,就上前推了推第二座巨像的肩膀,卻使第二座巨像的上半身碎了一地。第四個拉美西斯二世被嚇呆了,趕緊回到了自己的坐位坐好。神殿便完成了搬遷,石像便被免於切割。
以前的每年的2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生日)和10月21日(拉美西斯二世登基日),日出時的第一道曙光會從洞口水平穿過神殿61米的柱廊直抵後殿,不偏不倚地照在拉美西斯二世神像的連臉上20分鐘,創造了舉世無雙的日出奇觀。而在196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動員世界數千名考古學家建築師,將神殿按原樣切割遷移了高於原地64米處水平180米的現址,最終還是出現了誤差--陽光雖然能夠穿過狹窄的通道照射到拉美西斯二世的石像,但時間變成了每年2月20日和10月20日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