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普拉斯星雲說

拉普拉斯星雲說

《太陽系起源》一假說,1796年拉普拉斯在《宇宙體系解說》附錄中提出。他認為太陽系最初是一個灼熱鏇轉的星雲,因冷卻凝縮,鏇轉速度加快,使星雲呈扁平狀,赤道部分突出。當離心力超過引力時逐次分裂出許多壞狀物。現知土星、天王星、木星和海王星有這樣的環狀物便是證據,這種環叫拉普拉斯環。最後星雲中心部分凝聚成太陽,各個環狀物碎裂並凝結成為圍繞太陽運行的地球和其他行星;月球和其他衛星以相同方式由行星分裂而成,這假說自然解釋太陽系的形成和主特徵,這按物質運動自身發展規律的觀點是科學的唯物論的宇宙觀。

拉普拉斯簡介

拉普拉斯是天體力學的主要奠基人,是天體演化學的創立者之一,是分析機率論的創始人,是套用數學的先

拉普拉斯星雲說拉普拉斯

軀。拉普拉斯用數學方法證明了行星的軌道大小只有周期性變化,這就是著名拉普拉斯的定理。他發表的天文學、數學和物理學的論文有270多篇,專著合計有4006多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專著有《天體力學》、《宇宙體系論》和《機率分析理論》。1796年,他發表《宇宙體系論》。因研究太陽系穩定性的動力學問題被譽為法國的牛頓和天體力學之父。

星雲說

第一個在科學上產生巨大影響的星雲說是"康德-拉普拉斯星雲說".該學說分別由德國哲學家康德(I.Kant)(1755

拉普拉斯星雲說星雲說

年)及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1796年)獨立提出,他們都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明太陽系的一些主要特徵,並且都認為太陽系是由一團星雲物質通過萬有引力等自然規律作用而逐漸形成的,雖然康德學說比拉普拉斯學說早41年提出,但當時康德的觀點是以匿名形式發表的,而且僅僅只印了幾十本,其中哲理多於科學,因而鮮為人知。直到拉普拉斯用數學和力學定律再一次提出該學說時才使它風靡一時,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20世紀40年代以後出現的星雲說被稱之為“現代星雲說”,它有以下幾個最顯著的共同特點:

(1)吸取了康德-拉普拉斯學說中的精髓和合理部分--太陽系由同一團星雲在自然規律作用下逐漸形成。

(2)充分運用了現代科學的理論及空間探測新資料,包括恆星早期演化理論及災變說中一些合理部分。

(3)逐漸進入定量計算及模擬實驗的階段。

幾十種現代星雲說中影響較大及比較成熟的有以下幾個人提出的學說:1945年德國的魏扎克(Weizcker)、1955年英國的霍伊爾(F.Hoyle)、1962~1976年瑞典的阿爾文(H.Alfven)等。我國已故的著名天文學家戴文賽於1977~1978年提出了一個能比較全面、系統、有內在聯繫地論述太陽系主要特徵的由來及太陽系各類天體起源的新星雲說。1944年,以斯米特(Shmidt)為首的學派提出了吸積假說,其思想在50年代得到尤里(Urey)等的進一步發展。至60年代,前蘇聯天體力學家Safronov系統地提出了太陽系行星起源的星子假說,該學說自70年代以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至今已發展成了一個被當今科學界廣泛接受的星子碰撞吸積理論

相關詞條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艾薩克牛頓傅立葉萊布尼茨柯西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