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崖筿賦

【創作年代】南朝 【作者姓名】顧野王 【作品體裁】賦 作品原文 詩詠淇水,騷美江乾; 崖憐拂石,神貴掃壇。 既來儀於鳴鳳,亦擾狎於翔鸞; 入扇壁之宵月,映沅澧之驚湍。 帶金風之爽朗,雜玉潤之檀欒; 陪嘉賓於秋夕,等貞節之歲寒。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 拂崖筿賦

【創作年代】南朝

【作者姓名顧野王

【作品體裁】

作品原文

詩詠淇水,騷美江乾;

崖憐拂石,神貴掃壇。

既來儀於鳴鳳,亦擾狎於翔鸞;

入扇壁之宵月,映沅澧之驚湍。

帶金風之爽朗,雜玉潤之檀欒;

陪嘉賓於秋夕,等貞節之歲寒。

題 解

這是一篇借“拂崖筿”而歌詠讚美竹子的短賦,我們姑把它當詩來讀。淇水之竹,即淇園竹最先被中國的元典《詩經》中《國風·衛風·淇奧》所歌詠,因有“淇竹傳詩”之謂。《楚辭》(此以《離騷》借代 )間接地讚美到湘妃竹。竹子飽含著豐富的華夏文化元素。它不僅是各種絕佳美景和典雅場境的必要構件,還是人們心目中的祥瑞之兆,是貞潔人格和高尚品德和氣節的象徵。

注 釋

拂崖筿:高而能拂拭到山崖的竹子。拂,輕輕擦過,拭,撣去。崖,高而陡立的山邊,山崖。筿,xiǎo,筱,竹子。

首四句:原句中間都省略去了“之於”兩字,這是古漢語中常見的現象。實際應為:詩詠之於淇水,騷美之於江乾;崖憐之於拂石,神貴之於掃壇。

首句,《詩經》歌詠它(拂崖筿——竹子)於淇水。詩,《詩經》。《詩經·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綠竹青青……綠竹如簀”。淇奧,淇水岸彎曲處,淇園所在地。淇園,華夏第一園林,也是中國最早最著名的竹子生產繁育基地。《詩經·淇奧》,開淇竹文化和華夏竹文化之先河。

第二句,《離騷》讚美它(拂崖筿——竹子)於長江岸。騷,《離騷》。美,讚美。江乾,長江岸。以上均為字面意。 實際上,《離騷》中並沒有讚美到竹子。這裡的《離騷》當是《楚辭》的借代。《詩經》《楚辭》是我國第一、二部詩歌總集。江,應實指瀟湘沅澧。《楚辭·九歌》中有《湘夫人》 《湘君》,所詠是舜帝和他兩個妃子湘夫人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 即斑竹或湘妃竹名稱的來源,甚至一般的竹子和竹子產品也被稱作“湘夫人”。毛澤東“斑竹一枝千滴淚”詩句也用的是此典。“騷美江乾”,應理解為《楚辭》間接讚美到竹子(湘妃竹)於湘江岸。

第三句,山崖喜愛它(拂崖筿——竹子)拂拭崖頂之石。憐,愛。與下句一樣,意謂這是一幅絕頂之美景。

第四句,神靈看重它(拂崖筿——竹子)能夠掃及神壇。壇,祀神的高台。

來儀:相傳鳳凰“非竹實不食,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這說明竹子與鳳凰的密切關係。有竹子,就會有鳳凰來舞之容儀,古人以為瑞應。《書·益稷》:“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孔穎達疏:“簫韶之樂作之九成,以致鳳皇來而有容儀也。”也比喻傑出人物的降臨。

擾狎:rǎoxiá,猶馴服。《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夫龍之為蟲也,可擾狎而騎也。”

入扇壁句:竹子和宵月的形象常入扇畫和屏風壁的畫中。竹子確實是中國歷代很多畫家筆下的描寫對象和題材。扇壁,扇子和屏風壁。宵月,夜晚的月亮。

映沅澧句:沅澧 流域的竹子與急流的江水相輝映。沅澧,yuán lǐ。《楚辭·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蘭。”驚湍,猶急流。

帶金風二句: 秋風吹拂,會帶來竹子雜著玉佩般鏗鏘爽朗的聲音和秀美的姿態。金風,秋風。爽朗,明朗爽快。檀欒,tánluán,秀美貌,詩文中多用以形容竹或借指竹。

陪嘉賓句: 意謂少女們在慶祝七夕節時,在有竹子的場景下,顯得更高雅,更有意蘊。嘉賓,佳賓,貴客。秋夕,七夕,夏曆七月初七夜晚 ,也稱“乞巧節”或“女兒節”。

末句:等到歲寒時,就更顯出竹子凌霜傲雪的貞節。《論語·子罕》:“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作者簡介

顧野王 顧野王

顧野王(519~581)南朝文字訓詁學家、史學家。字希馮。吳郡(屬今江蘇蘇州市)人。幼好學,遍讀經史。梁時,任太學博士、臨賀王府記室參軍等職。陳時,官至黃門侍郎、光祿卿。曾掌國史,主修《梁史》、《陳書》。搜羅考證古今文字的形體和訓詁,仿《說文解字》著《玉篇》30卷,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楷書字典、文字訓詁學的重要著作。另著有《輿地誌》等多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