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妝古飾

青華抬妝古飾歷史悠久,源於清康熙年間,是青華鎮古老的民間藝術,以其玄妙的造型,獨特的表演方式,被稱為中原一絕。 表演形式凡是親眼看過青華抬妝古飾的人都贊口不絕,說它是“立體的藝術、無言的藝術”。 抬裝古飾的表演者雖在高高的古飾樁上出盡風頭,但是高超的民間藝術家們並不是他們,而是每裝古飾的設計者和組裝者。

古飾,因為表演時是用人抬著進行表演的,所以又被稱為“抬妝古飾”,流傳於河南南陽臥龍區青花鎮一帶。青華抬妝古飾歷史悠久,源於清康熙年間,是青華鎮古老的民間藝術,以其玄妙的造型,獨特的表演方式,被稱為中原一絕。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農曆三月二十八的古廟會上,當地的民間藝人就自發組織表演活動,吸引了方圓百數里萬千民眾前來觀看,場面甚是熱鬧龐大。

起源

相傳清康熙十二年,山西10萬移民到河南南陽,安家於青華一帶,日漸形成兩家規模較大、有影響力的商號,為利益競爭,吸引顧客,祈求火神保佑,開始舉辦抬妝古飾表演,用此比對誰的妝扮好、吸引的民眾多來顯示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且越演越烈,自此,抬裝古飾得以代代相傳。

表演形式

凡是親眼看過青華抬妝古飾的人都贊口不絕,說它是“立體的藝術、無言的藝術”。抬妝古飾是一種較為大型的、縱深感很強的藝術表演,其底是常見的一面方桌,桌面兩側各固定一根抬桿,表演者站在方桌上面,通過道具裝飾,用以托起演員,在這些表演者中,膽子大、分量輕的扮演主角,站立上面,稍次者則分列較低的兩側。一般的抬裝古飾高度為四米,抬起行走時達到了五米,但是,高而不危,表演者站在被撐起四五米的高度,吸引遠近眾多仰頭向上觀看的人群。
抬裝古飾的表演者雖在高高的古飾樁上出盡風頭,但是高超的民間藝術家們並不是他們,而是每裝古飾的設計者和組裝者。一般來說,每妝古飾有八個人抬著前進,這八個人都是身強力壯的中青年男子。他們身穿傳統一色的服裝,行進時伴隨著鑼鼓鼓點緩行,閃動腰肢,使長長的抬桿上下漂浮晃動,左右搖擺,抬桿上的小演員們隨著抬桿的漂浮搖動,翩翩起舞,表演氣勢非凡,地方習俗濃郁,成為人人愛看的民間藝術表演。在抬妝古飾上進行表演的,多為7至11歲、眉清目秀、膽大心細的少年。他們分別扮飾古裝戲劇中的典型人物,較常見的有“寇準背靴”、“小放牛”、“浪子遊春”、“穆桂英掛帥”等。如“三請樊梨花”一裝,薛丁山跪在下面,程咬金手持銅鑼一腳踏在薛丁山的肩上,樊梨花立於程咬金的銅鑼之上,程咬金的銅鑼一響,薛丁山則一磕頭,形象生動,惟妙惟肖。

發展流傳

據當地老人們講,抬裝古飾鼎盛時全鎮共有16個火星會,每個火星會有一裝古飾,一盤鑼鼓,每當正月十五火星爺生日,16個火星會便在青華街上進行表演,16妝古飾、16盤鑼鼓,甚是熱鬧,其盛況能吸引百里、甚至千里之外的人前來觀看。農曆三月二十八在前所道教古廟會上,有時也有演出,人山人海,方圓數百里乃至千里的老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青華抬妝古飾。老藝人們每每講到這些往事,無不為青華抬狀古飾藝術感到自豪和驕傲。解放後,隨著火星社的解散,它基本上是在自發的狀態下進行的,受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影響,活動時興時衰。但它來自於民,有著廣泛的民眾基礎,始終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和獨特的表演形式,洋溢著人們樂觀爽直的氣質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受人民民眾的喜愛而竟相發展、從無間斷。改革開放後,青華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傳統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保護,由鎮文化站協助青南村、青北村從事抬妝古飾表演的老藝人們,向臥龍區文化局申報成立了“臥龍區青華鎮民間藝術協會”,吸收會員300餘人,自此,青華抬妝古飾終於有了自己的組織,結束了過去自然發展、鬆散無序的狀態,十幾妝古飾在一起相互切磋技藝,交流經驗,使抬妝古飾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壯大階段,可表演一百多個劇目,多次參加大型民間藝術活動,在南陽市舉辦的大型民間踩街活動中青華抬妝古飾在眾多傳統民藝表演中,造型獨特,吸引大批民眾駐足觀看,並經常受邀到鄧州、鎮平、洛陽、許昌、襄陽、荊門等地演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