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書名:抗日第一槍:馬占山和江橋抗戰
作者:張港
556頁48.6萬字16開
定價:48.00元
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二、內容簡介
江橋抗戰是九一八事變後中國軍隊有組織、有領導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第一槍,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本書以馬占山為人物主線,圍繞江橋戰役展開情節,講述戰爭過程,戰爭的國際背景,雙方決策者、參與者的心理軌跡,全景式地展示了江橋抗戰的歷史。
書中的地名、時間、戰鬥過程及人物幾乎完全出於史料,當時武器、服裝、部隊番號都經過核實。書中塑造了眾多人物形象,有抗戰英雄、日軍官兵、漢奸群醜。每個形象都有獨特的鮮明個性,讀之如見其人,如臨其面。有的可親可敬、可歌可泣;有的可悲可嘆,令人扼腕;有的則必欲殺之可後快。
本書突出地表現了東北人的語言特色,描繪了黑龍江省的山河風貌,勾勒出獨特的風俗畫卷。
三、本書看點
是誰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
為什麼說江橋抗戰是抗日戰爭的開始?
江橋戰役哪方兵力多?
哪些八路軍將領參加過江橋抗戰?
有哪些共產黨人參加江橋抗戰?
韓國開國總理參加江橋抗戰的經過?
抗日戰爭犧牲的第一位將軍是誰?
馬占山是中將還是上將?
馬占山是不是土匪?
明知有去無回,馬占山為什麼還要讓王廷蘭赴死?
謝珂在江橋抗戰起到什麼作用?
為什麼東北軍騎兵遠勝日軍?
毛澤東為什麼看望馬占山?
日本人幾次刺殺馬占山?
十九路軍兵援黑龍江為什麼沒能成行?
“關東軍”的“關東”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第二師團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
日軍為什麼在江橋初戰失敗?
日軍為什麼不敢貿然進攻黑龍江省?
江橋戰役,鬼子怎么吃了鋼盔的虧?
川島芳子在江橋戰役前後幹了什麼壞事?
為什麼日本人恨死了興安屯墾軍?
為什麼馬大洋、“馬占山將軍”牌香菸、蘇炳文郵票成為如今收藏界的珍品?
日軍在齊齊哈爾醫院屠殺多少中國傷兵?
抗日戰爭中活捉第一個日本兵是什麼時候?
日軍史上被擊落第一架日軍飛機是什麼飛機?
江橋抗戰中的少數民族將領有哪些?
江橋抗戰中中國軍隊機槍為什麼特別厲害?
富拉爾基爭奪戰反覆幾次?
馬占山收復哈爾濱、齊齊哈爾成功了么?
為什麼國聯調查團最後也沒有見到馬占山?
九一八後,黑龍江省政府堅持了多久?
馬占山真的一度投降嗎?
黑龍江省政府與東北抗日挺進軍為什麼在陝北?
馬占山在西安事變、北平和平解放中起了什麼作用?
四、本書特點
這是一部軍事歷史紀實文學。
九一八後黑龍江省中國軍隊對日軍的悲壯、激烈抗擊,史稱江橋抗戰。
江橋抗戰至少還有以下幾點應該特別關註:
一、江橋阻擊戰是中日戰爭中極少的敵眾我寡戰役,以殺傷計,日軍傷亡並不少於我軍。此役,日軍投入一個師團加兩個旅團以上主力,3萬餘人,中國軍隊只有五個地方旅的十五個團,武器裝備、戰鬥力差異尚不計算。
二、江橋戰役後,黑龍江省軍主動進攻,意圖收復哈爾濱、齊齊哈爾這樣的大城市,這在日後的抗戰中是絕無僅有的。日軍增兵至三四個師團。富拉爾基(現在我國著名的重工業某地)爭奪戰,三進三出,日軍指揮官三次被斃傷。
三、江橋抗戰時,蔣介石、張學良強調對“日軍忍讓”,黑龍江省軍是抗命作戰,並沒有得到中央支持。
四、因為江橋抗戰,黑龍江省中國政權支撐至1933年初,並控制著大片國土。許多書上說“九一八後,4個多月內,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全部淪陷”是不對的。
五、許多最早的優秀共產黨員參加了江橋抗戰,甚至犧牲,江橋抗戰還為日後的八路軍培育出幾員名將,連韓國首任總理也參加過江橋抗戰。
六、江橋抗戰部隊是東北抗日義勇軍最強大的一支,引起了全國抗戰高潮,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直接提供了素材。後來一部分官兵加入抗聯,一部分參加了長城抗戰,徐州會戰、綏遠抗戰、滇西會戰也都有江橋將士參與。
本書不僅僅是還原歷史,還通過一百多個前後相接的曲折故事、二百多個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表現中華民族獨特的人文精神,剖析生死對決中人性的激烈衝突,解析中日矛盾的歷史根源,引發人讀者對戰爭的思考。
書中的地名、時間、戰鬥過程及人物幾乎完全出於史料、考察,對當時武器、服裝、部隊番號都經過核實、考證。而對戰鬥的某些場面、人物形象,做了適當的藝術加工。對於敏感問題,儘量迴避;決不出現有礙中日民族關係語言;沒有宗教、民族等與當前宣傳主旨衝突問題。當前抗戰題材,紀實則缺少可讀性,傳奇則缺少可信度,本書努力避免了這些偏差。
人物形象:書中出現三百多個人物,有抗戰英雄、日軍官兵、漢奸群醜,不管主次大小,每個人形象都有獨特的鮮明個性,讀之如見其人,如臨其面。有的可親可敬、可歌可泣,有的可悲可嘆,令人扼腕,有的則必欲殺之可後快。80年前,高山仰止,仿佛又是讀者的朋友、親戚、領導、兄弟;而那些醜行、暴虐,也離讀者並不很遠,身邊隨處可見它們的影子。
故事情節:本書共20章108節,每一個章講述一個時間段內的大事件,每一小節突出一個相對獨立的故事,每一個故事又與前後照應。情節曲折,懸念迭出,環環相扣,勾魂攝魄,扣人心弦。
環境背景:以1931年10月至1932年末為時間主線,圍繞江橋戰役,向戰役前後延伸,講述戰爭過程,戰爭的國際背景,雙方決策者、參與者的心理軌跡,力圖給讀者一個江橋抗戰的全貌。
語言特點:本書時而蒼涼悲壯,時而風趣幽默,刻畫呼之欲出的鮮明個性,同時,突出東北人的語言特色、黑龍江省的山河風貌,努力勾勒出一幅幅風俗畫卷。雖然是戰爭題材,也不乏時尚、搞笑與現代感。讓每一個故事、每一個人物決不與別的作品雷同。
圖片:書前有16頁的珍貴歷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