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為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第十七集團軍:馬鴻逵
第八O軍:孔令恂(獨立)
第八二軍:馬步芳(獨立)
以上共轄5步兵師,4步兵旅,5騎兵師,4騎兵旅,不含特種部隊。
1944年
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為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
東北挺進軍馬占山
第17集團軍:馬鴻逵
第3集團軍:趙壽山
第29集團軍:李鐵軍
直屬暨特種部隊
1945年
9月受降區
第八戰區: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抗日戰爭第八戰區是指1938年左右,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第八戰區所轄範圍為甘肅、寧夏、青海、內蒙一帶,司令部在蘭州,蔣介石兼任司令長官,朱紹良副司令長官,並在1945年9月13日訂定的受降計畫中,劃分為受降區之一,接受日軍繳械。其在1942年後,由於失去戰區領土,辦公地點遷重慶市九龍坡區綠瓦樓。
司令長官蔣中正(兼)副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為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第十七集團軍:馬鴻逵
第八O軍:孔令恂(獨立)
第八二軍:馬步芳(獨立)
以上共轄5步兵師,4步兵旅,5騎兵師,4騎兵旅,不含特種部隊。
司令長官朱紹良
作戰地區為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晉陜綏邊區總司令鄧寶珊
東北挺進軍馬占山
第17集團軍:馬鴻逵
第3集團軍:趙壽山
第29集團軍:李鐵軍
直屬暨特種部隊
9月受降區
第八戰區:甘肅、綏遠、寧夏及青海一帶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
簡介 沿革 戰區列表抗日戰爭第七戰區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劃分與日軍作戰的戰區之一。第七戰區先後成立過兩次。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
戰爭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經過 主要戰場 主要戰役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
戰爭背景 雙方陣營 主要將領 戰爭經過 主要戰場常德之戰發生於1943年11月至12月,是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
戰役背景 戰役目的 兵力對比 戰役經過 追擊戰爭1939年底至1940年初的冬季攻勢是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國民黨軍隊發動的一場規模宏大的進攻性戰役,在國民黨的抗日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頁。牽制和消滅了日軍...
戰役簡介 戰役態勢 戰役起因 戰役經過 戰役得失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
戰爭背景 戰爭起因 戰爭經過 主要戰場 主要戰役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
戰爭背景 雙方陣營 戰爭經過 主要戰場 主要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