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風險管理必須覆蓋投資銀行的所有相關業務部門和崗位,並滲透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項業務過程和業務環節。因此,投資銀行倚重各業務部門去實施持續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程式。
2.獨立性原則
投資銀行應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審計稽核部等部門,部門內部設立風險管理小組,上述各風險管理機構和人員應保持高度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負責對投資銀行管理業務及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的執行進行監察和稽核。
3.防火牆原則
投資銀行必須建立防火牆制度,業務中的投資管理業務、研究工作、投資決策和交易清算應在空間上和制度上嚴格隔離。對因業務需要知悉內幕信息和穿越防火牆的人員,應制定嚴格的批准程式和監督處罰措施。
4.適時有效原則
在保證所有風險控制措施切實有效的基礎上,投資銀行業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應具有前瞻性,並且必須隨著公司經營戰略、經營方針、經營理念等內部環境和法律法規、市場變化等外部環境的改變及時進行相應的修改和完善。
5.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原則
建立完備的制度體系和量化指標體系,採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同時重視數量分析模型和定性分析的套用,使風險控制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目標
風險管理的目標是在識別與評估風險的基礎上,控制和處置風險,防止和減少損失,保障投資銀行各項經營行為的順利實施,實質是以最經濟合理的方式規避或消除風險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並且產生最大化的收益。
第一,經濟目標,即建立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機制,實現風險管理成本最小化目標。它要求風險管理者運用最佳的技術手段來降低管理成本。風險管理者應謀求用最經濟合理的處置方式,把控制損失的費用降低到最低程度,通過儘可能低的管理成本達到最大的安全保障,取得控制風險的最佳效果。
第二,職責目標,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行業規章以及公司各項規章制度的規定,自覺樹立規範運作、穩健經營的經營思想和經營風格,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等。
第三,持續經營目標,保證公司正常經營活動的實施,損失發生後,任何風險管理措施的執行和實施,都可以使風險造成的損失得到及時而有效的補償,從而為公司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創造必要的條件。
第四,系統性目標,風險管理往往是由多個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部分構成有機整體(或系統),其各個組成部分都存在各自的風險問題。處理局部風險應以整體風險管理為出發點,從全局降低系統的整體風險。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流程
在實踐中,投資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常常由四個環節構成,即風險識別、風險分析與評估、風險控制和風險決策。
(一)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就是在紛繁複雜的巨觀、微觀市場環境中及對投資銀行實行經營管理過程中識別出可能給投資銀行帶來意外損失和額外收益的風險因素。風險識別需要投資銀行對宏微觀經營環境、競爭環境有充分的了解,有完備的信息收集處理系統,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敏銳的洞察力。
(二)風險分析與評估
風險分析指投資銀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導致風險的各種直接要素和間接要素,如影響市場行情的巨觀貨幣政策、投資者的心理預期。風險評估是指管理者具體預計風險因素髮生的機率,預測這些風險因素對投資銀行可能造成損失和收益的大小,進而儘可能地確定投資銀行的風險程度。
風險評估中需要用到風險管理指標體系,主要適用於可度量風險的識別和評估。該體系分為兩個層次,一是反映公司整體風險情況的,二是反映各部門風險情況的。一級指標體系中包括安全性指標(如資產負債率、資產權益率等)、流動性指標(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長期投資餘額占資本的比例等)、風險性指標(自營證券期末餘額與所有者權益比例、風險投資比率、應收賬款比率等)和盈利性指標(如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等)。二級指標分為證券自營部門和投資管理部門監控指標、經紀業務監控指標和承銷業務指標。
(三)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就是指對投資銀行的風險進行防範和補救。它包括風險迴避、風險分散、風險轉移、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風險迴避主要指在資產的選擇上避免投資於高風險的資產,通過對資產期限結構進行比例管理等方式來規避風險;風險分散主要指通過資產投資的多樣化,選擇相關性較弱的甚至是不相關或負相關的資產進行搭配,以實現高風險資產向低風險資產擴散;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合法的交易方式和業務手段將風險轉移到受讓人的手裡;風險補償是指通過將風險報酬打人價格或訂立擔保契約進行保險等方式以保證一旦發生風險損失就可以有補救措施。
(四)風險決策
投資銀行風險決策一般由投資銀行管理者在風險分析和評估的基礎上做出,是風險控制的基礎。它是指投資銀行的管理層在綜合考慮風險和收益的前提下,根據自身的風險偏好以及對於相關業務的發展前景的一些判斷,選擇風險承擔的過程。風險決策首先要依據投資銀行的經營目標確定決策目標,然後採用機率論、決策樹等方法提供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方案,最後確定優選方案。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體系
(一)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程式
有效的風險管理以功能完善和協調運行的風險管理體系為支撐,這一體系包括實現風險管理目標的政策和程式、進行風險分析、做出風險決策、執行風險管理決策、對決策的執行進行監控、做出風險管理報告,以及對戰略、政策和程式的有效性進行動態評估和改進等各項內容。風險管理體系主要要素之間的關係,如圖表19-2所示:
(二)投資銀行風險分析
投資銀行風險分析就是風險管理專業人員對投資銀行的各項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種類、風險性質、風險的大小、風險發生的機率以及風險的數量額度進行分析和研究。
(三)投資銀行風險管理方案設計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部門根據不同的風險一收益對應關係,設計出控制和應對這些風險的多種對策,並形成報告,供高級管理層裁決,同時根據證券市場環境的變化對風險方案進行動態的跟蹤和調整。
(四)投資銀行風險管理決策
根據投資銀行的經營風格或領導人的偏好,投資銀行的決策層在不同風險和收益的對應關係中做出選擇。投資銀行的業務是圍繞著風險和收益的對稱性展開的。理論上講,投資銀行的風險管理是在給定預期收益目標下將風險控制在最低水平,或者使經過風險修正的收益最大化。風險偏好高的投資銀行追求的是高風險和高收益,風險偏好低的投資銀行理泛與實務投資銀行關注的是既定風險約束下的資產安全性。因此,投資銀行的風險偏好不同,相應採取的風險管理策略也不同。
(五)投資銀行風險管理決策執行
在高級管理層做出決策之後,投資銀行專門的部門負責實施投資銀行的風險管理決策,具體包括:核定投資銀行各部門和業務的風險大小,確定風險限額,明確各部門、各環節的權利和責任。
(六)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監督和控制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投資銀行風險管理對象的監督和對風險進行跟蹤控制的效果。從國外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看,進行風險管理有效監督的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是實行定期報告制度。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
國外投資銀行的風險管理結構一般由審計委員會、執行管理委員會、風險監視委員會、風險政策小組、業務單位、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公司各種管制委員會等組成。這裡只介紹幾個委員會或部門的職能。
(一)審計委員會
審計委員會一般全部由外部董事組成,由其授權風險監視委員會制定公司風險管理政策。審計委員會是投資銀行高層次的風險管理機構。
(二)風險監視委員會
風險監視委員會一般由高級業務人員及風險控制經理組成,並由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兼任該委員會的負責人。該委員會負責監視公司的風險並確保各業務部門嚴格執行識別、度量和監控與其業務相關的風險。該委員會還要協助公司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決定公司對各項業務風險的容忍度,並不定期及時向公司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和審計委員會報告重要的風險管理事項。
(三)風險政策小組
風險政策小組則是風險監視委員會的一個工作小組,一般由風險控制經理組成並由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的負責人兼任負責人。該小組審查和檢討各種風險相關的事項並向風險監視委員會匯報。
(四)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
公司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為公司各項業務制定風險容忍度,並批准公司重大風險管理決定,包括由風險監視委員會提交的有關重要風險政策的改變。公司最高決策執行委員會特別關注風險集中度和流動性問題。
(五)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
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是一個專門負責公司風險管理流程的部門,它根據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確定的風險管理要求,負責審議公司風險管理的戰略、制度和政策;審定公司總體風險限額及分配方案;審定全面風險管理報告和風險評估報告;審定重大風險、重大事件和重要業務流程的評估標準、管理制度及內控機制;定期評估公司資產配置的風險狀況及風險限額的執行情況;審議風險管理策略和重大風險事件的解決方案;審定執行委員會授權的有關風險管理的其他重大事項。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對執行委員會負責,由執行長、營運長、首席風險官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
風險管理委員會一般由市場風險組、信用風險組、投資組合風險組和風險基礎結構組等四個小組組成。
1.市場風險組負責確定和識別公司各種業務需要承受的市場風險,並下設相對獨立的定量小組專門負責建立、驗證和運行各種用來度量、模擬各種業務的數學模型,同時負責確立監視和控制公司各種風險模型的風險集中度和承受度。
2.信用風險組負責評估公司現有和潛在的個人和機構客戶的信用度,並在公司風險監視和度量模型可承受風險的範圍內決定公司信用風險的承受程度。該組需要審查和監視公司特定交易、投資組合以及其他信用風險的集中程度,並負責審查信用風險的控制流程,同時與公司業務部門一起管理和設法減輕公司的信用風險。該組通常設有一個特別的專家小組專門負責公司資產確認和管理在早期可能出現的信用問題。
3.投資組合風險組具有廣泛的職責,包括通過公司範圍內重點事件的分析,把公司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運作風險有機地結合起來統籌考慮,進行不同國家風險和定級的評估等。該組一般設有一個流程風險小組,集中執行公司範圍內風險流程管理的政策。
4.風險基礎結構組向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提供分析、技術和政策上的支持以確保風險管理委員會更好地監視公司範圍內的市場、信用和投資組合風險。
除了以上有關風險管理組織外,投資銀行內部還有各種管制委員會制定政策、審查和檢討各項業務,以確保新業務和現有業務的創新不超出公司的風險容忍度。這些委員會一般包括新產品審查和檢討委員會、信用政策委員會、儲備委員會、特別交易審查檢討委員會等等。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國際經驗
投資銀行在西方國家已經有百年的發展歷史,它們在風險管理方面具有很多特別有價值的經驗值得研究借鑑。
1.具有清晰的風險管理理念
西方的投資銀行由於有清楚的權益關係,使得它們對風險管理具有強烈的內在需求,管理風險是投資銀行管理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此形成比較成熟的風險管理理念。當然各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理念有所不同。
美林公司的風險管理理念:風險控制比風險識別和風險評估更重要。美林認為一個產品的主要風險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管理的方式。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必須是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風險通常源自無法預計的事件,並且大部分的統計和模型式的風險管理方法無法預計,風險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證,因此,對這些風險模型的依賴是有限的。
摩根斯坦利的風險管理理念:風險是投資銀行業務固有特性,與投資銀行相伴而生。投資銀行在經營活動中會涉及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恰當有效地識別、評價、檢測和控制每一種風險,對其經營業績和長期發展關係重大。公司的風險管理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是一個與有關的專業產品和市場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並做出評價的獨立監管過程。
2.具有完善的風險管理構架
西方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大致相同,一般設立直屬董事會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該委員會一般由公司各主要部門的主管組成,同時還設有審計委員會、執行管理委員會、風險監視委員會、風險政策小組、業務單位及公司各種管制委員會等。這種風險管理部門的橫向聯繫與業務部門的縱向聯繫形成矩陣網路式的監管體系。這種矩陣式風險控制結構的最大優點是使風險置於縱橫交錯的網路式管理體系之下。從而能達到兩方面的效果。
一是達到風險管理系統要求的全面性。投資銀行風險形成的影響因素很多,而且這些因素作用的強弱又隨著時間和空間的不同而不斷的演變。因此,投資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必須是個全面完整的管理體系。例如從風險管理的業務和部門看,投資銀行的任何一項經營業務和經營管理部門,都必須納入風險管理之中,不能出現風險管理的盲區,還要進行持續的全過程管理。
二是符合風險管理系統要求的有效性。這個有效性是指:管理手段的科學化,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網路系統等科學手段,及時、全面、準確地對風險運行的整體狀態、具體業務和具體環節所面臨的風險做出判斷和分析;管理方法的科學化,作為現代企業的投資銀行,對風險管理的理論和方法也必須是科學的,要實行風險管理責任制,實行嚴格的激勵與處罰機制,使防範風險成為外在壓力和內在利益驅動共同追求的目標。
3.具有先進的風險管理方法
一是大量使用風險信息系統。西方的投資銀行主要運用風險資料庫、風險監視系統、風險模擬系統等信息系統進行風險計量分析。如風險資料庫可以每日按產品、信用等級度提供證券風險暴露頭寸的合計總數;風險監視系統可以使風險管理部門能及時檢查交易行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額,允許風險管理部門檢測交易頭寸,並進行風險分析;風險模擬系統可以模擬分析市場波動情況下的風險損失。
二是積極使用金融衍生工具規避風險。金融證券化的迅速發展,為衍生晶的創新和市場的持續擴張提供了動力。從風險管理上來看,這種推動作用提供了新的管理技術和管理手段,大大降低了風險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西方投資銀行積極利用衍生產品規避風險,利用自身優勢對商品、利率、匯率、股票指數等進行各種研究,開發和使用非常複雜的衍生產品滿足風險管理的不同需求。同時投資銀行還可以利用這些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規避風險,最佳化資產負債管理模式。
三是力求保證資產的流動性。西方投資銀行資產組成的結構呈現多樣化,主要是具有較好流動性的現金、現金等價物、證券、短期融資協定、風險儲備現金或證券等。資產的高度流動性為投資銀行融資及資產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和靈活性,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風險。
4.具有科學完善的內外部監管機制
西方的投資銀行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研究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和運作規則。
一是具有獨立、權威的內部風險管理體系。
這種體系的特點是:
第一,內部審計獨立。如投資銀行的日常管理部門無權干預內部審計體系的運作,稽核人員選任獨立,稽核部門有獨立的財務預算等。
第二,稽核部門分工細緻,人員充足。如花旗銀行的稽核總部除首席審計師外,下設調查部、業務審計部、輔助管理部、監督檢查部、審計培訓部、現場檢查部,在現場檢查部下又根據業務和區域分設北美一部(負責資金、證券審計)、北美二部(負責零售業務審計)、北美三部(負責衍生工具審計)、亞太部、拉美部、歐洲一部和歐洲二部等部門。
二是具有完善的外部風險監管機制。
西方投資銀行的監管體制有三個顯著特點。
第一,針對投資銀行業監管的專門法律法規,以美國為例,有《證券法》、《證券交易法》、《證券投資保護法》等專門法律來規範投資銀行的業務活動,使投資銀行業務活動有法可依,所有活動均納入法制化軌道。
第二,有政府領導的市場監管機構,能公開、公平、公正地發揮監管作用,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有行業自律監管機構,以美國為例,有如下組織:全國性證券交易所,如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等;經過註冊登記的證券協會,如全國證券商協會、全美期貨業協會;職業稽核組織,如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
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金融風險管理是現代經濟金融體系的必然組成部分,但全面系統的現代金融風險管理卻是最近二三十年才得以迅速發展的。伴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金融創新的發展,包括投資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所面臨的風險環境也日益複雜化,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一系列惡性金融風險事件的發生,極大地促進了現代金融風險管理的發展。近年來,投資銀行無論是在風險管理的機制、結構還是工具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風險管理作為投資銀行內部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整個管理體系中的地位目前已上升到投資銀行發展戰略的高度。由於近幾十年來投資銀行所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風險環境也越來越複雜,尤其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一些大的銀行由於風險管理失敗而遭受了巨額損失甚至破產倒閉,投資銀行的股東和管理層都深刻地認識到了現代風險管理對於銀行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許多投資銀行的董事會已將風險管理納入其發展戰略計畫,負責制定有關風險管理的政策,建立起內部風險控制機制。
與風險管理上升到投資銀行發展戰略高度相適應,投資銀行風險管理結構越來越嚴密,形成了由董事會和管理層直接領導的,以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與各個業務部門緊密聯繫的風險管理系統。現代風險管理系統強調風險管理部門既要與各業務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繫和信息暢通,同時又十分強調風險管理部門的獨立性。風險管理決策和業務決策要適度分離,這改變了風險管理決策從屬於以贏利為首要目標的業務決策的傳統管理體制。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的出現是20世紀90年代國際上大的投資銀行在組織結構上為適應風險環境複雜化而進行的重大改進,它表明現代投資銀行更加重視系統全面的風險管理。
我國投資銀行一定要儘快完成風險管理理念的更新與轉變。風險管理要全員參與;要由局部風險管理變為整體風險管理,樹立風險管理的全局觀和系統觀;要變過去被動的、消極的事後“亡羊補牢”型風險管理,成為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全過程化的、積極的、主動的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 馬君潞 王東勝主編.金融機構管理.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
2 任淮秀主編.投資銀行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05月第1版.
3 阮青松編著.投資銀行學精講.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07.
4 欒華著.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年8月.
5 宋國良主編.投資銀行學運營與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