耠子的由來
耠子,即犁,耕作工具的一種。以冀東習慣分類,按個頭大小和用途分為耠子、犁杖。前者較小,多用於開溝播種、中耕;後者較大,多用於備耕垡地(多稱shǎ地)、打壟子。按結構分為梭子犁和牮犁(腳犁)。無論是梭子犁、牮犁,還是耠子、犁杖,它們的製作,當地都稱作投耠子。
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創造和改進了多種式樣的耕作工具。犁耕的發明,亦是人類耕作技術的一次飛躍,沿用千餘年,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追尋其歷史沿革,需從我國的農耕說起。人類耕作技術的發展,自然是先有鋤耕,後有犁耕。依次經歷了木器、石器、銅(鐵)器的發展演變過程。
考古證明,犁耕和牛耕不能混為一談。在畜力拉犁以前,經歷了漫長的以人拉石(木)犁的階段。最初是由二人推耒(形狀像木杈)掘土,漸次是一人踏耒,一人引耒發土,即所謂的耦耕(兩人並耕)。《詩經·周松·載芟》:“載芟(shān割)載柞,其耕澤澤;千耦之耘,徂(cú編者註:往;到)隰(xí編者註:新開墾的田地)徂畛(zhěn編者註:田間小路)。”說的就是西周時,兩人並耕的情景。後來又對單齒的木耒進行改造,變單齒為雙齒,又把耒齒改成板狀,稱其為耜(sì,跟犁鏵相似)。耜起初也是木質,後以石代替,其形狀有長方形、桃形或舌形等,與木製耜柄連在一起,類似今天的鍬。
新石器中、晚期至周朝,仍以石、木、骨器為主要農具。犁地是由木耜、石耜、銅(鐵)耜慢慢演變而來。相傳,耒耜、鋤頭、斧頭等工具均由神農氏發明,故人們推崇神農氏為中華農耕文化的祖師。
到了春秋時期,鐵器漸興,牛耕亦漸次出現,戰國時牛耕已比較普遍。當時的秦國就是牛耕的先進地區之一。據《戰國策·趙策》記載,趙豹對趙王說:“……且秦以牛田,水通梁,不可與戰。”這裡趙豹把秦使用牛耕視為趙無力與秦為敵的原因,說明牛耕當時只在先進地區得以推廣,至少在趙國還沒有達到秦的水平,所以引起趙豹的重視。也正是由於秦國普遍使用牛耕,才得以富強。
考古學者認為:戰國、秦漢的鐵犁鏵是由新石器時代的石犁發展而來,基本形制和石犁一脈相承。漢代已經出現了與犁柄分開的犁床,具有耜耕發展而來的特徵,就更說明了從石犁到鐵犁的發展道路。至遲在漢代,又發明了犁僻(亦稱犁鏡,俗稱單里兒)。犁僻可以翻土培壟,同時除蟲滅草。唐代在直轅犁基礎上逐漸演變為曲轅犁。直轅犁笨重,形制較大,沒有調節深淺的部件,往往以二牛抬桿的方法耕地,後來變直轅為曲轅,犁架變小,靈活輕便,且能調節深淺,只用一牛即可挽拉,不僅節省了畜力,還提高了耕作效率。我國耕犁到唐代基本定型,犁耕沿用了1300餘年,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其地位逐漸削弱。
耠子的種類
犁有多種,且形制不一,但曲轅是統一的。冀東地區有梭子犁和牮犁,二者結構不盡相同。杖轅、犁底、犁把、拿手等,兩種犁均有,其他部件有區別。梭子犁(如圖)由杖轅、兔子耳朵、犁底、狗腦袋、犁把、拿手、梭子、拉扯木、千斤等組成;牮犁(如圖),也稱腳犁,由杖轅、柁頭、犁底(犁腳)、狗腦袋、犁牮、耥楔、千斤、犁把、拿手等組成。杖轅也稱杖桿;拿手也稱地頭摸、回頭忙等。
牮犁是犁牮固定於犁底,穿入杖轅,杖轅穿入犁把,兩隻千斤管轄,四者組成一個四邊形,由耥楔調整深淺。另一種組裝方式如左上圖,耥楔橫插入犁牮,既用於調節深淺,又起千斤的作用。梭子犁是杖轅削薄插入犁把,千斤管轄,犁把下端固定於犁底,拉扯木固定於犁底和犁把,形成一個三角形,由插入犁把方孔的梭子調節深淺。梭子犁前面起支撐作用並用以牽引的,一般是穿入杖轅的順直木,稱兔子耳朵。牮犁前面起支撐作用並用以牽引的,一般是順直木穿過杖轅,下面穿連2塊~3塊橫木,稱柁頭。這種結構摩擦力大,但是平穩。犁杖也有的裝兔子耳朵
耠子杖轅一般長5.3尺~5.5尺,把長4.3尺左右,犁底長1.7尺左右;犁杖杖轅一般長7.5尺,犁把長4.5尺左右,底長約2.2尺。二者犁把尾端距地面均高3尺左右,以手扶舒適為宜。
耠子、犁杖的製作,是木作行一種專門技術。冀東投耠子,杖轅、犁牮多用紋理性強、韌性大的槐木、榆木、桑木等,犁底、犁把等則以楊柳木為之。其形制結構要符合力學原理,特別是杖轅需選擇自然彎曲接近曲轅的原木,以確保抗拉強度,如不盡人意則稍加砍削修整。
投耠子,托頭、杖轅、犁牮、犁底、犁把必須成同一平面,耕作起來不跑偏;托頭、鏵尖、犁底成一直線時,耕作深度為零,調解耥楔(梭子)可增加深度;犁牮與犁底相交,一般成60度角。犁鏵的位置,古來留下的講究是“犁杖要下土,必須前三後二五”。指鏵尖至兔子耳朵的長度和鏵尖至犁底末端的長度,比例為3:2.5。經過長期實踐,改為“前三後二”更穩便下土。犁底下面非平直,而是略有凹陷,以減小與地面的摩擦力。不同季節裝犁鏵也有區別,講究“春天滾豆,夏天8分”。指犁鏵安裝好,鏵尖與犁底後跟連線,距離鏵瓮底面的尺寸。春天土壤散落,摩擦力小;夏天土壤泥濘,摩擦力大,適當加大鏵瓮至地面的距離,以減小摩擦力。
在製作過程中,多採取尺量與“目劃”相結合的方法,即按各部件的尺寸下料,再按結構擺在地面上劃線。以犁把尾端至犁底下面3尺為準,犁把、犁牮與犁底的夾角合適,各部件按結構疊壓擺置,使托頭底部、狗腦袋和犁底尾端三點成一線,爾後在各部件上劃線,鋸榫,鑿眼,組裝。
知識連結——鑄鏵
鑄造犁鏵需制范和煉鐵,鏵爐是鑄鏵的專門作坊。制范技術在我國青銅器時代就有了;冶鐵技術至少在春秋中期就已發明。鑄鏵,一般需經過四個程式,即造型、翻范、合范、澆鑄。
造型,即製造模具。先按犁鏵的樣子用泥塑成,作為初胎,以備翻范。另按鏵瓮形狀用泥塑成比其小鏵瓮厚度的泥胎,平面做出直徑4分左右的柱形突起,作為內模。
翻范,是把澄濾過軟硬合適的細泥,調節和潤,拍成厚薄均勻的片敷於事先所制模具的外部,用力壓緊。待泥片半乾,按形制沿軸線剖開,脫離模具,此為外范。
合范,把分開的外范用泥粘合在一起,於內模對應處開直徑4分的圓孔,也有的開左右二孔;內模置於范之鏵瓮處,突起插入范之圓孔,固定二者位置,范模之間為鐵液受容處。
澆鑄,把熔煉的鐵水,傾注到合范中,冷卻後清除內模外范就成鏵了。犁鏵鑄成後,柱形突起處成一圓孔,用以穿繩將其固定在狗腦袋上。
我國耕犁的發明要早於歐洲六七百年,歐洲至公元13世紀才出現這種農具,這是我國耕犁獨立發展的例證。它有力地證明:中華民族是勤勞、富有智慧的民族,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