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是2015年5月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曉波。本書收錄了作者近年散文作品59餘篇,不同於商業作品的理性客觀,散文中有他為人父的舐犢情深,有與故人相交的依稀往事,有身為知識分子的冷眼世情,有浸淫商業世界幾十載的犀利勾畫。

內容簡介

“原來生命從頭到尾都是一場浪費,你需要判斷的僅僅在於,這次浪費是否是美好的。時光有味,歲月留聲,每一篇都是最誠摯的表達。

作品目錄

序言 封存青春,永不歸去
上篇
自由與理想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為中年做準備
我的偶像李普曼
書籍讓我的居室和生活擁擠不堪
讀書與旅行還真的不是一回事
在別人的鬍鬚里迷路
我們為什麼孤獨?
被知識拯救的生命
其實那年我也有50萬
時間讓你與眾不同
這世上沒有一樣東西我想占有
把人引向毀滅的從來不是金錢
總有一代人會實現我們的夢想
惟一生生不息的是野草和青年人的夢想
對峙本身真的是一種勝利嗎?
冷漠是成熟的另一個標籤
騎到新世界的背上
我的總編同學們
花開在眼前
只有廖廠長例外
找到廖廠長
江南踏春遇布雷
生命如草潤細物
即將失去的痛楚
特里莎修女:我是上帝手中的一枝鉛筆
我為什麼願意穿越回宋朝
這一代的台北
這一代的上海
這一代的杭州
下篇
我一點也不留戀這個時代
商業是一場有節制的遊戲
你唯一需要保全的財產
蒼狼終將消失
春節的醬鴨
島上楊梅初長成
去日本買只馬桶蓋
拒絕轉型的瑞士鐘錶匠
知道鹿晗的請舉手
我為什麼從來不炒股
被泡沫毀壞的人生
算算你的“屌絲值”
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
“原諒我吧,兄弟們”:工人階級的詩
他們的心裡都有一座“哀牢山”
宋林的悲劇
“病人”王石
那把凳子還在嗎?
如果乾隆與華盛頓在小吃店會面
從汴梁到比薩有多遠?
我們為什麼特別仇富?
玉石為何比鵝卵石更值錢?
科斯與儒家
官商是一些怎樣的“大怪物”?
日本人為何以“邊境人”自居
“歷史沒有什麼可以反對的。”
再也不會有德魯克了
大佬的黃昏
如果鄧小平是企業家

序言

封存青春,永不歸去

E·B·懷特和約瑟夫·布羅茨基是我特別喜愛的兩位美國隨筆作家。

前者生活在富足而多彩的1960、70年代,常年為《紐約客》撰稿,幾乎創造了風靡一時的“懷特體”,後者生於鐵幕下的列寧格勒,曾被當作“社會寄生蟲”流放西伯利亞,後來遭驅逐而在美國大學安度晚年。懷特和布羅茨基分別說過一段讓傾慕他們的寫作者非常沮喪的話。

在自己的隨筆集《從街角數起的第二棵樹》里,懷特哀嘆說,“我想對寫作者而言,從來沒有哪個時代比當今的更為殘酷——他們所寫的幾乎還沒離開打字機,時代就讓其變得過時。”

而布羅茨基則是在著名的《小於一》中寫到,“我對我的生活的記憶,少之又少,能記得的,又都微不足道。那些我現在回憶起來使我感興趣的思想,其重要性大多數應歸功於產生它們的時刻。如果不是這樣,則它們無疑都已被別人更好地表達過了。”

這兩位天才級的文體作家,其實道出了所有寫作者內心的兩個必有的恐懼:散漫的文字比時代速朽得更快,而作家的經歷及思想很可能在不自覺地拾人牙慧。

這也是我為什麼很多年來,一直拒絕出版散文集的原因。作為一位財經作家,我的文字的速朽度應該遠遠大於優雅的懷特和飽受厄運的布羅茨基。我寫專欄的歷史始於遙遠的1994年,篇什數目應超五百,但我並不覺得這些散布於各家報紙雜誌的專欄文章,值得用書籍的形式留存下來,他們是那么的瑣碎,那么的應景,那么的猶豫,就好比一位職業棋手平日打譜的棋局,真真不足為外人觀。而今天,當這本書最終呈現出來的時候,只能表明我已經承認衰老,我開始顧鏡自憐,開始回望來路,開始用過來人的口吻試圖對青年人說一些注定會被漠視的鬼話。

所以,這一本集子的出版,對我而言是一件特別私人的事情。

在選編本書的那幾個春夜,我好像一位舊地重遊的旅人,小心翼翼地回到那些熟悉的街巷,儘量壓低帽檐,避免遇到熟人,躡手躡腳,隨時準備逃離。本書中的若干篇章,最舊的創作於十五年前,那時的我,在文字江湖裡籍籍無名,因而可以信口雌黃,橫行霸道。漸漸於今日,我的某些文字已如身軀上的肌肉,服帖、鬆軟而暗生法令紋。

當我把這些漂浮在歲月之河的文字打撈上來的時候,更像是在進行一次告別的儀式:我將封存青春,永不歸去。

我們這一代,多少屬於天生地養的一代。我們從貧瘠的物質和精神年代走出,在骨骼和思想長成的那些日子裡,父輩奔波於生計,國家則忙於經濟的復甦和意識形態的角斗,他們都顧不上好好看管我們。我們在學校里胡亂地讀書,吃進無數的垃圾,卻又在思想的荒原上肆意地尋覓瘋長的野草。步入社會之後,既有的秩序瀕於崩潰,“效率”替代所有的法則至高無上,而我們所儲備的知識根本不足以應對很多突發的事實,甚至在更多的時候,我們所匆忙建立起來的價值觀在量化、冷酷的現實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在這一本集子中,你可以非常清晰地讀出我所描述的景象,很多篇章中表現出來的自責與詞不達意,是被擊潰前的哀鳴,而另外一些篇章里的激越和溫情,則是逃進書齋後的喘息與抵抗。

從2014年5月開始,我開出“吳曉波頻道”,恢復了每周兩篇專欄的寫作節奏,這使得在過去的一段時間,我的一些文章在社交朋友圈裡流傳得很廣,本書中有將近一半的內容寫於過去的這一年間。這一次的結集,繼往於青蔥,止步於當下,也算是一次長途旅程的即景記錄。

如果說這些文字還值得閱讀,僅僅在於布羅茨基所提供過的那個理由——“其重要性大多數應歸功於產生它們的時刻”。畢竟,這是一個我們參與創造的時代,它一點也不完美,甚而不值得留戀,但是,它真的到來過,而且轟隆隆地裹挾一切,不容任何一個年輕人脫身旁觀。

“我們都是精神上的移民。”這是我的職業偶像沃爾特·李普曼講過的一句話,也許這是每一個國家的觀察者所難以逃避的宿命,他一生為美國人瞭望世事,鐵口判斷,但在內心,卻始終難以揮散自少年求學時就已生出的疏隔感。

是為序。

作品鑑賞

·【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的第一本散文集】從近年散文作品500餘篇中精選59篇,包括關於人生、關於財富、關於商業多重表達。這些文字其中也體現了他從籍籍無名到“中國最好的財經作家”的文脈軌跡。

·【一位財經作家的私人表達】書中吳曉波既用深情地筆觸寫下給女兒的文字、對人生的感悟,也以相對感性的視角回憶和記錄了一些人事,如王石、褚時健、羅振宇、秦朔、何志毅等。

作者簡介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吳曉波:1968年生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藍獅子出版人,常年從事公司研究。2009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著作兩度入選《亞洲周刊》年度十大好書(非小說類),被譽為“中國最好的財經作家”。2014年創辦自媒體“吳曉波頻道”。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主要出版著作有:《激盪三十年:中國企業1978-2008》(上下卷)、《跌盪一百年:中國企業1870-1977》(上下卷)、《浩蕩兩千年:中國企業公元前7世紀—1869年》、《吳敬璉傳: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肖像》、《大敗局》、《大敗局Ⅱ》、《歷代經濟變革得失》等。其中《激盪三十年》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最佳商業圖書”、“2008年《新周刊》新銳榜之年度圖書”,《大敗局》被評為“影響中國商業界的二十本書”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