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春閣

原來,在古代,這兒有一座承春閣。 在民間,還有一個危警肇承春閣退妻的故事。 一天,危警肇帶著她來到承春閣遊玩。

在撫州民間瓦缸煨湯館的東邊,有一條小巷,名叫承春閣巷。 這條小巷,為何要叫承春閣呢?原來,在古代,這兒有一座承春閣。
承春閣始建於唐朝末年。當時,天下大亂,黃巢農民起義,烽煙遍地。南城縣富紳危全諷、危仔倡兄弟,招募同鄉青壯年,組織武裝,保家衛鄉。經多年征戰,危全諷占領了撫州,當上了撫州刺史。危全諷擔任撫州刺史後,將州治由地勢低洼的連樊水邊(今城西街道辦事處所在地)向東移至地勢險峻的羊角山(今撫州一中所在地)。光啟三年(887年),他又組織當地百姓,修築城牆,歷時3年,修成了外城和子城。所謂子城,就是城中城,位於今撫州一中一帶,周長1里225步(每步5市尺),約計875米,辟有三門,東門叫承春門,南門叫通教門,北門叫望雲門,每座城門上建有高閣,承春門上的高閣叫承春閣,承春閣便從此產生。當時,承春閣與通教閣、望雲閣“矗然鼎峙”,交相輝映。宋末,子城城牆倒塌,但承春閣依然挺立,因而將承春閣改名春台,以紀危全諷。承春閣因地處子城東門,周邊店鋪甚多,非常繁華,湯顯祖曾在承春閣酒樓喝過酒,並寫了《承春閣酒樓上逢姜十以劍換酒留別》一詩。
大順元年(890年),危全諷鑄了一口高五尺、直徑三尺、重三千斤的大銅鐘,懸於寶應寺。到了明代,寶應寺毀,改建縣學,縣學前二百步建了樹聲樓(又名“三元樓”),官府遂將這口大銅鐘懸於樹聲樓。清乾隆七年(1742年),揚州唐松岩擔任撫州知府,他認為承春閣是全城最高的地方,遂將大銅鐘移來,懸於承春閣頂樓。到嘉慶七年(1802年),承春閣因年久失修,將要倒塌,“懸鐘將墜”,知府邱先德很是憂慮。但因當年收成不好,又恐傷民財,不敢修葺,遂而自己捐獻俸銀百兩,命人將大銅鐘卸下,將閣樓拆毀,並將閣樓的朽楝頹楹堆於大鐘之側,以待新修。次年(1803年),風調雨順,百姓豐收,危全諷後裔、臨川嵩源人危警肇(字振龍)登臨此地,見承春閣頹廢,洪鐘在地,慨然道:“這是我遠祖的遺蹟啊!我遠祖功在鄉國,歷時千年,僅留這些遺蹟。這些遺蹟再不保存下去,實為我輩之羞!”於是打算獨自捐資修建承春閣。知府聞訊,喜出望外,立即給予支持。於是,危警肇購料興工,費時幾月,費錢三千貫(相當於今人民幣90萬元左右),將承春閣修建一新。新修之閣,比舊閣更為雄壯。
在民間,還有一個危警肇承春閣退妻的故事。
相傳新承春閣建成之後,危警肇的妻子患病亡故。安葬了妻子,有人來做媒,給她介紹一個十幾里路外的寡婦。危警肇跟著媒人去看了,見那寡婦二十幾歲,容顏美麗,知書達理,很是喜歡。聽說她家欠了上百貫的債,就幫她還了債,把她娶了過來。一天,危警肇帶著她來到承春閣遊玩。忽然,有人送給她一封信。她拆開一看,立即掩面而泣。危警肇忙問:“出了什麼事?”她便把來信給他看。危警肇接過,只見是首詩,云:“陰雲漠漠下陽台,惹著襄王更不回。五度看花空有淚,一心如結不曾開。纖蘿自合依芳樹,覆水寧思返舊杯,惆悵嵩源危氏宅,春光無復下山來。”危警肇粗通文墨,知道詩中訴說詩人的遭遇,訴說詩人對舊情的難忘和無奈,便問她這是怎么一回事,其中有何緣故?她哽咽著說出了原委。
原來,寫詩送來的是她的前夫。他是個秀才,家裡很貧窮。六年前,他要外出求學,求取功名,四處籌借,湊足了可夠她維持五年生計的費用,對她說:“我如果五年不回來,你可以隨意改嫁。”他走後,五年沒回來,杳無音信,生死不知,公公婆婆又相繼亡故。她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再加上債主逼債,萬般無奈,只好改嫁危警肇。現在他回來了,知她改了嫁,非常傷心,所以寫首詩送來。
危警肇聽了,悵然良久,說:“當初,媒人說你夫已死,要錢還債。我哪裡知道還有這些原委?我決不能做拆人婚姻的不義之事!”他估計其前夫就在附近,問明了她前夫的姓名和長相,即命人把她前夫找來,當場把妻子送還,並送他一百貫錢和一些衣物,把秀才夫婦感動得涕淚橫流。
事後,人們都紛紛稱讚危警肇的德行義舉。有詩云:“承繼祖風建高閣,成人之美退美妻。嵩源危氏德義在,承春閣上春悠悠。”
今天,承春閣雖不復存在,但人們並沒有忘記承春閣,故仍將承春閣舊址小巷命名為承春閣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