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餘市

扶餘市

扶餘市,吉林省松原市代管縣級市,地處松嫩平原東北部邊緣,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東部。西與松原市寧江區接壤,南隔第二松花江與前郭縣、長春市農安縣、長春市德惠市為鄰,北與黑龍江省大慶市肇源縣、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相望,東與長春市榆樹市接壤。扶餘是溝通黑龍江、遼寧兩省的公路和鐵路交通要塞,境內設有扶餘站,扶餘北站。2013年1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扶餘縣,重新設立扶餘市(縣級),原行政區域不變。重新設立的縣級扶餘市由吉林省直轄、松原市代管。2011年末,扶餘市轄5個鄉、12個鎮,總人口為77.17萬人。2012年,扶餘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30億元,比2011年增長17.9%。

基本信息

正文

扶餘市扶餘市
吉林省白城地區轄市,中國重點商品糧基地之一。位於吉林省北部松嫩平原。隔江與黑龍江肇源縣為鄰。面積5541平方公里,人口95.54萬。清初設伯都訥站,為吉林通往內蒙古交通要道。雍正四年(1726)增設長寧縣。1913年改扶餘縣,1987年撤縣設市(縣級)。市境南、西南、北為松花江,東北為拉林河。南部沿江台地地勢較高,海拔160~200米,耕地面積大,居全省第3位。主要為黑沙土和黑粘土。年均溫3~6℃,無霜期140~150天,降水量450~550毫米。灌溉發達,農產以玉米、大豆著稱。東部為大豆、高粱產區,中部為玉米產區,西部為穀子和小麥區。防護林基本達到林網化,對防風固沙,保證農業豐收起良好作用。扶餘油田分布於市境西部,是中國已建成的石油生產基地之一。工業有農機修造、水泵、電機、石油化工、紡織、造紙、印刷和食品等。

行政區劃

扶餘市人民政府扶餘市人民政府
伯都訥地方始設副都統時,轄境較寬,大致為今松原市寧江區江北地區、扶餘縣、榆樹市三縣市區。清光緒三十一年(1906年)以後新城府時期,以匯塘溝、珠爾山為界,其東屬榆樹地,其西屬新城府,轄境與1983年9月以前扶餘市轄區同。
1983年9月,改32個人民公社為鄉,人民公社改稱鄉人民政府,鄉下轄村、社;保留扶餘、長春嶺、陶賴昭、五家站鎮,國營農場不變。1987年,全縣共有9鎮、26鄉和兩個國營農場。各鄉鎮計轄22個街道、474個村。
1995年扶餘區轄10個街道辦事處,25個鄉,10個鎮,兩個國營農場。483個行政村。全區總人口1145011人,14個少數民族。
1995年12月,扶餘縣轄四馬架鄉、永平鄉、社裡鄉新站鄉、更新鄉、徐家店鄉、伊家店鄉、石橋鄉、三義鄉、肖家鄉、榆樹溝鄉、新城局鄉、大三家子鄉、二龍山鄉、拉林鄉、萬發鄉、大林子鄉、七家子鄉等18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等8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
2005年鄉鎮合併,2006年社裡鄉劃歸松原市,扶餘縣現轄三駿鄉、永平鄉、新站鄉、更新鄉、伊家店鄉、肖家鄉等6個鄉,長春嶺鎮、五家站鎮、陶賴昭鎮、蔡家溝鎮、三岔河鎮、弓棚子鎮、三井子鎮、增盛鎮、大林子鎮、新萬發鎮、新源鎮等11個建制鎮。另有國營伊家店農場和兩個灌區。轄415個行政村。全縣總人口735727人,182696戶。農業人口663106人,城鎮人口72621人。9個少數民族,9740人。

人文古蹟

扶餘市博物館扶餘市博物館
松花江,這條黃金水道,繁榮了扶餘古地;扶餘,這方肥甘熱土,哺育了一批批中華優秀兒女 。這裡曾誕生過巴英額那樣的安邊宿將,也養育出于蔭霖那樣的朝廷重臣;抗戰時期的著名愛國將領蕭振瀛誕生在扶餘縣四馬架鄉;解放戰爭中著名戰鬥英雄梁士英就是在如今縣城長大的;扶餘也是中外知名作家、電影《紅色娘子軍》、《赤壁大戰》、《從奴隸到將軍》、《風雨下鐘山》的作者梁信以及齊白石親傳弟子、中國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家王慶淮等名家的故鄉。建國以來,扶餘又湧現出以全國林業勞動模範田富為代表的 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英才。扶餘環境優美,名勝可觀。縣內有各類古遺址、古城址、古墓葬、古廟宇多處。保存良好的大金得勝陀頌碑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亭修繕一新,周圍環境幽雅,可供遊人觀賞、考證。城區之北,拉林河畔林青水碧,珠爾山上鳥語花香;城區之南,松花江滾滾東來 ,江防林翠屏疊障。城南城北,瀕江臨河,都是有著極大開發潛力的旅遊資源。 地理位置 扶餘縣地處松嫩平原東北部邊緣,位於吉林省東北部,松原市的東部,北緯44°45′40″——45°32′18″、東經124°39′10″——126°11′30″之間。西與松原市寧江區接壤,南隔第二松花江依次與前郭縣、農安縣、德惠市為鄰,北以松花江為界與黑龍江省肇源縣相對,東北隔拉林河同黑龍江省雙城市相望,東以會塘溝為界與吉林省榆樹市接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