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賓的貨幣增長理論
1981年,新古典綜合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托賓(James Tobin)首先把貨幣因素引入經濟增長理論的研究中,提出了“貨幣增長理論”
托賓認為,過去的經濟成長理論都因為把貨幣視為是“中性”的而忽略了其在經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這是一大缺陷。為彌補這個缺陷,托賓把貨幣因素導入經濟成長模型,把貨幣貯藏手段職能對經濟的短期影響擴展到長期的經濟成長模型中。1965年他發表了《貨幣與經濟成長》一文,探討了不同儲蓄形式和貨幣因素對於經濟成長的作用,建立了貨幣經濟成長理論,進一步完善西方的經濟成長理論。
在托賓的理論模型中,儲蓄可以採用兩種形式:
1、持有現金餘額,這種儲蓄形式雖然得不到利息收益,但具有無風險、流動性高和資本價值穩定的優點。
2、以現金以外的方式進行儲蓄,如生息資產和實物資產,托賓把現金以外的儲蓄方式統稱為實物財產的儲蓄方式,這種儲蓄方式有收益但也有風險。
這樣,總儲蓄就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現金儲蓄;二是實物儲蓄。
托賓認為,在貨幣經濟中總儲蓄的增長並不意味著對經濟成長的作用大。儲蓄對經濟成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現金儲蓄與實物儲蓄的比重。由於現金儲蓄不能轉化為實際投資,因此,真正對經濟成長有促進作用的只是實物儲蓄,總儲蓄中只有減去現金儲蓄的部分才能轉化為投資。正因為如此,在貨幣經濟中能轉變為實際投資的人均儲蓄要比純粹的實物經濟低,相應地,人均投資也低於純粹的實物經濟中的人均投資。
托賓認為,要促進經濟成長,重要的問題在於提高實物儲蓄在總儲蓄中的比重。由於現金儲蓄只是財產的一種,利率對其有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在利率的作用下,現金儲蓄和實物儲蓄之間具有替代性,因此,中央銀行可以通過調節利率來提高實物儲蓄在總儲蓄中的比重,以此促進經濟成長。托賓強調,在貨幣經濟中,國家對經濟的調節主要是通過貨幣的作用來實現的,而且通過這種政策調節可以實現高速的經濟成長,這比純粹實物經濟成長模型中完全依賴市場機制來調節要穩定和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