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隨著社會發展,由於人口流動、家庭困難、意外事件等原因,城市街頭流浪乞討人員增多,組織、脅迫 、誘騙、利用未成年人流浪乞討和組織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等現象也日益猖獗,這些現象嚴重侵害了公民權利、擾亂了公共秩序、危害社會穩定。而要減少甚至杜絕這種現象,需要多部門聯手協作進行,並依託有效甄別手段進行權威判定。
近年來拐賣婦女兒童犯罪呈現多個新特點:犯罪組織職業化、集團化,犯罪手段暴力化、多樣化,被拐對象低齡化、多元化,拐賣去向複雜化、國際化。這些特點的出現給公安機關的打拐工作提出了全新挑戰。
民政部門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救助乞討兒童,稱為國家一項長期的工作。同時,微博打拐等各種民間行為也喚醒著社會公眾意識。然而,打拐並不是單靠微博那樣簡單,不能隨便判定乞討的孩子就都是被拐賣的。
由於各地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救助站並沒有執法權,不能上街強行將帶孩子乞討的成人拘捕或扣押 ,只能是由警方等將其勸過來接受救助。在很多情況下,由於孩子小,不明白原因,而大人又堅持說孩子是自己的……在這種情況下,救助站只能通過傳統手段確定大人的身份,隨後將帶著兒童乞討的大人送上返鄉的火車。這種傳統解決方式往往費時費力而又收效甚微,且具有很大的反彈性。
優勢
權威精準
DNA檢驗技術具有個體識別率高、親緣關係認定準確的特點,是確認被拐賣兒童身份最有效的技術手段之一。當再面對很多的大人帶孩子乞討的情況,民政部門就可以通過該技術手段比對大人與孩子的DNA,簡單而又準確地確定他們之間的血緣關係。DNA檢測要求通過18個基因座來比對、識別。專家認為通過18個基因座來比對,識別準確率可以達到99.99%以上。
高效快速
被拐兒童多為幼兒,單憑相貌確認查找,工作難度較大。各地方公安廳可以動態聯網公安部全國打拐DNA資料庫,運用DNA遠程比對技術等高科技手段,快速、高效地查找被拐賣兒童。DNA遠程比對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的套用,讓查找被拐賣兒童變得更快速、高效。
有了這個資料庫,只要將所有丟失孩子的父母的血樣以及找回來的失蹤兒童的血樣採集到,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準確地查找,既減輕了公安機關的工作量,而且丟失孩子的家長也不用再去全國到處跑著找孩子,只要讓當地公安機關採集自己的血樣輸入比對庫中,就可以在家中坐著等結果了,不管自己丟失的孩子在全國任何地方,只要他的血樣也被輸入比對庫中,公安機關馬上就會知道並通知父母。
價值
打拐DNA資料庫是整個打拐行動中在最後關鍵階段的甄別判定手段依託,不論對於以民政部門及公安機關為主的國家機構打拐,還是以微博打拐為代表的民眾參與行為,都極大地提高了打拐工作的成果和有效性。
這種有效性體現在,通過DNA鑑定進行孩子和大人之間的比對,確定血緣關係的勸其返鄉,沒有血緣關係將被重點調查,發現被拐兒童將全力解救。
這種有效性將在很大程度遏制成人帶著兒童街頭行乞現象甚至殘害兒童的行為。
依靠DNA技術的快捷、準確、權威等特性,打拐DNA資料庫將成為全國打拐工作中的重要一環。
政策
免費檢測
公安部要求全國的派出所、刑警隊等一線公安機關,對民眾報告兒童失蹤、被拐賣的,都必須立即立案,組織查找和偵查調查工作;同時,要做好採血工作,為查找兒童打基礎。公安部要求對五類人員必須採集血樣進行DNA檢驗,並將數據錄入全國資料庫,這五類人員包括:已經確認被拐賣兒童的親生父母,自己要求採血的失蹤兒童親生父母,解救的被拐賣兒童,來歷不明、疑似被拐賣的兒童,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兒童。
對街頭流浪乞討和被組織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未成年人一律採血,經DNA檢驗後將數據錄入全國打拐DNA資料庫。
方便民眾
公安部要求採血工作遵循就近原則,兒童失蹤地、居住地、發現地公安機關必須及時接待民眾採血。在報案、查找、偵查調查和採血、檢驗、比對工作中,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民眾收取費用。
快速尋查
為防止失蹤兒童成為被拐賣對象,多個省份的公安廳已制定了“查找失蹤兒童快速反應聯動工作機制”,該機制對快速尋查工作模式、各部門的任務、責任以及獎懲制度作出了規定,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建立快速尋查失蹤兒童機制,突出一個“快”字:接警處警快,調集警力快,調查走訪快,收集信息快,尋查行動快。過去一般都要過了24小時、有證據表明兒童被拐,警方才予以刑事立案偵查;如今110指揮中心只要接到小孩失蹤的報警,就在第一時間啟動尋查機制,刑偵、治安、巡警、交警、派出所等多警種、多部門聯動。
此外,各省還建立拐賣兒童婦女犯罪舉報獎勵制度。
鑑定機構
公安部於2009年5月19日啟用了“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信息系統”和“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被拐賣或者失蹤兒童的親屬可就近到當地派出所、刑警隊報案,辦案民警將按要求及時填寫人員信息表並將有關信息錄入上述系統。被拐賣或者失蹤兒童父母由民警陪同到縣級公安司法鑑定中心免費採集血樣後,血樣將送至公安部指定和遴選的這42家公安司法鑑定機構進行檢驗。
公安部指定承擔“打拐”專項行動DNA檢驗任務的42家公安司法鑑定機構名單:
公安部司法鑑定中心 | 北京市公安司法法醫鑑定中心 | 天津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河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山西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遼寧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吉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黑龍江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上海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江蘇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浙江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安徽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合肥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福建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福州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泉州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廈門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江西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山東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濟南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菏澤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臨沂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河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湖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武漢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湖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廣東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海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重慶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四川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貴州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貴陽市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雲南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西藏自治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陝西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甘肅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青海省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新疆兵團公安司法鑑定中心 |
建庫進程
概述
自DNA提取與對比技術普及之後,部分地方公安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開始零星建立自己當地的DNA資料庫,嘗試套用於打拐破案。
2009年4月9日,全世界首個“打拐DNA信息庫”在我國建立,該信息庫的成立,是公安信息化和公安科技發展結合的成果,能進一步完善打拐工作。打拐DNA資料庫套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查找被拐賣兒童。當年公安部在打拐專項行動中,啟動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用信息成果和高科技手段,成功為98名被拐兒童找到親生父母,此舉也是世界首創。
公安部不斷繼續完善打拐DNA資料庫建設。
最初,對於小時候被拐賣現已長大成人的孩子們,由於不再是兒童,因而未在打拐DNA資料庫的目標範圍,不能直接進行鑑定。這對於早期丟失孩子的父母來說,無疑失去了在DNA資料庫進行親子對比的機會,也減少了尋找親生父母的孩子與父母團聚的機會。公安部打拐辦得知此事後,立即決定將早期失蹤如今已經成人的疑似被拐人員也列入採集血樣進行DNA檢驗入資料庫的範圍。
打拐DNA資料庫的建立將形成全國範圍內的快速、高效地查找被拐賣兒童信息的平台。截止2009年5月底,承擔血樣檢測任務的公安部物證鑑定中心、32個省級和11個地市級公安機關的DNA實驗室已經聯網,可以異地查詢比對被拐賣兒童DNA數據。全國公安機關已有的236個DNA實驗室將全部聯網運行,實現技術資源和數據資源共享。
隨著打拐工作在社會中的影響日益廣泛,全國民政系統有望在2011年四五月份建立血樣採集DNA資料庫。
詳情
廣東:
深圳市公安部門在福利中心和救助站進行過相關數據的收集,主要是針對“被拐兒童”,他們還走上街頭,對未成年的浪流乞討人員也進行DNA樣本採集。
鑑定一個孩子DNA的平均費用約1000元。市慈善會發出倡議,號召社會各界獻出愛心,幫助更多與親人失散的孩子做DNA檢測。市民政局與市公安部門探討,將採集的DNA樣本同樣公布在民政局開設的尋親網中,方便更多的父母尋找他們失蹤的孩子。
至2010年,廣東建立的失蹤兒童父母DNA資料庫數據量占全國的1/5,居全國首位,該資料庫還在不斷更新完善。
河南:
鶴壁市公安局組織了全市範圍內來歷不明兒童的排查行動,並進行了打拐DNA資料庫集中建庫工作。
雲南:
16個州市中,除迪慶州和怒江州外,其餘各州市至少每地建有一個DNA實驗室,加上省級DNA實驗室和彌勒縣的DNA實驗室,共有16個DNA實驗室,並已錄入224份DNA數據。
河北:
石家莊市公安局打拐辦公室和石家莊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走上街頭救助行乞兒童,並對成人帶著兒童行乞的人員進行驗血辨親。
山東:
青島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負責專項行動指揮和專案攻堅等工作,組織民警24小時值班,隨時對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兒童採集DNA樣本,在第一時間將數據錄入全國打拐DNA資料庫。
江蘇:
警方全面梳理歷年來所有的兒童失蹤、婦女被拐的報案信息,採集來歷不明、疑似被拐賣兒童和解救來歷不明的流浪乞討兒童,以及失蹤、被拐賣兒童的父母血樣,錄入“打拐DNA資料庫”。對網友們“微博打拐”提供的信息,省公安廳要求各地公安機關密切關注,將微博上的線索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並對每一個乞討兒童都進行DNA數據採集,一一甄別鑑別是否涉嫌拐賣,一旦確認,立即實施解救行動,以儘早讓被拐兒童回到親人身邊。
湖南:
14個市州全部建成DNA實驗室,已錄入400多份DNA數據。
優秀專家
劉超 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DNA建庫專家
1963年3月生,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技術處民警,副主任法醫師。
努力鑽研DNA檢驗技術,使廣州地區DNA刑偵檢驗技術從無到有,並使所在單位成為國內權威的DNA鑑定機構。
主持完成的“陳舊、腐敗檢材性別鑑定”等兩項成果,使廣州市每年的DNA檢案量由50~80宗發展到400~500宗,現場檢出率由52%提高到96%。
先後主持完成科研項目5個,其中4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次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
參與編寫《法醫物證學》等著作4部,發表論文46篇。
利用研究成果辦理重大、疑難案件1200多宗,直接認定破案530宗。
在“打拐”專項鬥爭中,成功認定首例網上DNA“打拐”案件。
帶領戰友在4個多月里檢驗樣本13038份,認定119宗被拐兒童親生父母。
1999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DNA建庫專家”。
1996~2001年,多次獲全國、省、市授予的榮譽。其中 2000年被評為全國網上“打拐”先進個人,2001年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全國警方將用6個月集中摸排來歷不明兒童,對疑似被拐賣兒童採集生物檢材,經刑事技術部門檢驗後,錄入全國打拐DNA資料庫比對。公安部要求各地在6月1日前建立實施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 本報訊 (記者邢世偉)昨日,公安部副部長張新楓在公安部深化打拐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從當下起,全國警方將開展為期6個月的來歷不明兒童集中摸排行動,不放棄任何一起未破打拐案件。
警方打拐形勢依然嚴峻
公安部透露,從2009年4月以來,全國共破獲各類拐賣案件34212起,打擊處理拐賣犯罪人員36097名,解救被拐賣婦女23085名、被拐賣兒童13284名,通過全國打拐DNA資料庫比對,為1040名解救兒童找到親生父母。
張新楓稱,經過兩年打擊,如今拐賣犯罪氣焰已被震懾,全國惡性大案明顯減少,高發多發勢頭得到初步遏制。由於現有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以及非法暴利驅動,警方打拐形勢依然嚴峻。
張新楓介紹,目前我國拐賣案犯罪團伙大範圍、跨地區作案,拐騙、運輸、販賣一條龍。犯罪分子為了謀取非法利潤直接搶劫、搶奪、盜竊兒童、販賣嬰兒。利用網上聊天、交友、相約遊玩等方式拐騙。拐騙殘疾少年兒童、少數民族少年兒童、在校學生從事賣淫、偷盜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農村地區,由於人口性別比例失調,大齡男青年娶妻難,長期存在買媳婦現象。
2011六一前建成快速查找機制
張新楓稱,對於打拐案件,公安部將實行縣市公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組長對案件偵辦、查找解救被拐賣人員、安撫被害人家庭工作全程負責到底的“一長三包制”。
張新楓透露,從當下起,全國警方將用6個月時間展開對來歷不明兒童集中摸排行動,對疑似被拐賣兒童,要採集生物檢材,經刑事技術部門檢驗後,錄入全國打拐DNA資料庫比對。同時,公安部要求各地在6月1日前建立實施兒童失蹤快速查找機制。
所謂生物檢材,廣義地說,泛指有生命的動植物的組成全部及部分殘留於刑案中的痕跡物證。狹義地講,就是與人體有關的毛髮、血液、分泌物、人體組織、骨骼等。
張新楓表示,被拐賣兒童案一天不破,公安機關就決不放棄偵查,決不放棄查找,只要孩子還在,公安機關會一直破下去,找下去
成功案例
雲南
10年前,不到2歲的昆明兒童周周(化名)被拐,此案告破後,2009年6月通過DNA資料庫對比其父母的血樣,最終確認了周周的身份。6月30日,周周回到昆明與家人團聚。周周也由此成為中國首例用打拐DNA資料庫確定親生父母並獲解救的被拐兒童,也是全國首例利用“打拐DNA資料庫”跨省比中、時間跨度最長的拐賣兒童案件。
湖南
2年前,3歲的羅鑫被拐。衡陽警方破案後通過DNA資料庫對比其父母的血樣,最終確認了羅鑫的身份。此案是今年“打拐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湖南第5例利用“打拐DNA資料庫”解救的被拐兒童。
廣東
中山警方便依靠DNA成功破獲了一起拐賣案件:2003年10月5日,中山大涌公安分局接到事主曾×虎報案:其1歲多的孩子小陽在大涌鎮安堂社區內走失。2009年8月通過DNA數據比對,發現曾×虎與揭陽市惠來縣一名疑似被拐兒童的DNA數據符合親子關係,成功確認其就是被拐兒童小陽。這也是廣東省首例依靠DNA破案的拐賣案件。
廣西
廣西"4·26"打拐案解救出被拐人員20名,其中10人通過DNA核實確認身份,其中9名獲救被拐人員被警方從福建安全護送回貴港市,與家人團圓。
福建
15年前,不到6歲的小明(化名)在上學途中被人抱走販賣。15年來,小明的父母一直沒有放棄尋找。2010年春節前,通過公安部失蹤兒童DNA資料庫,小明的父親武明計在千里之外的福建與小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