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語
手語(signlanguage)是用手勢比量動作,根據手勢的變化模擬形象或者音節以構成的一定意思或詞語,它是聽力障礙的人(即聾人,以下簡稱為聽障人)互相交際和交流思想的一種手的語言,它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輔助工具”,而對於聽力障礙的人來說,它則是主要的交際工具。
創編要求
1、為了歌曲的表達需要,可按照歌曲的節奏適當保留歌詞的主要意思,不必每詞句必用手語打出。2、為了補充手語表達的局限,根據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需要,結合舞蹈動作,適當誇張一些手勢動作,用肢體語言幫助增加感情色彩。特別是一些從外觀上表現不明顯的動作,在不影響歌詞意思表達的情況下,可做適當的省略或變形。
3、每句的結束詞和總結尾詞語,應有一定時間的停頓,即造型。
4、表演手語歌時,可以有選擇新地加入身體動作,可以不局限於手的動作。
5、新詞的創編要求:結合上下文意思,創造直觀形象、通俗易懂的手勢動作來表示,切不可隨便直譯或用相同的字拼湊起來表示新詞,這樣不僅不利用聾人理解詞語的本來意思,還會誤導聾人。
表演要求
1、儘量用雙手打出。雙手自然置於胸前,手勢動作範圍:寬不過雙肩,高不超過頭,低不能低於前胸。
2、手勢語動作在保持連貫的基礎上,要注重清晰、準確。
3、動作簡潔,儘量減少多餘的和習慣動作,以免分散對方注意力。
4、手勢動作要配合身體姿態,面部表情要豐富、逼真,符合所要表達的意思。
5、拼打手勢語時要與口語相結合,手口合一。對於虛詞或不宜用手勢語表達的詞語,可恰當動用手指語輔助或補充說明。
6、儘量避免按照漢語語序逐詞打出,最佳的編譯效果是既不改變句子原意,也尊重手語的語法規則。
7、要注意詞與詞之間的停頓、句子與句之間停頓。
歷史
第一首廣為流傳的手語歌是周華健的《朋友》,之後小虎隊的《愛》、歐陽菲菲的《感恩的心》等手語歌相繼出現,手語歌的魅力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也讓許多人開始接觸手語和聾人群體。
2008年殘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對手語的熱情空前高漲,這也催生了一大批優秀的手語歌曲和手語熱愛者,讓手語歌的影響力遍及到全國,也給社會提供了一個認識手語和聾人群體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