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一般可分為可吸收線和不可吸收線兩大類:
可吸收線
可吸收縫合線根據材質及吸收程度不同又分為:羊腸線、化學合成線(PGA)、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
1、羊腸線:取材於健康動物羊腸羊所製成,含有膠原成分,所以縫合以後不需要進行拆線。醫用腸線分:普通腸線和鉻制腸線兩種,均可吸收。吸收所需時間的長短,依腸線的粗細及組織的情況而定,一般6~20天可吸收,但患者個體差異性影響吸收過程,甚至不吸收。目前腸線均採用一次性無菌包裝,使用方便。
(1)普通腸線:用羊腸或牛腸黏膜下層組織製作的易吸收縫線。吸收快,但組織對腸線的反應稍大。多用於癒合較快的組織或皮下組織結紮血管和縫合感染傷口等。一般常用於子宮、膀胱等黏膜層。
(2)鉻制腸線:此腸線系鉻酸處理製成,可減慢組織吸收速度,它造成的炎症反應比普通腸線少。一般多用於婦科及泌尿系統手術,是腎臟及輸尿管手術常常選用的縫線,因為絲線會促進形成結石。使用時用鹽水浸泡,待軟化後拉直,以便於手術操作。
2、化學合成線(PGA、PGLA、PLA):採用現化化學技術製成的一種高分子線型材料,經抽線、塗層等工藝製成,一般60-90天內吸收,吸收穩定。如果是生產工藝的原因,有其他不可降解的化學成分,則吸收不完全。
3、純天然膠原蛋白縫合線:取材於特種動物獺狸肌腱部位,純天然膠原蛋白含量高,生產工藝不經化學成分參與,具備了膠原蛋白應有的特性;為目前真正意義上的第四代縫合線。具有吸收完全、抗拉強度高、生物相容性好、促進細胞生長等等。根據線體粗細一般8-15天完全吸收,且吸收穩定可靠,無明顯個體差異。
不可吸收線
即不能夠被組織吸收的縫合線,所以縫合後需要拆線。 具體拆線時間因縫合部位及傷口和患者的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當創口癒合良好無感染等異常情況時:面頸部4~5日拆線;下腹部、會陰部6~7日;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近關節處可延長一些,減張縫線14日方可拆線。對營養不良、切口張力較大等特殊情況可考慮適當延長拆線時間。青少年可縮短拆線時間,年老、糖尿病人、有慢性疾病者可延遲拆線時間。傷口術後有紅、腫、熱、痛等明顯感染者,應提前拆線。遇有下列情況,應延遲拆線:
1.嚴重貧血、消瘦,輕度惡病質者。
2.嚴重失水或水電解質紊亂尚未糾正者。
3.老年患者及嬰幼兒。
4.咳嗽沒有控制時,胸、腹部切口應延遲拆線。
物理性質
縫線直徑
選用縫線最基本的原則為:儘量使用細而拉力大、對組織反應最小的縫線。各種縫線的粗細以號數與零數表明,號數越大表示縫線越粗;縫線的直徑單位是毫米,常以幾個0來表示。縫線越細,0的個數越多。例如,6個0的尼龍線要比4個0的尼龍線細。但在實際粗細取決於縫線的材料。比如同樣5個0,腸線要比聚丙烯合成線(ProleneTM)粗。關於粗細方面選擇的原則是,在能夠承受傷口張力的條件下,選擇儘可能細的縫線。
抗張強度
美國國家藥典(USP)對抗張強度的定義是能夠將單根縫線拉斷的最小氣力。因此抗張強度指的是一個特定的拉力值,而非線性的區間。有效抗張強度指的是縫線繞圈或打結後的抗張強度。同一類縫線其打結後的抗張強度是其未打結的1/3。一般來說,合成材料縫線較羊腸縫線抗張強度大,肌腱縫線比合成材料縫線抗張強度大。
結構
結構指的是縫線是單股(單絲)還是多股(編織線)。多股縫線都是經過編織的。這種縫線易於操作但是會增加感染和組織反應幾率。容易引起感染是由於其具有虹吸作用使細菌和異物滲進。細菌深藏於編織線內部能夠逃避宿主巨噬細胞吞噬。因此,單絲線(尼龍或聚丙烯)更適用於縫合污染的傷口。但是,單絲線不易操作。
摩擦係數
縫線的摩擦係數決定縫線是否易於穿過組織。摩擦係數低的縫線(如聚丙烯縫線)能夠很輕易地滑過組織,因此常被用來做皮內縫合。摩擦係數越低,縫線越光滑,線結也越容易鬆脫。因此,當使用聚丙烯縫線時,常需多打幾個結。
線結牢固性
線結強度是指使線結鬆脫的最小拉力,與縫線的摩擦係數成正比。線結強度越大,傷口裂開的可能性就越小。摩擦係數高的縫線線結牢固性好,但穿過皮膚時阻力大,不易使用。
彈性
彈性是指縫線在被傷口腫脹將其拉長後能夠回復原來長度和形態的能力。彈性較好的縫線(如NovafilTM聚丁烯酯合成線),在組織水腫的時候不易對組織產生切割,而水腫消退後也不鬆脫,傷口不易裂開。
歷史
可吸收性指的是隨時間延長能夠被機體降解的能力。因此,可把縫線分為可吸收線和不可吸收線。可吸收線常用來指能夠在進進人體60天失往大部分抗張強度的縫線。縫線的吸收是通過組織對縫線的反應實現的。需埋進人體內部、傷口深部的縫線一般選擇可吸收線,而不可吸收線則用來縫合傷口外層並最終會被拆除。在極少數情況下,如需在深部組織維持較長時間抗張強度時,也會使用不可吸收線
數千年中,不同材料的縫合線材料被使用、爭論,但大致上保持不變。針是由骨或金屬(如銀,銅,鋁青銅絲)製成。縫線是由植物材料(亞麻、大麻和棉花)或動物材料(頭髮、肌腱、動脈、肌肉條或神經、絲綢、羊腸線)製成。非洲文化中使用荊棘,而其他地方有的使用螞蟻來縫合,即誘騙蟲子咬住傷處的兩邊,再扭下它們的頭。
手術縫合的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而已知最古老的縫合是在公元前1100年的木乃伊身上。對傷口縫合和使用縫合材料的第一個詳細書面記載來自公元前500年印度的聖人和醫師蘇胥如塔。希臘“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和後來羅馬的奧盧斯·科尼利厄斯·塞爾蘇斯描述了基本的縫合技術。第一次描述腸道縫合的是2世紀的羅馬醫生蓋倫,也有人認為是10世紀的安達盧西亞外科醫生宰赫拉威。據記載,一次宰赫拉威魯特琴的琴弦被一隻猴子吞掉,他由此發現了腸線可吸收的性質。從此之後就開始製造醫用羊腸線。
約瑟夫·利斯特引入了縫合技術的巨大變革,他提倡對所有的縫合線進行常規消毒。與19世紀60年代,他第一次嘗試對“石炭酸羊腸線”殺菌,二十年後又對鉻羊腸線做了消毒。1906年製成了經過碘處理的無菌羊腸線。
下一次大飛躍發生在20世紀。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製成了第一根合成線,眾多的吸收和非吸收性合成線由此迅速的發展出來。第一根合成線在1931年由聚乙烯醇製成。50年代開發了聚酯線,後來發展出針對羊腸線和聚酯的輻射滅菌。60年代發現了聚乙醇酸,70年代它被用於縫合線的製造。現在,大部分的縫合線是用聚合物纖維製作的。古代的材料中只有絲綢和腸線仍在使用——雖然並不經常。在歐洲和日本,腸線因牛海綿狀腦病而被禁止,而絲綢有時會被用於血管和耳鼻喉科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