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體縱扁。吻短而寬。眼背位,橢圓形。口裂寬大,唇褶發達。前鼻孔緣具須狀皮瓣。上下頜齒同型,細長單齒頭型,多列使用。鼻孔前位。鰓裂五對,寬大。背鰭兩個,遠在腹鰭後方,無硬棘;胸鰭寬大,前端游離;腹鰭寬大,接近胸鰭;尾鰭寬大,下葉稍長於上葉;無臀鰭。全世界計有1屬15種(Fishbase,2000;Nelson,2006)。
體平扁寬大,胸、腹鰭大,背鰭小,二個均位於尾部上方,鰓裂側位。我國產日本扁鯊,亦稱琵琶鯊。是由於它的胸鰭大和頭部彼此相連,狀如琵琶而得名。
生殖發育
為近海棲息,常埋於泥沙中。食小魚和沙中小動物。卵胎生。
棲所生態
近海底棲大型鯊魚,最大體長可達200厘米。可以利用可伸縮的上下頜以極快的速度突襲獵物,覓食的對象多樣化,包括各種硬骨魚、甲殼類、頭足類、腹足類及二枚貝等。
化石研究
扁鯊科僅有一屬十六種,大多生活於氣候溫和的海岸及熱帶地域半海底上層,儘管扁鯊科也有些體型較大的屬種,但它們傾向底棲的,扁鯊科是不會出沒于海島旁的水域。最早的扁鯊科成員是來自晚侏羅紀的德國,於白堊紀及新生代大幅度擴充,可能來自早期超大陸的分裂從而做成地理上的分隔,它們於盤古大陸(Pangaean)舊海洋中大幅度擴散並做成現在的分布。侏羅紀的扁鯊科有偽萊茵鮫屬Pseudorhina,屬種包括Pseudorhinaalifera及Pseudorhinaacanthoderma二種,對這些侏羅紀的屬種認知大多數僅來自離散的牙齒化石,根據形態分析偽萊茵鮫Pseudorhina是被認為和扁鯊屬都是單源的,彼此有著顯著形狀的舌基軟骨及牙根結構,透過和現存的扁鯊屬的骨骼形態比較,顯示侏羅紀的扁鯊類形態和現存的扁鯊已相似得很,但於一些特徵如眼眶結構,眶後突,篩骨區的孔位置等卻有所不同。偽萊茵鮫Pseudorhina也有著現存的扁鯊屬數個起源特徵,例如有三角形及膨大的胸鰭葉,其他的特徵不在此詳說了。
扁鯊屬可能於晚侏羅紀已存在於地球上,英國的侏羅紀啟莫里奇階(Kimmeridgian)地層發現的Squatinafrequens該是最早的扁鯊屬種,不過Squatinafrequens歸屬尚存有疑問。於白堊紀時期坎帕階(Campanian)至麥斯特里希特階(Maastrichtian)的歐洲及北美就生存了一種史前扁鯊屬種凱斯扁鯊Squatinahassei,凱斯扁鯊Squatinahassei牙齒只有5mm長,牙齒兩旁還長有傾斜短小的小齒尖,凱斯扁鯊Squatinahassei是一種細小的扁鯊類,於晚白堊紀的西大西洋也有凱斯扁鯊Squatinahassei的化石記錄。阿爾布階(Albian)英國及法國,森諾曼階(Cenomanian)德國的Squatinacranei,它的牙齒和現存的扁鯊(Squatinasquatina)相似,Squatinacranei也有部分骨骼化石被發現;Squatinadecipiens的生存年代及地域和Squatinacranei有所重疊,但是哈薩克土侖階(Turonian)地層也有Squatinadecipiens的牙齒化石發現,此外阿爾布階(Albian)英國及法國也存有另一種扁鯊屬種Squatinamulleri,晚白堊紀坎帕階(Campanian)德國的Squatinabaumbergensis則有完整的化石發現。至於古新世時期至始新世時期的扁鯊屬種有Squatinaprima,它的化石於摩洛哥,美國切諾皮克,比利時及英國都有發現,化石屬於古新世(達寧期Danian至塔內提階Thanetian)至始新世伊普雷斯階(Ypresian),Squatinaprima有纖弱的齒冠及較低的側翼。於漸新世至中新世有一種分布廣泛的扁鯊屬種Squatinasubserrata,最初被發現於中新世的奧地利,後來於北美馬里蘭州也發現了Squatinasubserrata的牙齒化石,它的牙齒要比古新世至始新世的Squatinaprima牙齒來的結實。第三紀的扁鯊屬除了Squatinasubserrata,還有始新世比利時的Squatinacrassa,漸新世德國的Squatinaangeloides,加利褔亞也發現了中新世的扁鯊屬種Squatinalericheii,美國約克登(YorkTown)上新世地層也發現了杜氏扁鯊(Squatinadumeril)的親近種S.affdumeril牙齒化石,上新世智利也有另一個史前扁鯊屬種Squatinabiforis化石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