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經導管射頻消融

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AVNRT)是最常見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多見於成年女性。AVNRT經導管射頻消融是一種將電極導管經靜脈或動脈血管送入心臟,在房室結(一般為慢路徑)釋放射頻電流,造成局部心肌凝固性壞死,達到阻斷傳導以治療房室結內折返性心動過速技術。因其治療創傷小、治癒率高,已成為根治本病的方法。

麻醉方法及術前準備

1.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
2.術前準備
(1)完成術前檢查,包括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甲狀腺功能和生化檢查。
(2)記錄竇性心律和心律失常發作時的12導聯常規體表心電圖。
(3)消融前行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
(4)胸部X線片。
(5)心臟和肺靜脈CT或MRI檢查。
(6)術前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5個半衰期以上,並停用抗血小板藥物。

適應證

對於AVNRT發作頻繁、藥物治療不佳、不能耐受或不願長期服藥預防及發作時症狀嚴重者可行經導管射頻消融治療。

操作方法

AVNRT經導管射頻消融分為前位法和後位法,前位法的目的是消融快路徑的逆傳支,由於損傷希氏束而導致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風險增高,且術後出現P-R間期延長,不符合電生理情況,已不再推薦使用。目前,首選後位法(即慢路徑消融法),局部麻醉後,一般採用經皮穿刺股靜脈、上肢貴要靜脈或鎖骨下靜脈插入導管到達相應部位,先行心內電生理檢查,後放電消融。
1.心內電生理檢查
通過放置4根電極導管在高位右心房、右心室前間隔(希氏束部位)、冠狀靜脈竇、右心室心尖部,來記錄基礎和心動過速下的心臟內有代表性的不同部位的心電活動來明確房室結雙徑路和AVNRT的診斷。程式性高位右心房刺激可幫助描繪房室結傳導曲線,明確了房室結雙路徑的存在後,進一步明確心動過速時心房、希氏束和心室的激動順序,必要時套用異丙腎上腺素誘發心動過速。
2.靶點選擇與標測
消融靶點首先在中、下1/3段交界處(即多位於三尖瓣瓣環和冠狀靜脈竇竇口之間的峽部)附近標測,若消融無效可向下或略向上尋找標測,但需滿足以下條件:①局部雙極心內膜電圖呈碎、寬、小的A波和大V波;②局部心內膜電圖無希氏束點位;③電極穩定貼靠於間隔。
3.射頻消融
放電靶點位置確定後即可開始消融治療,一般採用溫度控制消融,射頻消融功率為25~40W。消融過程中觀察有無交界區搏動,以判斷每次放電過程是否有效。如放電10秒後無效,須停止放電,重新標測,如有效則持續放電60~120秒。

消融終點

消融後出現以下情況,即表示治療成功:①房室結跳躍現象消失,慢路徑前傳功能消失。②房室結跳躍現象未消失,慢路徑前傳功能消失。③靜脈滴注異丙腎上腺素不能誘發AVNRT。④心房程控刺激和遞增性心房起搏不能誘發AVNRT。

注意事項

1. 術中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胸悶等心力衰竭症狀,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徵。
2. 術中應警惕發生嚴重房室傳導阻滯的可能。

術後護理

1. 給予24 h動態心電圖監測,觀察有無心律失常及心律失常的形態,經常巡視患者,詢問有無胸悶、心悸等不適,做好患者生命體徵的監護。
2. 嚴密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及雙下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觀察雙下肢皮膚溫度、色澤有無異常變化,如有異常及時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