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

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

戴維斯杯(Davis Cup)為世界上極受矚目的國家對國家的男子網球團體賽事,是國際網球協會(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簡稱ITF)所負責組織的賽事。賽事於一年中的分散的數個星期、於許多地點舉行,每年產生一個戴維斯杯總冠軍。

基本信息

賽事介紹

戴維斯杯獎盃 戴維斯杯獎盃

因系美國人戴維斯倡議舉辦,並捐贈銀質獎盃授於冠軍隊,故名。戴維斯杯網球錦標賽是國際網球聯合會主辦的國際男子網球團體賽。每年舉行一次,比賽採取分為兩級的升降級比賽的辦法。第一級稱世界組,由16個隊參加,成員是前一年比賽的前12名和四個分區賽(即第二級的四個區的比賽)的第一名,這一級的冠軍隊即獲獎盃;第二級分歐洲A區、歐洲B區、美洲區和東方區四個區比賽,獲得各區第一名的可參加下一年第一級的比賽。

1900年第1屆比賽在美國波士頓舉辦,美國隊奪得冠軍。2000年,在戴維斯杯舉辦100周年之際,有129個國家參與競爭。2006年時共有133個國家參賽,而2007年則共有137個國家參賽。到2017年,戴維斯杯實際舉辦了106屆(因戰事停辦12屆)。

歷史

在1899年時,美國哈佛大學的四個網球隊成員提出與英國進行網球賽的構想,這四人中的其中一人Dwight F. Davis策劃了比賽的賽制並且自己出錢買了獎盃。1900年,第一場戴維斯杯比賽於美國波士頓舉行,之後逐漸發展成有全世界大量國家參賽的比賽。舉行的首場比賽中,美國和英國之間的(最初競相使用的名稱“不列顛群島”),於1900年在麻薩諸塞州的波士頓,在長木球會。英國贏得了前三場比賽美國隊的德懷特·戴維斯的一部分,驚訝。次年,兩國沒有競爭,但美國在1902年贏得下一場比賽。到了1905年的比賽擴大到包括比利時,奧地利,法國,澳大拉西亞,一個聯合的隊在一起,直到1914年從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競爭。

初次比賽最初名為“國際網球挑戰賽”,它很快就成為眾所周知的戴維斯杯——德懷特·戴維斯的獎盃。

從1950年到1967年,澳大利亞在競爭中占主導地位,18年中贏得了15次戴維斯杯。直到1973年,贏得戴維斯杯的只有美國,英國/不列顛群島,法國和澳大利亞/澳大拉西亞。

在1974年自己的統治最終被打破,當南非和印度資格的最終,然而,最終被劃傷和南非被授予了戴維斯杯後,印度拒絕到旅行到南非最終在南非政府的抗議種族隔離政策。(截至2010年,南非從來沒有真正發揮在戴維斯杯決賽圈的比賽)。接下來的一年看到的第一個或最後兩個“局外人”,實際上起到的國家,瑞典 3-2 擊敗捷克斯洛伐克,從那時起,其他幾個國家已經捕捉到的獎盃。

1989年,搶七引入戴維斯杯的比賽。

在1923年開始,世界的球隊被分成兩個區域:“美國區”和“歐洲區”。兩區的獲獎者舉行 區域間的區域(“INZ”),決定挑戰衛冕冠軍的球隊。

1955年增加了第三區——“東部區”。因為有三個區,三區的贏家之一INZ挑戰者輪在第一輪接受了再見。1966年,“歐洲區”被分為兩個區域,“歐洲A區”和“歐洲B區”。四個區域的獲獎者INZ挑戰者輪比賽。

1972年開始,從挑戰杯改變賽制,使衛冕冠軍需要在所有輪競爭,並且被授予了戴維斯杯賽事的冠軍。

在1981年的競爭,分層系統被創建,一直沿用至今,並在其中的16個最好的國家代表隊爭奪世界組和所有其他國家隊參加的四組中的三個區域之一區。

現今賽制

戴維斯杯將全世界參賽的國家分成 世界組(為最高層級)以及三個區域組: 歐洲非洲區域組美洲區域組亞洲及大洋洲區域組。各區域又分成四個層級。在一年中,同一個層級的國家相互比賽,其中最終勝出的數個國家於次年在所屬區域組中的晉升一個層級,而最終落敗的數個國家的則在次年降一個層級。但有二種情形例外:第一:第四級的國家不會再降級了,因為已經是最低層級;第二:各地區第一級最後獲得優勝的八個國家(歐洲非洲地區取四個名額、美洲地區取二個名額、亞洲及大洋洲區域取二個名額)和世界組中第一輪落敗的八個國家進行世界組升降賽。在世界組升降賽中,獲勝的國家次年可進入世界組,落敗的國家次年則回到各區域組的第一級。 每輪比賽前由每個隊長選出本國的四名球員,並決定他們將要打何種比賽。第一天的比賽的順序是隨機抽取。過去,只有在受傷或生病的情況下,由醫生驗證後才能使用替補球員,但目前的規則允許的隊長在最後兩場重新選定單打球員,只要對賽雙方不和第一天重複即可。對球員的比賽類型沒有限制,但一般來說選定的四名球員組合應該是:兩個單打選手,另外兩名球員通常是雙打專家或組合。

戴維斯杯每場比賽採用的是五盤三勝制,決勝盤實行長盤制沒有搶七。但如果一方球隊已經率先贏下三場比賽獲得晉級資格後,餘下的比賽將變成三盤兩勝制,決勝盤實行搶七制。

五場比賽分別是:第一天兩場比賽是由雙方的頭號單打和二號單打相互對戰;第二天是雙方的雙打比賽;第三天則是頭號男單之間先比賽,接著是二號男單之間的比賽。

世界組 (16國,爭奪戴維斯杯總冠軍)
↑↓ ↑↓ ↑↓
歐 洲 非 洲 區 域 組 第一級 美 洲 區 域 組 第一級 亞 洲 及 大 洋 洲 區 域 組 第一級
↑↓ ↑↓ ↑↓
第二級 第二級 第二級
↑↓ ↑↓ ↑↓
第三級 第三級 第三級
↑↓ ↑↓ ↑↓
第四級 第四級 第四級

世界組與各區域組第一、二級

世界組有16個國家,賽制采單淘汰制,勝出的國家晉級至下一輪。最終勝出的國家即為該年的戴維斯杯總冠軍。第一輪落敗的八個國家則進入世界組升降賽。在時間方面,第一輪約在2-3月時舉行,四分之一決賽約在4-7月時舉行,半決賽約在9月時舉行,決賽約在11-12月時舉行。 各區域組第一、二級的賽制亦采單淘汰制,勝出的國家晉級至下一輪。第一輪落敗的國家則進入資格保衛賽。在資格保衛賽中,落敗的國家晉級至下一輪,最終落敗的國家在次年降一個層級。 在世界組與各區域組第一、二級,當二個國家相互比賽時,舉行四場單打和一場雙打比賽,共五場比賽(通常是星期五進行兩場單打比賽,星期六進行雙打比賽,星期日進行兩場單打比賽),取得其中三場比賽勝利的國家勝出,五場比賽皆須進行;若於第五場比賽前分出勝負。剩餘比賽改採三盤二勝制。賽事舉行的地點在其中的一個國家內舉行(等到下次這二個國家恰巧又相遇時,則輪至另一個國家舉行)。負責舉行的國家擁有選擇比賽的地點、球場種類以及比賽時多數觀眾為其加油的優勢,一般稱為具有“主場優勢”。

各區域組第三、四級

各區域組第三、四級的賽制則采分組循環賽。大致上,同區域組同級的國家群在同一期間、地點進行賽事,但也有例外。兩個相遇的國家之間以三場比賽定勝負(二場單打和一場雙打)。

歷史戰況

2012年戴維斯杯

台北時間2012年11月19日,2012年戴維斯杯決賽在捷克隊主場布拉格結束了最後一個比賽日的爭奪。費雷爾雖然在頭號球手的對決中以6-2/6-3/7-5力挫伯蒂奇,但在最後一場關鍵的比賽中,斯泰潘內克以6-4/7-6(0)/3-6/6-3擊敗阿爾瑪格羅,幫助捷克擊敗衛冕冠軍西班牙,奪取史上首個戴杯冠軍(未包含捷克斯洛伐克時期)。

2012年戴維斯杯世界組半決賽中,衛冕冠軍西班牙隊以3:1戰勝美國隊,捷克隊以3:2力克阿根廷隊,繼2009年後兩隊將再度在決賽發生碰撞。

雖然布萊恩兄弟在雙打中為美國隊追回一分,但在第三場單打中,此前的“戴杯英雄”伊斯內爾在7:6(3)先勝一盤的情況下,被費雷爾以6:3、6:4、6:2連追三盤逆轉。這是費雷爾在主場收穫的戴杯單打16連勝,他的戴杯單打戰績為21勝4負。

擁有主場優勢的阿根廷隊卻失去了主將德爾波特羅,他因為腕傷提前宣布退出單打比賽,世界排名第45位的博洛克頂替了他的位置,與2012年美網四強伯蒂奇對陣。伯蒂奇以6:3、6:3、6:4獲勝,為捷克隊提前拿到決賽權。伯蒂奇是球隊獲勝的最大功臣,他在單打賽場連取兩分,還與斯泰潘內克合作拿下雙打比賽。

在同時進行的戴維斯杯世界組附加賽中,費德勒以6:1、6:4、6:4戰勝荷蘭“發球機器”哈塞,幫助瑞士隊提前一場保住了世界組資格。哈薩克斯坦、義大利、加拿大與提前一天保級的巴西、比利時一同過關,日本、澳大利亞則在五場大戰中惜敗。

2013年戴維斯杯

倫敦10日訊息,2013年戴維斯杯團體賽世界組附加賽抽籤對陣公布,西班牙隊和瑞士隊作為1號和4號種子抽到了9月份分別在主場對陣烏克蘭隊和厄瓜多隊,納達爾與費德勒均有望回歸出戰,而穆雷亦極有希望亮相幫助英國隊遠赴客場挑戰克羅地亞隊。

以下是具體對陣:(主隊在前)

西班牙vs烏克蘭

荷蘭vs奧地利

克羅地亞vs英國

瑞士vs厄瓜多

德國vs巴西

波蘭vs澳大利亞

比利時vs以色列

日本vs哥倫比亞

比賽於美國網球公開賽結束後的首周末9月13日-15日舉行,勝者獲得次年世界組的比賽資格。

2016年戴維斯杯

首輪比賽時間定於3月4日至6日,在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之前進行。位於亞大一組的中國隊,在首輪對陣巴基斯坦。世界組對陣情況如下:

英國(主)VS 日本(客)

塞爾維亞(主)VS 哈薩克斯坦(客)

義大利(主)VS 瑞士(客)

阿根廷(主)VS 波蘭(客)

法國(主)VS 加拿大(客)

德國(主)VS 捷克(客)

澳大利亞(主)VS 美國(客)

克羅地亞(主)VS 比利時(客)

冠軍次數統計

截至2017年,美國贏得冠軍的次數最多(32次),緊隨其後的是澳大利亞(28次 [包括4次“澳大拉西亞”]),英國(10次 [包括5次“不列顛群島”]),法國(10次)和瑞典(7次)。

戴維斯杯
年份冠軍冠軍次數
2017法國 10
2016阿根廷 1
2015英國 10
2014瑞士1
2013捷克2
2012捷克 1
2011西班牙5
2010塞爾維亞1
2009西班牙4
2008西班牙3
2007美國32
2006俄羅斯2
2005克羅地亞1
2004西班牙2
2003澳大利亞28
2002俄羅斯1
2001法國9
2000西班牙1
1999澳大利亞27
1998瑞典7
1997瑞典6
1996法國8
1995美國31
1994瑞典5
1993德國3
1992美國30
1991法國7
1990美國29
1989德國2
1988德國1
1987瑞典4
1986澳大利亞26
1985瑞典3
1984瑞典2
1983澳大利亞25
1982美國28
1981美國27
1980捷克斯洛伐克1
1979美國26
1978美國25
1977澳大利亞24
1976義大利1
1975瑞典1
1974南非1
1973澳大利亞23
1972美國24
1971美國23
1970美國22
1969美國21
1968美國20
1967澳大利亞22
1966澳大利亞21
1965澳大利亞20
1964澳大利亞19
1963美國19
1962澳大利亞18
1961澳大利亞17
1960澳大利亞16
1959澳大利亞15
1958美國18
1957澳大利亞14
1956澳大利亞13
1955澳大利亞12
1954美國17
1953澳大利亞11
1952澳大利亞10
1951澳大利亞9
1950澳大利亞8
1949美國16
1948美國15
1947美國14
1946美國13
1945沒舉行
1944
1943
1942
1941
1940
1939澳大利亞7
1938美國12
1937美國7
1936英國9
1935英國8
1934英國7
1933英國6
1932法國6
1931法國5
1930法國4
1929法國3
1928法國2
1927法國1
1926美國10
1925美國9
1924美國8
1923美國7
1922美國6
1921美國5
1920美國4
1919澳大利亞6
1918沒舉行
1917
1916
1915
1914澳大利亞5
1913美國3
1912英國5
1911澳大利亞4
1910沒舉行
1909澳大利亞3
1908澳大利亞2
1907澳大利亞1
1906英國4
1905英國3
1904英國2
1903英國1
1902美國2
1901沒舉行
1900美國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