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少女葛麗葉是畫家的女兒,由於父親失明而家道中落、食不果腹,母親只好讓她背上簡單的行李,到富人家幫傭。於是,葛麗葉來到了畫家維梅爾家。在這個看起來富有的家庭里,維梅爾與妻子、岳母和六個孩子過著安定體面的生活。但事實上,這不過是繁華的外表。維梅爾懷孕的妻子嫉妒成性,完全不理解丈夫的藝術,甚至不肯踏入他的畫室一步;而主掌家務的岳母則威嚴又難纏。在這個母系社會的家庭里,維梅爾像一個格格不入的外人。然而這個家庭的全部生活來源卻都要靠他的作品換來,於是,正處在創作盛年的維梅爾不得不屈從於一位贊助人的支配,畫一些受歡迎的作品。這樣岳母才可以繼續在家中趾高氣昂,妻子才能一個接一個地生孩子。
葛麗葉開始沒日沒夜地幹活,但仍不斷遭到呵斥,甚至連孩子們都可 以隨時隨地欺負她。葛麗葉默默忍受著一切,直到有一天,她走進了維梅爾的油彩世界。她每天都會小心翼翼地打掃他的畫室;安靜、深情而專注地凝視著他的每一幅作品。為了避開尖刻的女主人的猜嫉,她不惜凌晨為維梅爾調配顏料。
隨著時間的推移,葛麗葉被維梅爾的工作深深地吸引了,而維梅爾也發現了葛麗葉所擁有的極高的藝術天賦,葛麗葉能夠理解他的畫要表達的內涵,而不是像他的妻子那樣對藝術一竅不通。葛麗葉開始協助維梅爾畫畫,給他提供意見並激發維梅爾的許多創作靈感。慢慢的,兩人之間的感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維梅爾過去曾經因為出軌而導致和妻子的關係緊張。妻子愈發歇斯底里、疑神疑鬼的狀態使他行事變得無比謹慎和壓抑,不敢跨越雷池半步。他對葛麗葉的態度也如此,隱忍、害怕抗爭、不知所措,以至於最後選擇了沉默。在贊助人的要求下,維梅爾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畫葛麗葉了。葛麗葉知道自己永遠沒有機會真正靠近這個她心儀的男人,於是她同意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斯嘉麗·詹森 | 葛麗葉 | |
科林·費斯 | 維梅爾 | |
湯姆·威爾金森 | Pieter Van Ruijven | |
朱迪·帕瑞福特 | Maria Thins | |
希里安·墨菲 | Pieter | |
伊斯·戴維斯 | Catharina Bolnes Vermeer | |
羅洛·韋克斯 | Frans | |
安娜·帕波維爾 | Maertge | |
Joanna Scanlan | Tanneke | |
Alakina Mann | Cornelia Vermeer | |
Chris McHallem | Griet's Father | |
Gabrielle Reidy | Griet's Mother | |
Anaïs Nepper | Lisbeth | |
Melanie Meyfroid | Aleydis | |
Nathan Nepper | Johannes | |
Lola Carpenter | Baby Franciscus | |
Charlotte Carpenter | Baby Franciscus | |
Olivia Chauveau | Baby Franciscus | |
傑夫·貝爾 | Paul the Butcher | |
Virginie Colin | Emilie Van Ruijven | |
Sarah Drews | Van Ruijven's Daughter | |
Christelle Bulckaen | Wet Nurse | |
John McEnery | Apothecary | |
Gintare Parulyte | Model | |
Claire Johnston | White-Haired Woman | |
Marc Maes | Old Gentleman | |
Robert Sibenaler | Priest | |
Dustin James | Servant | |
Joe Reavis | Servant | |
Martin Serene | Sergeant | |
Chris Kelly | Gay Blade | |
Leslie Woodhall | Neighbour |
職員表
製作人 | 安南德·圖克爾、弗朗索瓦·伊弗奈爾、湯姆·奧滕伯格 |
副導演(助理) | Alexandre Brown、Ralph Eisenmann |
攝影 | 愛德華多·塞拉 |
配樂 | 阿里克桑多·迪普拉 |
剪輯 | Kate Evans |
選角導演 | Leo Davis |
藝術指導 | Ben van Os |
美術設計 | Christina Schaffer |
服裝設計 | Dien van Straalen |
布景師 | Cecile Heideman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
|
參考資料來源 、 、
音樂原聲
曲目 | 專輯信息 |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Home | |
Griet's Theme | Colours in the Cloud | |
A New Life | The Master Is Painting | |
The Master's House | By the Canal with Pieter | |
Camera Obscura | Catharina's Pearls | |
The Birth Feast | Colours in the Clouds | |
Cornelia |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 |
Vermeer's Studio | Silence and Light | 藝人: Alexandre Desplat |
Winter Nights | Griet's Theme | 發行時間: 2004年02月24日 |
Van Ruivjen | Griet Remembers | 專輯類別: 原聲帶、影視音樂 |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禮名稱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結果 |
2004年 | 第76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攝影 | 愛德華多·塞拉 | 提名 |
最佳藝術指導 | Ben van Os | 提名 | ||
最佳藝術指導 | Cecile Heideman | 提名 | ||
最佳服裝設計 | Dien van Straalen | 提名 | ||
2004年 | 第61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女主角 | 斯嘉麗·詹森 | 提名 |
電影類-最佳電影配樂 |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 提名 | ||
2004年 | 第17屆歐洲電影獎 | 最佳攝影 | 愛德華多·塞拉 | 獲獎 |
最佳作曲 |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 提名 | ||
觀眾獎-最佳男演員 | 科林·費斯 | 提名 | ||
2004年 | 第5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電影獎-最佳女主角 | 斯嘉麗·詹森 | 提名 |
電影獎-最佳女配角 | 朱迪·帕瑞福特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劇本-改編 | 奧莉薇婭·海崔德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攝影 | 愛德華多·塞拉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服裝設計 | Dien van Straalen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藝術指導 | Ben van Os | 提名 | ||
電影獎-最佳化妝/髮型 | Jenny Shircore | 提名 | ||
亞歷山大·柯達獎最佳英國電影 | 安南德·圖克爾,彼得·韋柏 | 提名 | ||
安東尼·阿斯奎斯獎:最佳電影音樂 | 亞歷山大·迪斯普拉特 | 提名 | ||
最有前途新人卡爾·弗雷曼獎 | 彼得·韋柏 | 提名 | ||
2004年 | 第48屆義大利大衛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彼得·韋柏 | 提名 |
2005年 | 第19屆西班牙戈雅獎 | 最佳歐洲電影 | 彼得·韋柏 | 提名 |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該片的創作起源來自於17世紀荷蘭繪畫家楊·維梅爾的同名畫作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20世紀90年代,美國女作家崔西·雪佛蘭被楊·維梅爾的藝術風格所吸引,於是將楊·維梅爾的畫作《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改編成同名小說。英國導演彼得·韋伯看到崔西·雪佛蘭的小說《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以後,就決定將小說改編成電影 。
取景布景
為了獲得實地感,製片組不僅將外景地選在楊·維梅爾的生前居住地荷蘭台夫特,還在當地搭建布景。在荷蘭台夫特出生的本·范·歐斯成為了負責影片置景的人選。作為片中人物活動的主要場地,維梅爾的家在總體布局上類似於舞台的固定封閉空間,每間屋子都與外面的走廊相連 。
製作發行
幕後公司
名稱 | 備註 | |
Film Fund Luxembourg | 製作公司 | |
Archer Street Productions | ||
Delux Productions | ||
Wild Bear Films | ||
百代國際電影公司 | ||
The Film Council | ||
EuroVideo | Mikado | 發行公司 |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 | GAGA Communications | |
ITI Cinema | Zima Entertainment | |
Monopole-Pathé | Pathé Distribution Ltd. | |
With Cinema | A-Film Distribution | |
FS Film Oy | Vértigo Films S.L. | |
Bontonfilm | Hollydan Works | |
獅門電影公司 | 百代電影公司 |
上映日期
時間 | 國家 | 時間 | 國家 |
2003年8月31日 | 美國 | 2003年9月7日 | 加拿大 |
2003年9月25日 | 西班牙 | 2003年10月3日 | 法國 |
2004年1月16日 | 英國 | 2004年2月20日 | 義大利 |
2004年2月27日 | 希臘 | 2004年3月3日 | 法國 |
2004年4月10日 | 日本 | 2004年6月20日 | 俄羅斯 |
2004年6月25日 | 德國 | 2008年2月14日 | 澳大利亞 |
影片評價
作為一部卓有洞見的藝術電影,影片棄置了宏大的敘事,有的只是小 故事、小人物和小情調,但觀眾卻可以從中看到時代的風貌 。影片中的每個鏡頭都仿佛古典主義油畫一般唯美精緻。雖然影片的敘事層面帶有一定的虛構成分,但是在處理視覺造型上,無論是場景的設定,家具的擺放,還是人物的服裝髮飾,以及畫家作畫的工作過程等等,在銀幕色彩的呈現上都非常寫實,因此該片是將古典主義色彩風格體現的非常到位的作品 。 (《當代電影》、《大眾文藝》評)
影片採取雙線並進的散文式敘事,對葛麗葉藝術感悟力的表現是通過逐層深入的方式展開,而與葛麗葉藝術感悟力遞進並行的是她與畫家情感的逐步升華。在一場名為“抿紙唇瓣”的戲中,導演通過一組正反打鏡頭,用同一動作的重複造成空間的凝滯和時間的延宕,從而將情緒推向高潮。在隨後的一場名為“穿耳洞”的戲中,一系列動作的設定實際象徵著畫家對少女的肉體占有。這場戲不僅隱喻了女主角從少女成為女人的完整過程,還讓全片至此達到情緒的顛峰 。 (《當代電影》評)
在《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中,可以看到導演彼得·韋伯對於巴洛克藝術時期荷蘭畫派所特有的色彩語言的純正把握。導演用動態的記錄方式,將故事以一種寧靜和不經意的自然方式向觀眾娓娓道來。此外,影片在將色彩語言的表現發揮至臻的同時,在情節的預示、畫面色彩以及色調隱含的象徵之間也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 (《電影文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