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墓外棺,戰國時期文物,中國首批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 這具棺木為古曾國諸侯乙的葬具,此棺重約七噸,原位於地下13米深的墓穴之中,是其墓室內的主棺。棺內套有一內棺,成殮著墓主人的屍骨,曾侯乙墓位於今湖北隨州。

文物歷史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曾侯乙墓位於今湖北隨州,1977年發現,1978年由湖北省博物館主持進行了發掘。

棺內套有一內棺,成殮著墓主人的屍骨。同時出土的青銅製編鐘上刻有銘文,上有“曾侯乙乍(作)時(持)”字樣,由此斷定,墓主人為戰國初年古隨地諸侯國曾國國君乙。可見,這具棺木距今已有2400多年歷史。

文物特徵

紋飾和圖案是該棺較為獨特之處。該棺外壁以黑漆為地,上施朱彩,並以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雕琢出各樣紋飾。棺身上紋飾構成二十組圖案,每組以陰刻的圓渦紋為中心,周邊飾以朱繪龍形捲曲勾連紋。銅立柱外表施朱、黃結合的花瓣紋,銅足上為鱗紋。紋飾色彩艷麗,線條自然流暢。形制碩大,結構奇特,棺外壁漆繪各式紋飾。

其外棺採用透雕、浮雕、圓雕等技法,彩繪色彩艷麗、對比強烈,用筆自然流暢,文飾有雲紋、三角形紋等,尤其以龍紋變化複雜,最具特色,系銅框架里嵌厚木板構成,重七噸半外棺的裝飾並不華麗,但設計者十分細心:外棺一側的下方,還開了一個門洞,有人猜測,這也許是為了讓主人的靈魂能夠自由出入。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與這具外棺相比,裡面的內棺更加精美,彩繪圖案更加華麗。內棺形制略小,棺身遍塗朱漆,其上彩繪具有神秘色彩的裝飾圖案。圖案中以黑、黃色漆繪各種形態的龍、蛇、鳥、獸、神等,絢麗多彩,具有戰國時期楚地文化當中神秘浪漫的色彩。

文物價值

該棺不僅對研究戰國時期楚地文化風俗具有重要意義,出土此棺的曾候乙墓,是戰國墓葬中規模較大而又有確切年代的一座。其墓氣勢恢弘,出土文物多,稀世珍貴。製作之精美,保存之完好,及銘文資料之豐富,都是同期墓葬中所罕見的。

2002年國家文物局發布的《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中,曾侯乙墓外棺以其獨特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成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文物背景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戰國曾侯乙墓外棺

開挖曾侯乙墓後打開槨板,發現槨板下已被泥水浸泡,待水逐漸抽去,編鐘露出水面,基本保持下葬時的狀態,分兩面呈直角摺尺形立放。

外棺出土時,旁邊陪葬有一青銅鹿角立鶴。其造型融鹿鶴為一體,頭頂鹿角,長頸和翅膀如鶴。鹿與鶴都是古人心目中祥瑞的象徵,以此物陪葬,其寓意應是希望墓主人能升天成仙。

除這具外棺外,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銅禮器、樂器、兵器、金器、玉器、車馬器、漆木竹器以及竹簡文物,多達萬餘件。以曾候乙墓編鐘、曾侯乙墓外棺為代表的許多文物造型奇特,工藝精湛,是前所未見的國寶珍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