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兵

戚家兵嘉靖三十八年(1559)成軍於浙江義烏,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東陽的農民和礦工。戚家兵因為戚繼光從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戚家兵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

義烏兵及其將領

張金龍

明初,日本一些失意的土豪與浪人,在中國沿海地區,武裝走私,搶掠商民,當時稱為“倭寇”,以16世紀中葉最為猖撅,江、浙、閩為害最烈,被殺害的軍民多達數十萬人。倭患肆虐,舉國震動,沿海人民奮起抵抗。可是明朝官軍素質差,缺乏戰鬥力,擾民有餘,抗倭無能,致使沿海倭患日益嚴重。明嘉靖年間,參將戚繼光奉命抗倭,為提高部隊素質,先後幾次來義烏招募數批農民人伍,組建一支新軍。這支軍隊經過嚴格訓練,成為戰鬥力很強的精銳部隊,開赴抗倭前線。由於這支隊伍勇猛善戰,威震敵膽,屢立戰功,在平倭鬥爭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建立了偉大的功績,被譽為“戚家軍”,又稱“義烏兵”。

倭寇肆虐東南沿海

公元14—15世紀,日本國內發生戰爭,一些失意的武士與貪婪商,在日本國內取得某種勢力的支持,到我國沿海從事走私、搶掠。他們勾結我國海濱的土豪、*商、流氓、海盜和山寇,乘東南沿海防務空虛之機,登入肆虐。明成祖時,日本將軍足利義滿遣使入貢,受封為日本國王,與中國友好,代為拘捕海盜,遣返被倭寇抓去的中國百姓。明世宗即位後,寧波鄞縣人宋素卿畏罪潛逃,在日本糾集昔日的海盜。此時足利義滿去世,義植即位,王室暗弱,無力制止。海盜就與宋素卿勾結,借入貢為名,大肆搶掠浙東沿海各縣。不久,汪西峰、徐碧溪、毛海峰、彭老生等占據海島,也聯結倭寇劫掠沿海。嘉靖三十一年(1552),安徽人王直亡命海上,與徐海、陳東等會合倭寇進犯台州,自此東南沿海倭患愈演愈烈,尤其浙、閩兩省,由於官兵征剿不力,倭寇出沒無常,如入無人之境,甚至出現“明兵數萬之眾,賊常以矛走之。”的情況,引起百姓驚慌和朝廷擔憂。
由於浙江一帶倭寇猖狂,嘉靖三十四年(1555)七月,朝廷調戚繼光任浙江都司僉事,管理屯政。戚繼光於嘉靖七年(1528)閏十月初一出生在山東濟寧州魯橋鎮。因祖上戚詳的戰功,封其父戚斌為明威將軍,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戚繼光的父親死後,他就承襲了登州衛指揮僉事,後鎮守薊州。由於總督胡宗憲大力舉薦,戚繼光升任浙江分守參將,鎮守寧、紹、台。
嘉靖三十七年(1558),戚繼光雖在馳援台州之戰中打了勝仗,但他深感明軍戰鬥力不強,一遇短兵相接,就怯懦不前,甚至臨陣脫逃。因此戚繼光想自己組建一支軍隊。這時義烏喬亭的馮子明“投筆詣軍門”,晉見胡宗憲,願為朝廷抗倭出力,胡宗憲就把他介紹給戚繼光。戚繼光打算招兵組建新軍,馮子明就義烏有一批青年農民,曾為保護本地銀礦,把處州來搶礦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馮子明自己參加過護礦械鬥,所以說起來十分生動。戚繼光聽後,知道了義烏農民勇猛、不怕死,心想若把這樣的農民招來,經過正規嚴格訓練,戰鬥力一定很強。當時在台州隨戚繼光打倭寇的義烏人樓楠、丁邦彥、樓大有也都知道此事,贊成去義烏招兵。戚繼光於是提出“簡戎兵、制器具、明部伍、肅堂寨”的主張。胡宗憲同意他罷去所部舊兵,前往義烏招兵。正好此時,義烏縣令趙大河也上書胡宗憲。趙大河愛國心很強,他久聞官軍素質太差,民間流傳著“寧可遇倭賊,毋遇官軍;遇倭可逃,遇兵難逃”的順口溜,建議官府招募義烏民丁當兵,提高官兵素質。於是,胡宗憲又下令趙大河協助威繼光共同辦好這件事。

戚繼光義烏招兵練兵

嘉靖三十八年(1559)九月,戚繼光與北京薊西統兵千總陳伯俸(義烏人)一起來到義烏縣城,拿著胡宗憲的批文找到趙大河,決定開始募兵,到處張貼告示。奇怪的是募兵告示貼出後,竟無一人應募。
戚繼光就間趙大河是什麼原因成家,說明來意。
陳大成三十多歲,身材魁梧。多年來,他目睹朝廷腐敗,十分痛恨殘害百姓的官軍,一聽說官府來募兵,就向族人宣布:“誰也不許投軍。”可是見了戚繼光,知道他就是那位在浙東沿海屢建奇功、痛擊倭寇的青年將領,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戚繼光向他講述了募兵抗倭的道理,句句在理。陳大成曾在台州、寧波見到倭寇燒殺搶掠、強*婦女的惡行,當然十分痛恨,不禁熱血沸騰,猛地站起來,問道:“戚將軍,你招募多少人?”
“三千名良家子弟。”
“我們這兒沒良家子弟,只有山野農夫。”
“保家為民,*的是黎民百姓,我募兵的標準就是鄉野老實人,他們身體粗壯結實,能吃苦,不怕死。不要那些皮肉白嫩吃不了苦的市井油滑之徒。”
“戚將軍這樣說,我也夠格嘍。我頭一個報名!”
戚繼光緊緊握住陳大成之手,激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第二天,募兵形勢為之大變,陳大成親自率領一批身材高大、膀粗腰圓的農民趕到縣城。招兵處就設在縣城西門的戚宅里,此處名為大夫第,有七進,旁邊還有一口戚塘,乃戚繼光練水兵之處,現為西門街101弄。當時一位虎氣生生的彪形大漢,撥開人群,擠到戚繼光面前,開口就說:“戚將軍,我叫王如龍,田心人。”他把手一揮,指著後面人群說:“這都是我帶來的鄉親,打處州來的盜礦賊十分勇敢,請你挑吧:”
戚繼光心眼裡很喜歡這位表面看來橫暴粗魯,內心卻充滿愛國之情的民兵首領,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王如龍真如一條龍,人如其名啊!”義烏吳坎頭的吳惟忠也帶來了許多人,義烏葉宅的葉大正也來參軍。他們有的是秀才,有的是武舉人,整個招兵處被圍得水泄不通。戚繼光只能招募三千人,迫於人心難得,違令增選一千。縣吏陳子鑾、朱文達等一大批好漢就是第一次招兵時入伍的。朝廷又令義烏知縣趙大河為戚繼光的監軍。
戚繼光招募到嚴格挑選的四千新兵後,前往紹興進行嚴格的訓練。首先用保家衛國的思想教育士兵,牢記是為解除百姓禍患而戰的。同時嚴明軍紀、嚴格賞罰。義烏兵雖英勇過人,但不懂陣法,不會使用兵器,不知行伍紀律,只知勇往直前,更不知如何護身。戚繼光先把他們編好隊伍,十二人為一隊,四隊為一哨,四哨為一官,置哨總統領。四官為一總,由把總率領。再進行“號令”訓練,制定各種號令,要求熟記遵守。第三步是武藝訓練,要求人 人具備真功夫。戚繼光專門寫了一本文字通俗易懂、圖文並茂的《紀效新書》作為教材,發給戰士,令識字的朗讀、解說,要求人人熟記,背不來要處罰,軍營一時成了學堂。
另外,戚繼光在選用傳統兵器的基礎上,創製了新武器“狼筅”。這種武器利刃在頂,柄長一丈,四面都是竹枝,銳如狼牙,是根又堅硬又直又粗的棍,象一把多頭*,可剌可掃,還可抵擋長槍手進攻,出手發出響尾蛇似的颯颯聲。還有一種底下著地,面呈弧形,可在泥塗上滑行的木製“塗塌”,用來追捉在泥塗上躑躅、準備逃跑的敵人。這是義烏兵使用的特殊武器。戚繼光利用古兵法的精髓和優秀古陣法,針對東南沿海地形,分析敵我短長,經過反覆琢磨,創造出一種長短兵器迭用,刺衛兼備,攻防適用,能夠在各種地形上靈活變換陣形,出擊靈活,應急方便,成雙成對,彼此相顧的新陣法——“鴛鴦陣”,訓練義烏兵。又根據陳子鑾(義烏人)的建議,變鴛鴦陣為棱形陣、三才陣,更為靈活。四千新兵經過二個月嚴格艱苦訓練,“無不以一當百也”,人稱“戚家軍”。十一月,義烏兵奔赴台州抗倭前線。

義烏兵首戰新河大捷

嘉靖三十九年(1560)三月,戚繼光改任台州、金華、嚴州三府參將。他一面繼續訓練義烏兵,一面抓緊整治海防,修築海堤,鑄造鐵炮,督造戰船,建立水師。準備迎擊海上倭寇。
嘉靖四十年(1561)三月,戚繼光督造好可以出海的44艘戰船,義烏兵也已訓練一年多。就在此時,接到情報,倭寇兩萬多人,戰船數百艘,大舉進犯浙江沿海。剛訓練好的義烏兵聽說倭寇來了,既興奮,又緊張,決心打好第一仗。
四月中旬的一個早晨,戚繼光舉行誓師大會。台州校場上,戰鼓陣陣,號角齊鳴,手持武器的四千名義烏兵擺成一塊塊整齊的方陣。寬大的閱兵場中間,築起一座高大的將台。戚繼光登台掃視全場,高聲說:“軍中位有高低,身無貴*,倭寇即將攻入台州,不知眾將士有何高見?”陳大成率先應道:“練兵千日,用兵一時,請戚將軍發令。”王如龍也說:“請主將下令,在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好,那我下命令:指揮劉意,率一部防守台州城,防範倭寇乘虛襲擊;百戶胡守仁、張元勛率一部防守海門;胡震率領水師駐守松門、海門和寧海以東外洋,斷敵海上逃路;我自率主力直奔寧海,殲敵後回師台州。”戚繼光重申軍紀:“勇者賞,怯者罰,違令者斬!”
狡猾的倭寇,得知戚繼光率主力北至寧海,迅速調整兵力,重新部署,一路進犯台州以東的桃渚,一路進犯台州東南的新河,一路進犯東北的健跳,三路齊頭並進,直逼台州。剎時,浙東沿海同時報警,戚繼光認為入侵桃渚之敵還不要緊,只是入侵新河的倭寇,威脅較大,立即改調胡守仁率部馳援新河。
新河的百姓聽說守城的軍隊兵力不足,紛紛帶了鋤頭、棍棒來助戰。戚繼光在新河的夫人也挺身而出,發動農村婦女挽起髮髻,穿著戎裝,列隊城上,吶喊助威。頓時城上旗幟飄揚,衝殺聲吶喊聲陣陣,鳥銃聲雷鳴。新河城外倭寇,以為城中有備,不敢進攻。四月二十六日拂曉時,才發覺上當受騙了,發起攻城。這時,胡守仁和樓楠率軍趕來了,倭寇遭到突然襲擊,慌忙退至城南。戚家軍乘勢追擊,擊殺倭寇不少,殘部乘大霧向樂清方向逃竄。

再戰花街上峰嶺 義烏兵顯神威

新河報捷時,戚繼光已在寧海打了一個勝仗。義烏兵初次作戰,勇敢異常,只知奮勇殺敵,無人後退。可惜顧不上紀律,一開始衝鋒就亂陣了,有的嫌狼筅不方便,乾脆丟在地上,舞著短刀衝上去,砍殺個痛快。
寧海勝利之後,義烏兵迅速揮師南下救援。行至寧海西南的梁王,聞報進犯桃渚之敵進至精進寺。戚繼光大吃一驚,精進寺離台州只有20多里,必須火速馳授,當即下令冒雨進軍。義烏兵都是種田人,善於負重奔跑,也不在乎風雨,一個勁往前奔。四月二十七日中午,戚繼光先頭部隊到達台州,得知敵人已到離府城僅二里的花街時,當即命令部隊忍住饑渴疲勞,先殲敵再吃午飯。他迅速部署兵力,命令把總丁邦彥(義烏人)為左路,把總陳大成、哨官王如龍為右路,自率中路,排開鴛鴦陣迎敵。
這時,倭寇擺開一字長蛇陣迎戰。戚繼光乘敵立足未穩,親自點燃號炮,指揮火銃手發銃射擊。頓時硝煙瀰漫,勇士朱珏(義烏人)振臂直衝,迅速斬殺前隊倭寇頭領,挫敵銳氣。倭寇失去首領,頓時亂作一團,義烏兵乘機奮勇衝殺,把總吳惟忠身材高大,手起刀落,連斬倭首5顆,他帶的兵斬敵15人。一名倭酋騎馬沖向義烏兵,拋撒珠寶,企圖轉移義烏兵注意力。豈知義烏兵紀律嚴明,早已有約在先:“作戰時,敵人丟下財寶金銀布帛器械,引誘我軍爭奪,只能每隊留一人收拾看守,等戰爭結束後,按照收拾的多少,在隊內平分。如果私自拾取,致兵敗,或使敵人逃脫,搶取財物的,區別首從,總哨官以下一律處斬。”所以義烏兵對待敵人拋棄珠寶,連看也不看一眼。哨長楊世潮,眼疾手快,一個快步衝過去,戰刀一揮,敵酋人仰落馬。其他倭寇慌忙潰逃。
戚繼光下令兵分兩路,猛追敵兵。一股逃至瓜鄰江,敵人大多淹死,另一股逃至新橋,被丁邦彥帶的義烏兵殲滅。一計算共殲敵308人,生擒2人,淹死不計其數,奪回被擄民眾5000多人。花街之戰從開始到結束,只是做一頓午飯的時間。
花街之戰勝利了,戚繼光也發現了一個問題,將士連續作戰吃不上飯,影響戰鬥力。為了保護將士,他就親自用麵粉和米粉做成乾餅,中間留個圓孔,用繩子穿上,背在身上,飢餓時可以充飢。後人稱之為“光餅”,又叫“肚臍餅”。
五月初,倭寇後續部隊從健跳鎮登入,竄至台州東北的大田鎮。戚繼光為加強台州防務,將部隊分成三部,一部加強新河,一部加強溫嶺太平,他自己身邊只有1500名士兵,在大田嶺一帶設伏。倭寇發現戚家軍已有準備,想乘便道竄到仙居,企圖劫掠麗水。戚繼光斷定他們必定經上峰嶺出白水洋。
五月初五端午節,果真不出所料,倭寇大模大樣沿山向仙居進犯,隊伍長達20里。中午到達上峰嶺南側,倭酋遠遠望去,嶺上樹木茂盛,不見人影旗角,以為平安無事。其實山南有個狹長谷地,便於伏擊敵人,戚繼光令將士人手一束松枝用以隱蔽身體,埋伏在上峰嶺。當倭寇半數進入伏擊圈時,戚繼光發炮為號,震動山野,士兵丟掉偽裝,鳥銃齊發,運動鴛鴦陣,猶如猛虎下山。倭寇突遭襲擊,倉惶應戰,退至對面小山坡,企圖頑抗。這時義烏兵另一部分趕到,從背後夾擊倭寇。同時在山上豎起一面白旗,高喊:“放下武器,投奔旗下,可免一死”。當即有幾百人奔至旗下繳械投降。負隅頑抗的倭寇搶登山界嶺,繼續反抗。丁邦彥、吳惟忠等將領就攀崖上去,刀砍槍刺,趕敵下山。義烏兵跟蹤追擊,逼敵退至白水洋。
退入白水洋的倭寇躲進街上的朱家大院,憑著高高的圍牆,堅實的大門,頑強抵抗。義烏兵攻了兩個時辰未能破門。此時,兩位本地壯士一縱身跳上牆頭,進入院內,速度之快令倭寇措手不及。兩人一個抵抗敵人,一個拉開疊在門邊的朱家人屍體摔向倭寇,打開大門。義烏兵蜂擁而入,倭寇全部消滅,無一逃脫。民眾紛紛擔酒牽羊慰勞,義烏兵婉然謝絕。百姓們過意不去,把豬羊殺了,用肉餡做成大麥餅,竟有笠帽般大,裝成數十擔,強要每個士兵收下一隻,帶在身邊。
新河、花街、上峰嶺等連戰連勝,打得倭寇聞風喪膽,再也不敢大規模進攻台州了。這時浙江總兵盧鏜與參將牛天錫分別率軍殲滅進犯寧波和溫州的倭寇。至嘉靖四十年(1561)秋,入侵浙江的倭寇基本蕩平。九月,戚繼光升指揮使,第二次招募義烏兵三千人,戚家軍達六乾多人。
移兵福建 滌盪倭氛
戚繼光在台州連戰連勝時,福建沿海受倭寇侵擾的災害已十分嚴重。嘉靖三十七年(1558)秋,倭寇侵掠福建,攻破福清、長樂等城。第二年,大批新來的倭寇又先後攻掠福寧、寧德、連江、羅源、福安等地。嘉靖四十年(1561),從浙江敗走的倭寇也逃到福建。北自福寧,南至泉州,沿海千里,幾乎都有倭寇騷擾。福建副總兵俞大猷奉命帶部隊到江西鎮壓農民起義,福建抗倭力量太弱,明軍畏倭如虎,只能坐守,不敢出擊。福建巡撫游震得連連向朝廷告急,請求戚繼光帶兵援助。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已升任都指揮使的戚繼光接到朝廷命令:火速增援福建。三天后戚繼光帶六千義烏兵與浙江都司戴沖霄部1600人從溫州出發。八月初,到達福建寧德,準備收復橫嶼島
橫嶼島位於寧德縣東北20里的三都澳中,四面環水,東南北三面距離陸地約10里,只有西南*近陸地。漲潮時一片汪洋,退潮時污泥成灘。駐防福建的明軍攻了幾次都因無法渡過這一段海域而告失敗。倭寇自恃地形險要,在島上結巢設柵,作為四出擄掠的基地。
來到張灣鎮的第二天,戚繼光弄清漲退潮規律和氣候、風向變化情況。就與巡撫游震得,監軍汪道昆等一起商議軍機。汪道昆於嘉靖二十七年(1548)在義烏任知縣,所以對義烏兵特別關心。戚繼光要游震得於三天內運送10萬斤稻草至蘭田渡。但游震得不知要稻草何用。
八月初八,是漲小潮的日子,戚繼光帶義烏兵到蘭田渡待命,對軍官們說,務必於落潮時登上橫嶼島,全殲島 上倭寇。命令王如龍帶一部就地守住路口,防止倭寇上岸逃跑,其他將士人人帶武器和一捆稻草涉海進攻。他自己趁退潮時擂響戰鼓,將士運動鴛鴦陣,遇爛泥鋪草墊路,緩慢行進,盾牌手擋住島上敵人的亂箭,掩護部隊前進。
義烏兵接近橫嶼島時,倭寇早已沿山布陣,一部分在山上防守木柵,企圖乘義烏兵立足未穩和漲潮時,把義烏兵趕進潮水中活活淹死。義烏兵人人明白背水之戰,有進無退,有敵無我,個個奮勇前進。弓箭手離敵數十步就開始射箭,象蝗蟲似的飛向敵營。上了島,長槍手所向無敵,狼筅手通過台州之戰,已會熟練使用,發揮了刺砍威力。陳子鑾、童子明(義烏人)帶兵衝擊南線敵陣,陳大成沿山麓登山從山頂後包抄,吳惟忠帶兵攻打木柵城。頓時雙方展開激戰。山上山下,衝殺聲震天,民眾都來吶喊助威。
這時,擔任斷敵退路的王如龍見主力部隊已上島,立即帶兵過海,趕到島上投入戰鬥。吳惟忠點火燒毀木柵,島上衝起一股股濃煙,倭巢被燒。眾將見吳惟忠已得手,從四面合圍,向中心猛衝,很快控制全島各要道和制高點。倭寇見大勢已去,到處亂竄,企圖逃命。義烏兵乘勝追擊,斬敵2600多人,奪回被擄男女3000多人。吳惟忠在這次戰役中斬倭6人,他帶的部隊斬敵477人,奪回被倭寇搶去的永寧衛百戶所印章兩枚。不到一天功夫,戚家軍就收復了被占三年之久的橫嶼島。
八月十五中秋節,義烏兵凱鏇歸來進駐寧德縣城。戚繼光與義烏兵共同賞月。當場口授《凱歌》一首,令將士們歌唱:
萬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
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
乾犯軍法兮,身不自由。
號令明兮,賞罰信。
赴水火兮,敢遲留?
上報天於兮,下救黔首。
殺盡倭奴兮,覓個封侯。
夜襲牛田 強攻林墩。
中秋一過,戚繼光就率軍南下,經過羅源、連江,抵達福清縣城。
福清縣有倭寇近萬人,盤踞在縣城以東的杞店、上薛、西林、木嶺、葛塘、新塘、聞瀆、牛田,它們結寨為巢,相互聲援,戚繼光決定先清除牛田的倭寇。
牛田,在縣城東南30里,離海很近,是倭寇在福清的最大巢穴。搗毀牛田可斷敵退路,迫使倭寇放下武器投降。要消滅倭寇,還要福建軍隊配合,經與汪道昆商議,由義烏兵主攻牛田,駐地守軍擔任鉗制、配合。義烏兵分兵三路:戴沖霄統領一路由倉下進剿,陳大成率一路部分設伏木嶺,防敵抄襲,一部分扼守原嶺、上逕,斷倭逃路;他自己帶領一路由錦屏山進剿。部署完畢,他對外佯言,我軍遠道而來,需休息幾天,籌措糧餉,待時而動。倭寇探得這個訊息,就放鬆了戒備。
誰知義烏兵於當夜二更時分,悄悄出動,按原定部署進入指定位置。戚繼光自帶一隊輕裝疾馳杞店,擊殺倭寇哨兵10多人,將倭巢團團圍住,敵人還不知覺,正在酣睡。王如龍身材魁偉,力大如牛,用寬寬的肩膀托著勇士朱珏、金科(義烏人),攀登寨柵,潛入倭巢,打開寨門,義烏兵蜂擁而入,殺死不少敵人,倭寇才從夢中驚醒,到處亂竄。義烏兵四處放火,把杞店的倭寇擒斬殆盡。戚繼光乘勝指揮部隊搗毀上薛、聞瀆等地倭巢,直逼牛田。
牛田倭寇聞訊,列陣營門,把被抓的百姓推在陣前作擋箭牌,準備屠殺。戚繼光指揮部隊迅速排列鴛鴦陣,讓倭寇陣前的百姓快快穿過義烏兵逃走。同時令盾牌手掩護長槍手、狼筅手奮勇向前。霎時間,震撼人心的喊殺聲、戰鼓聲響徹雲霄,倭寇膽戰心驚,紛紛退卻。正在此時,戴沖霄率部隊從倉下進牛田,堵住了倭寇退路。倭寇孤注一擲,撲向義烏兵,企圖殺出一條生路,逃入海中。戚繼光督師拼搏,倭寇陣勢大亂,紛紛潰逃。義烏兵乘勝追擊,連克敵巢數十處,斬殺倭寇幾千,勸降脅從者數千,繳獲武器甚眾,救出被擄男女幾千人。
牛田大捷,大大鼓舞了福清人民的抗倭鬥爭情緒,沉重打擊了倭寇的囂張氣焰。義烏兵浩浩蕩蕩進人福清縣城。福建巡撫游震得聞捷,親自組織百姓出城歡迎。
牛田大捷後,一股倭候竄至興化,很快與附近散逃的倭寇合股,逃至興化東的林墩,築巢據守。義烏兵原來的任務是收復橫嶼,搗毀牛田的倭寇老窩之後就班師回浙江的,後來探知林墩有四千多倭寇聚在一起作亂,決定乘勝進軍,搗毀林墩倭寇巢穴,再回浙江。
九月十二日,部隊急行軍70里,進了烽頭、江口一帶,天色已晚,離興化城還有10多里,離林墩還有30多里,戚繼光就決定就地休息。第二天偃旗息鼓,從山間小道進入興化。為了迷惑敵人,造成暫不進兵的假象,命令將士們幫老百姓收割莊稼,整理田地。他閉口不談軍事,到各地作客喝酒,將士們感到很奇怪。戚繼光拜訪興化守將翁時器時,一味欣賞鳥魚花草,談論養花養金魚。
那天晚上,將士們都照常就寢,半夜子時,戚繼光悄悄集合了隊伍,偃旗息鼓,向林墩進發。
林墩四面水溝縱橫交錯,地形極為複雜,只有兩條路可通。一條為正路,叫黃石大道,另一條為西洪小路,中間有座小橋,名叫寧海橋。戚繼光計畫從正面黃石大道進攻。誰知快接近倭寇巢穴時,發現嚮導不見了,才知嚮導是個漢*,並發現自己的隊伍已進入西洪小路。由於西洪小路到林墩的倭巢,溪水環繞,路小難走,天快亮了部隊才到達林墩。倭寇早已發現了戚家軍,迅速據巢頑抗。
戚繼光眼見偷襲不成,下令與敵人拚死搏鬥。命令王如龍、張諫帶領一部直插黃石大道,從正面進攻,吸引敵人,自己帶陳大成、吳惟忠、丁邦彥等督兵強攻寧海橋,打算一舉突破。
寧海橋雖小,卻是通往林墩的咽喉,工事堅固,有2000人防守。戚繼光把隊伍分作3個梯隊,發起進攻,一哨官兵36人全部陣亡,第二哨上去,又損失過半,仍過不去,就命令陳大成繼續組織奪橋,自己帶吳惟忠、丁邦彥改由黃石大道進攻。其時,王如龍、張諫已突破黃石大道,插入倭巢心臟。守寧海橋的倭寇見正面失守,老巢被掏,轉兵增援,陳大成乘機進攻,奪占寧海橋,與王如龍、張諫兩面夾擊。倭寇見勢不妙,奪路逃跑。戚家軍奮勇追殺,將倭寇一網打盡。
天亮後,興化城的百姓才發覺戚家軍昨夜搗毀林墩倭巢,紛紛出城迎接,備酒慰勞。義烏兵軍官丁茂,以武生參軍,在這次戰鬥中立了首功,授興化守備。義烏兵首次援閩,前後不到3個月,搗毀福建橫嶼、牛田、林墩三大倭巢,名聲大噪。各地許多將官紛紛效仿戚繼光練兵,於是,東南諸省一時俱招義烏兵。自此,義烏兵與戚家軍成為同義詞,名聞天下。十一月,戚家軍回到浙江。朝廷升任戚繼光為台州、溫州、福寧、福州、興化五地的副總兵、都督同知兼統水寨。

福建告急 再次入閩剿倭

義烏兵回浙後,倭寇再一次進攻福建。廣東總兵劉顯援閩,中了倭寇*計,興化再次失陷,明軍大敗。朝廷提拔俞大猷為鎮守福建總兵官,罷了游震得的巡撫之職,任命譚綸為巡撫。朝廷再次令戚繼光入閩抗倭。俞大猷在漳州招募了六千農民,訓練成“俞家軍”,趕赴平海衛,與劉顯會師,等候戚繼光。這月,朝廷把胡宗憲逮捕入獄,任趙炳為浙江御史中丞,汪道昆與戚繼光建議再招一萬義烏兵,趙炳也支持。嘉靖四十二年(1563)二月,戚繼光同福建兵備按察副使汪道昆一起再次來義烏招兵一萬。吳惟忠的弟弟吳惟賢等一大批青年參軍。由於軍餉不足,這批義烏兵一半於四月中旬趕到離平海衛很近的東停訓練,一半留在義烏。倭寇得知“戚老虎”又來福建,只留下三千人據守渚林以南的許家林屏障平海衛,其餘四千人護送劫掠的財物回日本。
平海衛(今莆田東南)原是明軍一個衛的營地,三面環水,易守難攻。渚林是扼守平海衛的咽喉。四月二十日,譚綸召集汪道昆、戚繼光、俞大猷、劉顯商量進攻方案,決定戚繼光為中軍,俞大猷為右軍,劉顯為左軍。次日黎明,戚家軍一萬多將士偃旗息鼓出發,胡守仁為先鋒。倭寇兩千人迎戰,前頭有一百騎兵開路。胡守仁率軍用火箭、鳥銃一齊發射,炮火震天,倭寇戰馬受驚,四處亂逃。繼而倭寇步兵出戰,義烏兵紛紛向敵人扔石灰包,蒙住了敵人眼睛,趁機發起衝鋒,用狼筅橫掃。雙方展開肉搏,左路劉顯,右路俞大猷從兩翼猛殺過來。倭寇逃向許家屯老巢。明軍分路追擊,向巢中拋擲火球,發射鳥銃。巢中火光沖天,戚家軍奮勇拼殺,倭寇奪路逃命。不到三個時辰,搗毀了平海衛倭巢,殲敵3451人,繳獲兵器3961件,救出被擄百姓3000多人。朝廷接到捷報,嘉靖皇帝十分高興,舉行了隆重的告謝郊廟典禮,慶賀平海衛大戰的勝利。接著明軍又橫掃連江、寧德、福清、同安、漳州之敵,福建沿海暫告平靜。
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倭寇兩萬多人,分乘百艘艦船,在福清、興化、泉州、漳州登入。戚繼光在一個月內與倭寇水陸交戰12次,殲敵三千多。倭寇到處受到沉重打擊後,就改變策略,由分散改為集中攻城掠地,圍攻仙遊的倭寇就有兩萬人。仙遊知縣陳大有和白嶺巡檢殷功死守仙遊,並向戚繼光求援。但戚家軍駐守各地,兵力分散,長期作戰減員較多,得不到及時的休整和補充。因此,對捲土重來的倭寇,一時確難以對付。最主要緣由還是省督抗大官有地域之見,不肯協力作戰。嘉靖四十一年(1562),明廷發生權力之爭,嚴嵩之子嚴世藩被參入獄,全家抄斬,胡宗憲被免職入獄。戚繼光正在為仙遊解圍之際,有人卻參劾他與嚴嵩有牽連,致使他從浙江調防義烏兵阻力重重,一個副總兵幾乎沒有令行禁止的大權。為了取得抗倭勝利,他只得毛遂自薦,請求朝廷授予“統一浙閩之責”,賦予他“節制調度之權”。譚綸也上疏為他辯解,希望朝廷委戚以重任。在軍情緊急之時,譚綸的奏疏得到批覆。這年十一月,戚繼光升任鎮守福建總兵官,鎮守福建全省及浙江的金華、溫州二府的水陸軍務。
戚繼光立刻趕到福州防禦倭寇襲擊,與譚綸一起帶六千義烏兵解救仙遊,部隊駐紮在離仙遊20里的俞潭甫、沙園一帶。

強攻仙遊 童子明壯烈犧牲

戚繼光深感敵我兵力懸殊,經與譚綸商量,先與敵人周鏇,援軍一到,馬上進攻。譚綸命令新任守備胡守仁和把總蔣伯清領兵駐紮在縣城附近的鐵山,牽制敵人。又挑選五百名勇士,組成敢死隊,接近倭寇巢穴,相機行事。戚繼光在大本營不時發炮,頻繁調軍,迷惑敵人,作為緩兵之計。
戚繼光二次入閩時,浙江總督、巡撫不同意他帶走全部義烏兵,尚有六乾人留在義烏,由知縣、武進士徐子山訓練。於是戚繼光就派童子明回義烏搬援軍。當童子明帶了戚繼光符節回義烏帶兵時,在仙遊附近山中,突遭倭寇伏兵的襲擊。他冒著如雨的矢石,斬殺倭寇,終因敵眾我寡,陣亡於虎嘯潭上。金橋的倭寇害怕戚家軍報復,出海逃走。其餘義烏兵負傷,回到義烏,搬來六千援兵。
在援軍來到之前,戚繼光擔心城中兵力不足,特派自己親信乘夜暗地入城,協助防守。並把自己的大本營移到離敵更近的石馬,四面布設疑兵。倭寇見明軍只是吶喊不敢出戰,斷定兵力不足,就抓緊攻城準備。十二月初六日,倭寇發起大規模進攻。城內軍民不畏強敵,奮勇反擊,城外戚繼光指揮軍隊放銃助戰,城防未被攻破。十二月二十三日,六千義烏兵援軍終於來到。戚繼光命令守備王如龍居中左路,守備胡守仁居中右路,兩軍合力搗毀南門倭巢;把總陳濠居右路,攻取東門倭巢;游擊李超位居左路,攻取西門倭巢;把總金文科(義烏人)守大營,擔任預備隊,隨時接應攻東門倭巢;指揮呂祟舟、副總兵金文秀率兵至鐵山,牽制北門倭巢。決定先攻南門,得手後再攻東、西兩巢,最後圍殲北巢。二十五日,各部按預定計畫到達陣地。這天夜裡大雨不停,路上無行人。次日拂曉,大霧瀰漫,部隊秘密向南巢推進。
倭寇乘濃霧在南門外發起攻城。他們製造了一種登城工具“呂公車”,高於城牆,四周粘上竹木棉氈,既防炮火,又不怕弓箭,推至城下,從車頂接木板至城牆,過橋登城。戚繼光發明了“大將軍”,即威力極大的火炮,重l000斤,一炮能轟坍山之一角,用於轟擊呂公車。正當倭寇用呂公車槍登城牆時,王如龍從左側攻垮南巢。敵人見巢穴被搗,只好停止攻城,布陣迎戰。胡守仁從右側進攻南巢。高喊為童子明報仇,破柵而人,焚燒敵巢。殘倭逃向東西兩巢。胡守仁乘勝追擊,與右路陳濠部夾擊東巢,王如龍向西與李超分兵夾攻西巢,迅速摧毀二巢。數千倭寇逃向北巢。戚繼光親督金科、金文秀等大營正兵以銳不可擋之勢,衝擊北巢,殺聲如雷,火光沖天,倭寇徹底崩潰,仙遊城得以解圍,明軍吹起勝利號角,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一月,從仙遊潰逃的倭寇近萬人,向同安方向竄犯,企圖與漳州之倭會合。戚繼光令原來增援仙遊各地守軍返回原駐地,嚴陣以待,命傅應嘉率水師巡海,斷敵海上逃路,自帶五千義烏兵追擊南逃之倭。二月初四,戚繼光帶兵至王倉坪,得知倭寇在此集結,就兵分四路,折箭為誓,誓死拼殺。倭寇得知戚繼光的兵力和企圖,反而先從東、西、南三面同時進擊王倉坪。王如龍怒目圓睜,猛似張飛,把鋼刀往地上一插,吼道:“不滅此賊,誓不收兵!”陳子鑾、丁邦彥高舉戰旗大喊“為國捐軀的時候到了!”將士們吶喊著向倭寇衝殺過去,雙方激烈斯殺。這時,兩千多倭寇突然從西南向東南方向迂迴到明軍背後,致使王如龍部腹背受敵,陣勢出現混亂。戚繼光親督張元勛、朱珏殲滅迂迴之敵,再揮師迎戰正面之敵,倭寇匆忙往山上逃去。義烏兵揮刀登山,追擊逃敵。王倉坪一戰,明軍殲敵2000多人,還有2000多人南竄蔡坡嶺,據險築巢,並與漢*勾結,企圖奪取漳浦,戚家軍當即跟蹤追擊。
二月十五日,戚繼光親自化裝成乞丐,混在老百姓中間,偵知敵巢駐紮在蔡坡嶺山腰間,山高林密,崗哨林立,偷襲難以成功,強攻傷亡太大。經過反覆思考、商議,覺得倭寇剛結巢,肯定缺糧,勢必要下山搶劫,於是就在蔡坡嶺至漳浦一線西側設伏兵。
不久,確有數百倭寇向漳浦方向運動。過一會兒,倭寇大隊人馬隨後出動,進入戚家軍伏擊圈時,張元勛、陳 濠、王如龍、李超、樓大有(義烏人)伏兵驟起,沖入敵陣。倭寇突遭襲擊,匆忙應戰。義烏兵英勇拼殺。倭寇見勢不妙,奪路後退,戚繼光親自督眾,從背後殺出。倭寇逃入山林,據險頑抗。戚家軍從四面八方放火燒林,焚死和掉入海崖淹死的敵人1000多人,殘倭繼續南逃。戚繼光帶兵追至韶安,又殲滅2000多人,焚毀倭船20多艘。剩下的殘倭逃到海上,被明軍水師消滅一部分,少量逃回日本,沉重地打擊了倭寇來中國沿海搶掠的氣焰。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十月,福建沿海的倭患基本平定。

戚繼光俞大猷合剿內患

倭寇雖平,內患卻依然存在。吳平,福建韶安梅嶺人,早年投*倭寇,作為內*,自成一支隊伍,在廣東潮州燒殺搶劫。隊伍發展到一萬多人,戰船百艘,與潮州倭寇相呼應,橫行粵閩五六年。嘉靖四十三年(1564),戚繼光帶領將士轉戰閩南時,廣東總兵俞大猷和參將湯克寬頻兵轉戰潮州惠州,殲滅倭寇兩萬多。吳平處於兩面受敵,迫於形勢,曾向俞大猷投降,不久又反叛,殺死明軍把總朱璣、王豪。嘉靖四十四年(1565)二月,戚繼光與俞大猷合 議消滅吳平。戚繼光要求義烏兵平定吳平後回家。
戚繼光令傅應嘉率水師於四月初三從金門出發,至梅嶺海外。他自己率軍從漳浦出發,挺進梅嶺。吳平得到情報後就從海上逃走,向廣東流竄。傅應嘉與廣東參將湯克寬頻水師合擊吳平於大潭澳,擊沉賊船20餘艘。吳平逃人南澳。
八月,戚繼光帶兵至韶安進攻南澳島。他分兵三路,從三個不同方向同時登入。九月二十三日,戚家軍在龍眼沙登入成功,吳平乘戚家軍立足未穩,遣賊兵二千埋伏,用小股賊兵引誘義烏兵。戚繼光指揮將士奮勇迎戰,其實,吳平的海匪遠沒有倭寇那么頑強,因此戚繼光就向海匪曉以大義,勸脅從者投降。二十五日,吳平向龍眼沙方向運動,戚家軍迎面還擊,勸降檄文如雪片般飛向敵群,脅從者紛紛棄械反正,戚家軍大獲全勝。此時,俞大猷湯克寬也乘三百餘只戰船到南澳,兩軍會師,進軍搗毀敵巢。十月初四,水陸兩軍夾擊南澳,吳平手握大刀,大吼“怯戰者斬”,義烏兵滿腔怒火,躍入敵陣,用狼筅掃,長槍挑,燒毀敵船。吳平奪船下海,又被俞大猷海師斬殺不少,只剩八百多人出海而逃。俞大猷一直打到雷州、廣西康州。次年四月,吳平逃到越南萬橋山,投海自盡。
南方抗倭戰爭結束,戚繼光向朝廷保奏晉升一批軍官。這時義烏兵將領樓大有被任命為羊角水鎮守備,練兵辦學,鎮守5年。隆慶二年(1568),經譚綸上奏,朝廷授樓大有為前營千總,調薊遼與戚繼光一起修長城。王如龍平了吳平之後,任福建都司都指揮僉事,授昭勇將軍,後擢廣東參將。朱文達遍體金瘡,萬曆三年(1575)升廣西坐營都司參將、副總兵、鎮守南直隸江南總兵,加升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胡守仁升參將。李超、張元勛升游擊。丁茂升閩粵指揮使。曹南金、朱珏升守備。金章升黃口守備。徐大用升泉州參將。陳濠、楊文、傅應嘉、金科、陳大成升指揮使。陳文良在戚繼光調薊鎮之後帶義烏兵守廣東,升本府守御所千戶。毛如豹升河南指揮使。毛大斌升山東王徐寨守備、懷遠將軍。馮子明任閩浙總戎,居數年調戍右北平列亭堡,後回鄉在東岩結廬讀書,60歲而卒,贈武德將軍。毛子高任福建銅山總戎。樓華松任黃岩參將,後升大理府副總兵。劉廷玉升奇營把總,萬曆二十一年(1593)倭犯朝鮮時調登州寧海守備5年,鏇師而歸。總之,義烏兵在平定福建廣東倭寇之後,不少將領就在福建、廣東、廣西、山東及浙江任職,也有不少回鄉務農。葉大正倭平之後授延平府判,因剿倭時中矢,瘡復裂而卒,子隨戚繼光守長城。戚繼光在十一月祭奠陣亡勇士童子 明的靈前說:“予自烏夷犯順,受命來守越東,始為募練之策,遂定勘定之勛。”“惟爾感奮,首陷賊峰,視死如歸,其蹈白刃,予方籍爾力,爾則逝矣! ”稱讚童子明之死重於泰山。

戚繼光北調 義烏兵移鎮薊遼

嘉靖四十五年(1566)十二月,朱載垕即位,為明穆宗,重用徐階、高拱、張居正,調譚綸鎮守薊遼。譚綸到任之後才知邊防軍素質太差,向朝廷建議調戚繼光來薊州練兵修長城。隆慶元年(1567)10月,戚繼光赴薊州,俞大猷、汪道昆皆親自送行。
戚繼光到薊鎮之後,發現長城不但低矮,而且大多傾圮,急需修整,才能抵禦韃坦人進攻。隆慶二年(1568)五月,他上書朝廷建議兩千里長城築台3000座。於是,薊州東路副總兵胡守仁奉命帶三千義烏兵到薊州。第二天早晨,戚家軍整整齊齊排列在點驗場上,等候戚繼光檢閱。天不作美,不一會烏雲密布,下起瓢潑大雨。戚繼光冒雨站在指揮台上,檢閱部隊。義烏兵淋得睜不開眼睛,還是精神抖擻,巍然不動。戚將軍說:“當兵是打仗衛國殺賊保民的。只有艱苦磨鍊,養成鐵的紀律,才能打勝仗。”到了中午,雨過天晴,驕陽似火。義烏兵依然直立不動,邊防軍見戚家軍紀律如鋼,無不驚駭,從此不敢違紀。不久,戚繼光弟弟戚繼美帶七千名沂州兵來增援。到隆慶五年(1571),全部墩台修築完成。從此,東起山海關,西至鎮邊城(今居庸關西)的兩千里長城上,矗立著數以千計的炮台。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有著數千義烏兵的血汗。
戚繼光守邊二十年,基本上沒有什麼戰事。隆慶二年(1568)十二月,朵顏部董狐狸、長昂依恃韃坦小王子勢力,屯兵河北會州企圖進犯董家口,榆木嶺,青山口等處,戚繼光用火器擊潰敵兵前哨,又引兵出青山口迎戰,董狐狸懾於戚繼光威名,慌忙逃走。萬曆元年(1573),董狐狸又夜襲拿子口,被戚繼光率兵打敗。過了一個多月,董狐狸聯合小王子所部插漢兒在桃林、界嶺集結,偷襲薊鎮,又被戚繼光打敗。萬曆三年(1575),董狐狸弟弟長禿進犯董家口,長禿被明軍活捉,董狐狸不得已率親族三百人叩首請罪,發誓不再侵犯明境,戚繼光向他們曉之以理,當場釋放長禿,並允許朵顏部到長城邊一些關口通商互市。此後,在戚繼光守邊期間,與朵顏部睦鄰友好。一大批義烏兵軍官升為總兵、參將、副將、守備等職。
萬曆七年(1579)十一月,戚繼光奉命援遼。他偵知韃靼兵向山海關外狗兒河方向運動,就令士卒將自製的爆炸武器“自犯鋼輪火”地雷埋於敵騎必經之地,然後誘敵出戰。當韃靶兵伯彥部向狗兒河推進時,忽聽一聲巨響,騎兵炸得人仰馬翻。戚繼光乘勢出擊,打得伯彥軍大敗而逃,追至石河墩,三面合攻伯彥,伯彥率殘部奪路逃脫。戚繼光追出百里,大獲全勝。朝廷鑒於戚繼光守薊州功勳卓著,同年秋加升太子太保,後又加少保,“戚少保”之名由此而來。義烏兵大批升職。

衛國戍邊 義烏兵無私奉獻

戚繼光在薊任職時,寫了《練兵紀實》,這部兵書與《紀效新書》一起成了中國古代十大兵書之一,這是他總結以義烏兵為主的戚家軍幾十年戰鬥的經驗而成,凝結著義烏兵的生命和鮮血。萬曆十年(1582),張居正病故,屍骨未寒,朝野紛紛掀起一股反張居正潮流,也涉及戚繼光,攻擊最凶的竟是他的部下楊四畏。萬曆帝是個是非不分的皇帝,對張居正恨之入骨。聽信*佞小人,把戚繼光調任廣東總兵,吳惟忠、陳文良、吳大績等隨往。萬曆十三年(1585),戚繼光上疏告退獲準,回到登州(今山東蓬萊)故居。萬曆十六年(1588)一月五日,戚繼光病故。他的部將胡守仁、王如龍等也遭免職。
萬曆二十年(1592),叛臣劉東晹在寧夏叛變。總督魏學曹圍攻不下,請朝廷救援。兵部尚書石星主張掘開黃河大堤,放水灌城,企圖淹死叛軍。甘肅巡撫葉夢熊果然決黃河水灌寧夏城,結果叛軍未被淹死,而百姓卻大受其害,民不聊生,甚至剝樹皮為活命。後來有人提議徵集義烏兵三千增援。義烏兵至寧夏後受葉夢熊指揮,作為先鋒,乘虛登城,攻城告捷,俘獲車輛財物甚多。
萬曆二十年(1592)五月,倭酋平秀吉帶兵攻陷朝鮮。朝鮮太平已久,兵不習戰,國王李公義沉湎酒色,倭寇一來,望風而逃,棄釜山,奔平壤,幾乎整個朝鮮被倭寇占領,急忙向明帝求救。明軍也數戰數敗,又調義烏兵將領吳惟忠、樓大有、胡大受等訓練軍隊援朝,由李如松指揮。萬曆二十一(1593)年正月抵平壤,令祖承訓伏西南,游擊吳惟忠攻迤兆牡丹峰,如松自帶大軍攻東南,募敢死隊援梯直上攻城。倭寇還以為是朝兵,十分大意。承訓等忽卸裝露甲,才知是明軍,急分兵抗拒。如松與如柏已分道進城,打下平壤。此戰中吳惟忠左胸中了倭寇的槍彈,升為副總兵。萬曆二十七年(1599)又升任都督僉事。義烏驛堪巷人黃惟遜,以南營團練千總出征朝鮮有功升守備。義烏兵將領葉思忠在此戰中也因功晉升,後遷棲西 南營。葉邦榮也曾去援朝。倭寇第二次攻打朝鮮時,他又一次東征取勝,升至游擊將軍。
明軍赴朝抗倭時,朝中大臣擔心倭寇指向淮口,若打進天津,則等於腹破臂斷。明軍士氣低下,根本不能作戰。於是各地帶兵的將領又紛紛到義烏招募兵員,以致義烏已無兵源可募。
萬曆二十二年(1594),義烏知縣周士英向朝廷建議罷招義烏兵。他痛陳屢來義烏招兵弊端:地方憔悴,民多死傷。義烏方圓不過百里,從戚繼光招16000多名義烏兵之後,又屢次來義招兵,使“父不得恤其子,兄不得顧其弟,妻不得有其夫”。歷年失散在外有幾萬人,平倭之後回鄉的不到十分之三。義烏這么一個小小的縣,究竟有多少兵可招?由於年輕人都當了兵,所剩都是老弱之人,八口之家,能耕者不過二人。因此,周土英請求朝廷不要再到義烏招兵了,“以拯一方之倒懸”。
義烏兵抗倭、剿匪,戍邊、援朝,轉戰南北,建立卓著功勳。“朝廷視義烏兵為無敵,遇有戰事,徵調頻仍,致邑中壯丁死於鋒鏑者不可計算,人口為之銳減。”《義烏縣誌》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義烏有人戶28972,丁口143932,至萬曆十九年(1591),僅有人戶15610,丁口71497。義烏兵為明廷立下汗馬功勞,作出無私奉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現在義烏境內還留有不少義烏兵遺蹟。稠城西門有戚繼光招兵的戚宅里。赤岸鎮喬亭村有“兩浙總戎功授鎮撫贈武德將軍馮子明”墓。嘉慶《義烏縣誌》、《金華府志》、《戚少保年譜耆編》以及許多家譜都載有抗倭英雄的業績。

義烏兵將領名錄

義烏兵在戚繼光的帶領下,在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骨幹。自嘉靖三十七年(1558)到萬曆年間,有據可查的義烏人先後任千總以上武官的就有140多名。輯錄如下(按姓氏筆劃為序):

左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朱文達
吳惟忠

總 兵

毛子高
朱文達
馮子明
楊文通
龔元鸞
樓子正

副總兵

丁 茂
丁應科
劉可綱
揚應泰
樓 楠
樓大有
樓之瑚
樓華松
樓廷訓

參 將

王如龍
方國用
葉大正
葉邦榮
朱 鈺
朱文用
吳 傑
張希清
金 福
金文煥
徐大用
黃鳳鳴
黃宗統
童子明
毛國科
吳大績
吳王定
吳日行
陳 蠶
陳文澄
金 科
金文科
胡大受
龔子
樓 松
樓必迪
樓國遜

指揮使

丁邦彥
毛大斌
毛如豹
葉思義
馮 相
馮夢周
李無咎
張文英
張希清
陳九霄
陳大成
陳良砒
徐尚明
黃尚會
龔 璉
龔元佐
龔復新
龔惟瑜
蔣士環
樓繼雄

守 備

毛 象
方日降
劉可良
劉可賢
劉惟
劉惟寬
楊 亮
吳文模
陳 京
陳其柏
陳宗紀
陳宗盛
金守輿
黃惟伯
黃惟珍
黃惟遜
龔 顯
龔 瓏
龔一邁
龔元孝
龔純
龔學孔
龔彥俊
惟城
樓仁德
樓廷全
樓懷廉

千 總

毛文華
毛如瀚
毛希魁
毛留芳
毛斐然
馮世瞻
馮成厚
馮希唐
馮國詔
馮夢風
馮夢鵾
馮惟諫
劉漢制
吳仙福
吳仲富
吳守正
吳繼伯
陳文應
陳懷善
陳伯俸
陳宗禹
金守恆
守慎
龔 欏
龔子義
龔子龍
龔天祈
龔文賢
龔良珙
龔夢陽
龔惟軾
傅宗程
樓大慶
樓大成
樓大猷
樓必大
樓廷余
樓廷浙
樓懷綬
樓國貞
樓國慶
樓承美
樓夢麟

另 有

毛大斌(懷遠將軍)
毛益充(懷遠將軍)
馮 煥(武德將軍)
馮仲言(武德將軍)
朱一恭(廣鹹將軍)
陳 祿(懷遠將軍)
陳子鑾(武略將軍)
樓 賓(總練使)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